石塘网登录
石塘网

朱棣两营兵都没有为什么造反成功?

朱棣两营兵都没有为什么造反成功?

朱棣两营兵都没有为什么造反成功?

1006人浏览最新回答 2022-08-11 06:29:08
回答
共5个回答
+关注

明史里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朱棣一直都是大家比较关注的人物,回答关于他的问题真的有一定的压力,不过我自认为对于明朝还是比较熟悉,大胆的回答一下,如果大家喜欢,请大家关注我,我每天都会在石塘网里回答关于自己熟悉的问题。


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朱允炆发布太祖遗诏,令诸王留于封地,不要来京奔丧,燕王朱棣已经在奔丧的路上,却被建文帝命令返回!



此举导致诸王非常不满。 而建文帝也在与大臣商量削藩,当时,藩王们很多都是拥兵自重,独霸一方,如西安的秦王、太原的晋王、北平的燕王、大同的代王、甘肃的肃王等!

而当时手握重兵实力最强的当属燕王朱棣,他负责防御北元的势力,拥兵达10万之多! 大臣齐泰认为,燕王朱棣手握重兵,实力强大,而且燕王素有大志,不甘心委身于北部边疆一隅,应当首先削去,黄子澄却认为,燕王准备周密难以在短时间内削除,应该首先削去实力弱小的藩王。剪除燕王的的手足,等到燕王孤立无援之时,便可轻而易举地将其消灭!



一番权衡之后,建文帝采纳了黄子澄的建议,随后,一场影响明王朝发展走向的削藩运动开始了! 为了尽快达到削藩的目的,朱允炆很快派兵包围了周王朱櫹的王府,将周王贬为庶民,迁往云南,其后又利用代王,岷王、湘王、齐王等藩王的不法行为,废除了他们藩王的爵位。

就在削藩运动,发展顺利之时,有人向建文帝建议,削藩不宜过于匆忙,以免引起巨变!应该效仿西汉实行过的“推恩令”逐渐瓦解藩王,使其难以抗衡中央,面对前期取得的成绩,朱允炆对自己一鼓作气,解决藩王问题充满了信心!对这一建议置之不理。



燕王朱棣见几位藩王先后被削,心中十分恐慌与痛苦,因为在我华夏数千年来地方藩王发动叛变,地方武将面对文官体系没有任何一个武将集团或者地方藩王能造反成功,所以朱棣左思右想无果,直到姚广孝与其座谈许久,并且在姚广孝再三表示朱棣就算是随了朱允炆的心思将他自己所有的兵权都交给朝廷,就算朱允炆能在现在放自己一把,迟早自己也会被现在把持朝政的那帮文官集团所灭,因为建文帝登基之后大力削藩就是这批人在捣鬼,怂恿朱允炆将自己的舅舅们开刀,并且在所有的藩王中,朱允炆身边的这些推动削藩的大臣最忌讳的就是常年带兵打仗的朱棣,所以削藩之后朱棣很有可能会成为刀下冤魂。



这样一来对于朱棣而言,姚广孝的话就像是醍醐灌顶让朱棣茅舍顿开。朱棣想了许久然后做出决定,自己坐以待毙,不如迎头痛击,凭借自己丰富的带兵经验与众多家臣谋士的支持,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转机使自己这个急着削藩的侄儿给自己一条出路,甚至于如果自己能将朱允炆赶下帝座取而代之也未尝不可也未可知。


由于怕天下悠悠之口说自己是以臣反君,有违纲常而必招天下人的唾骂,为了抢占道德制高点,师出有名,于是朱棣就以当初明太祖在位时,怕权臣篡权,所以在《皇明祖训》中说“朝中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为理由,八方宣告说齐泰、黄子澄是奸臣,并于1399年7月开始举兵诛讨,称自己的举动是“靖难”即平定祸难之意,并将军队命名为“靖难军”,所以历史上,把这场明王朝内部争夺皇位的战争称为“靖难之役” 。



于是他一面将招募的八百死士全部藏在自己于北京的燕王府后苑中秘不示人,招聘铁匠不分昼夜在王府后花园里打造兵器护甲,一面装疯卖傻夏天穿棉袄,在大街上装疯以迷惑朝廷官员与朱允炆,以待自己将所有准备工作做好,一旦准备完毕就摊牌起兵攻打南京,直指那属于他老朱家的盘龙宝座以创立属于自己的王朝。

建文帝朱允炆的削藩使者谢贵,张昺携带着削藩缉拿燕王朱棣回京的圣旨,外加整整两万士兵抵达燕王府把燕王府围了一个严严实实水泄不通,然后又叫随行士兵将圣旨绑在弓箭上摄入王府,让燕王府里所有人自己自缚之后跪在地上等候发落,这一切都清楚的意味着朱允炆对朱棣举起了屠刀,于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的朱棣用计将二人骗进王府一刀下去两颗人头为朱棣的靖难祭了军旗。然后朱棣命人将两颗人头扔到了外面士兵的面前,又让其实早已经投靠了自己与谢张二人同来的将领张信杀掉谢张二人在军中的亲信,致使北平守军哗变,守军内剩下不多的仍忠于朝廷的嫡系被一一清扫殆尽,自此开始北平九门全部被朱棣接管,在日落之前整个北平悉数落入朱棣手中。当夜整个燕王府灯火通明犹如白昼,朱棣在众将士与门客的拥戴中发布誓师宣言,细数朱允炆受奸臣蒙蔽,自己为了大明江山社稷,为了无数黎明百姓,进而起兵以清君侧杀奸臣以正朝纲,这一席话说完之后朱棣大哭起来,周围众人也纷纷动容,一时间群情激昂士气大振,更加坚定了朱棣自己所下的决定。



在此之后朱棣指挥自己的燕山铁骑与朝廷军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争,并且由于朱允炆听信谗言,任用非人,导致朝廷前后被朱棣消灭数十万军队。

公元1402年,朱棣率军绕过防守严密的济南,直接南下,双方相持于肥河,在此关键时刻,建文帝却听信大臣的建议,把前线徐辉祖的军队调回南京,燕军抓住事时机,在灵璧大获全胜,燕军士气大振,朱棣乘机渡过淮水,攻下扬州、高邮等战略要地。



六月燕军从瓜洲渡过长江,镇江守将投降,朱棣率军直扑南京,南京城北金川门守将,李景隆开门投降!燕王进入京城,1402年朱棣继皇帝位,即明成祖永乐朱棣大帝。

当南京城破之时,皇宫中燃起熊熊大火,建文帝朱允炆不知去向,后世关于建文帝的下落,也一直争论不休!据明代官方史料记载,建文帝眼看败局已定,无奈之中只好和皇后在宫中自焚而死,然而,民间的传说却认为,建文帝在皇宫陷落前,已经从密道中悄悄逃走...

+关注

燕都聚王气,

华夏风云际。

威服四海夷,

唯有永乐帝。

我是兴安杂谈,我来回答。

首先我想说一下的是,问题中这个两营是否准确,当时应该是以“卫”来计算兵力。当时燕王能够得天下一方面是朱棣自身的优秀,另一方面就是建文帝一方的无奈。下面我们介绍一下两位选手。

1、首先出场的是卫冕冠军朱棣同志。燕王同志作为卫冕冠军,他具备以下几方面的优势,来保证自己成功获胜。

一是朱棣本人雄才大略,军事能力和政治能力都很突出,他自幼深受李文忠的影响,军事能力得到了李文忠的真传。作为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他的政治思维似乎是与生俱来的,这种上马能打仗、下马能治国的皇帝实在不多,明朝也就他和他爸爸朱元璋两位。

二是超强的军事实力。朱棣作为负责北方防御的三个重要藩王之一(另外两个是宁王和晋王),其军事实力很强,兵力较强且久经战阵,士兵经验丰富。手下的张玉、朱能、邱福等大将都能征善战,两个儿子朱高炽和朱高煦,一个主文,一个主武,都很能干。

三是北京很适合作为根据地。北京是华北地区的政治、经济、交通中心,作为元朝的都城,这里人口稠密,兵多粮足城高墙厚,经济发展较好,人民也比较富足。北方人好勇斗狠,比南方人更具有战斗力。

四是成功的战略战术。朱棣手下的第一谋臣姚广孝很有战略眼光,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特别是提出绕过山东,直取南京的策略,成为了决定靖难之役的关键。

2、下面出场的是守擂者建文帝。朱允文也具备以下几个特点,来帮助朱棣同志获胜。

一是心慈手软、妇人之仁。朱允文在镇压叛乱时,嘱咐领军大将不要伤害朱棣“勿使朕背上杀叔之名”,这就如同给朱棣穿上防弹衣,朱棣也利用这一点,多次掩护部队撤退,并侦查敌情。

二是优柔寡断、毫无章法。朱允文削藩的手段很不高明,简单粗暴,而且效果不佳,拍死的都是苍蝇,老虎没敢动。朱棣和他的儿子们多次进京朝见,却没有及时拿下,简直不知所谓。在南京被围时,也没有及时撤退保存实力,很不明智。

三是手下没有能臣强将。朱元璋大肆诛杀功臣的后果,导致人才凋零。手下的文官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人多是书呆子,纸上谈兵的主。任用的大将李景隆狗屁不是,断送了大量兵力、资源,更重要的是贻误了战机。后来虽然启用了平安、盛庸、铁铉等名将,但为时已晚,无力回天。

+关注

朱棣方面:1、朱棣可是个身经百战之人啊,其军事能力在当时绝对是一等一的啊,在一场战争中,有一个英明的领袖往往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2、朱棣当时的封地是北京啊,作为曾经元朝的都城,肯定是城坚民多且富啊,他有一个稳定强大的老窝。3、当时的朱棣在北京是明帝国北方防御的藩王,手下自然有一批百战之士和能争之将。4、传说中的帝师姚广孝,这是一个牛人啊,让朱棣有明确的战略目标。5、宁王的朵颜三卫几乎是当时最精锐的骑兵,他站在了朱棣这一边。6、朱棣有政治资本,他是朱元璋的儿子啊,他当皇帝也无不可啊。

朱允炆方面:1、当皇帝不久,根基不稳,人心还没有完全的认定他就是皇帝。2、着急削蕃,手段激进,逼的各路藩王人心惶惶,自然就慢慢的都跟着朱棣反了。3、军中大将多被朱元璋清理,无善战之将,任用了很多无能之人,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啊。4、妇人之仁,说句不好听的就是既想当婊子又要立牌坊,使得手下人缚手缚脚,错过好多机会。5、朱允炆有点像死读书的腐儒,没经历过什么事,想法太过幼稚。6、周围聚集了一帮只会夸夸其谈,而干不了实事的人,遇事往往各执己见,争执不休,却毫无主见。

天时:朱元璋刚刚死去不久,朱允炆未有什么善政收付民心,且人民认为一个是朱元璋的儿子,一个是朱元璋的孙子,属于家族内部矛盾,谁当皇帝都行。

地利:中国古代战争多北方统一南方,北方民风彪悍,且北京地处帝国北方防御的要地,军队强大,而南京建都后成当时最繁华的都市,人民和军队都福享多了就不想打仗了。

人和:激进的削蕃政策使得各路藩王都站到了朱棣一边,且朱棣是朱元璋儿子的身份让朱允炆没有太大的优势。




朱棣的成功和朱允炆的失败,最重要的原因是一个老谋深算的政治家对一个文学青年的全面碾压,一开始就注定失败了。

第一,从开始到结束,朱允炆都没展现出政治家的狠毒,派人抓朱棣时竟然只下诏抓捕朱棣身边的官员,丝毫不提要抓朱棣。两军开战了还居然说不要让他背负杀害叔叔的罪名,政治到了无知的地步,如果皇帝说了这话,还有人敢伤到朱棣吗?就算胜利了伤到了朱棣,到头来皇帝肯定要把罪名按给你,不想被诛灭三族五族的,哪个官员敢来顶这个罪名。再看看建文帝身边的方孝孺黄子澄齐泰,都是学者或政治小清新,缺乏政治斗争的经验。反观朱棣,从小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经历过严酷的政治斗争,做为戍边大将,政治军事经验丰富,再加上政治流氓姚广孝,简直是绝配啊。

第二,朱元璋为了子孙后代着想,基本清理完了能征善战的大将,虽然建文帝身边有徐辉祖盛庸铁铉等出色的将领,但是和朱棣比较,他们都差了一个档次。再加上皇帝说那句勿使我背负杀叔叔的罪名,使得朱棣总能逢凶化吉,转危为安。

第三,朱棣经验封地多年,有自己的稳定根据地,在造反初期的政治宣传也有特点,主要利用朱元璋的规定即为防奸臣作乱,藩王可起兵勤王,这个理由可以说很充分并且很能迷惑人,让人感觉这是他们老朱家闹矛盾不是造反,是有奸臣蛊惑侄子要杀自己的叔叔,这个起兵是遵循祖训,很完美的起兵借口。

第四,朱棣身边兵不多,但是不妨碍他抢兵啊,并且还是王牌之中的王牌,经过多年战争洗礼的宁王的“朵颜三卫”,不仅抢了兵,同时又多了一个政治联盟,宁王再不同意也没办法,兵被抢了跟随燕王造反去了,自己有口莫辩啊!你宁王没造反,那你的兵干嘛去了?你见到朱棣怎么不先动手抓人?你是也想造反啊!政治手腕高超的朱棣只是一个动作,就掌握了大批作战部队,逼出一个政治盟友,同时扩大了根据地,眼光独到,非一般人所能比啊!

第五,情报工作做的好,不仅策反了朱允炆身边的大臣,还收买了大批皇帝身边的太监,这些情报,为朱棣的造反成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以上为个人的理解,不到之处请雅正。

古代战争能够取胜的三要素:天时、地利、人和。朱棣能够取胜是因为这三要素他基本全有了。

一:天时

真不知道建文帝哪来的勇气削藩。自古藩王都是很难对付的,因为他们手握兵权各自为政。

清朝康熙皇帝仅仅是削三藩就已将国库耗尽,而建文帝要削的藩王有多少呢?

朱元璋共有26个儿子,他的儿子们分别是长子朱标(懿文太子)、次子朱樉(秦愍王)、三子朱棡(晋恭王)、四子朱棣(燕王)、五子朱橚(周定王)、六子朱桢(楚昭王)、七子朱榑(齐王)、八子朱梓(潭王)九子朱杞(赵王)、十子朱檀(鲁荒王)、十一子朱椿(蜀献王)、十二子朱柏(湘献王)、十三子朱桂(代简王)、十四子朱柍(肃庄王)、十五子朱植(辽简王)、十六子朱栴(庆靖王)、十七子朱权(宁献王)、十八子朱楩(岷庄王)、十九子朱橞(谷王人)、二十子朱松(韩宪王)、二十一子朱模(沈简王)、二十二子朱楹(安惠王)、二十三子朱桱(唐定王)、二十四子朱栋(郢靖王)、二十五子朱木彝(伊历王)。

没错,除了太子外还有二十三位藩王,在大家看到周王朱橚的惨状后,即便没有勇气造反,至少也不会再为建文帝卖命了。

这时的朱棣正好举起了“清君侧”的大旗,时机把握的刚刚好。

二:地利

建文帝刚刚登基时,户部侍郎卓敬就向他提出了要防范燕王的建议,有两句话是这样说的“燕王智虑绝伦,雄才大略,酷类高帝。北平形胜地,士马精强,金、元所由兴。”

这两句话大概意思就是“燕王不仅聪明无比,还很有野心就像太祖朱元璋一样。加上北方地理形势本来就容易取胜,他们兵强马壮,金、元两国都是因为在北方,所以才会发展壮大的。”

不仅是卓敬这样说,纵观历史上,大多数战争都是北方统一南方比较容易。所以这次朱棣又占据了地利优势。



三:人和

朱棣能够造反成功,最主要原因就是人和了。

1:首先是那些还没有被“削”的藩王们。他们一个个的半推半就的支援一些人马给朱棣,然后赶紧作壁上观,他们早已忘了应该保卫皇帝平定叛乱了。

2:和朱棣一起造反的人心里都明白,这种事情要么成功封妻荫子,要么失败诛灭九族,所以人人拼命奋勇向前。

再看看建文帝这边,拜朱元璋所赐所有能带兵打仗的人物都被杀干净了。最后万般无奈之下竟然派李景隆挂帅出战。

这李景隆是什么人呢?朱棣在这里对他有一番评价“智疏而谋寡,色历而中馁,娇矜而少成,忌刻而自负。”

而李景隆果然不负朱棣所期望,一战就毁了建文帝五十万大军。从此朱棣一路南下,而建文帝再没有了喘息的机会,这就是朱棣所占的人和不仅是自己的,就连敌人都在帮他。

查看知识库全部提问
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