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塘网登录
石塘网

秦国变法之前为什么没有被其他国家消灭?

秦国变法之前为什么没有被其他国家消灭?

秦国变法之前为什么没有被其他国家消灭?

1004人浏览最新回答 2022-08-11 06:33:08
回答
共9个回答

秦国没有变法之前一直不弱,虽然被晋国堵在函谷关以西,不能与晋楚等中原霸主相提并论,但是秦国在秦穆公时期就已经向西部发展,灭国十二,扩地千里,以此被周王室颁发“西伯”荣誉称号,表示承认秦国是西部的诸侯领袖。

秦穆公死后,秦国的落后的殉葬制,使得秦国的优秀人才都迫于社会舆论压力追随而去,秦国的精英人才断层,所以导致了秦国的国力开始衰弱。但是即使如此,秦国仍然能在春秋末期出兵救楚。

(秦穆公成为西伯)

秦国一直是晋国的心腹大患,晋国也是秦国东出的最大阻碍。所谓的“秦晋之好”是假,双方“既生亮何生瑜”的关系才是真。三家分晋后,对秦国造成最大威胁的就是魏国。

魏氏的封地就紧挨着秦国,韩赵是三晋盟友,魏氏若想扩张,首要目标即是秦国。秦国不灭,魏国不强。魏文侯清楚秦魏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关系,不打垮秦国就无法挺进中原。

魏国对秦国的作战可谓是十分成功,不仅在少梁成功筑城,建成了对秦作战的军事基地,在吴起任将后,魏军更是冲破秦军西河防线一路西进,兵临秦国都城。

对于吴起疯狂的进攻,秦国举国震动,秦国不得不派遣使者请齐、楚出兵攻击魏国,减轻秦国的压力。齐楚两国见魏国主力在秦,也乐得拣便宜卖人情,所以出兵魏国在中原的几块飞地。魏文侯对齐、楚两国进攻魏国中原飞地的事情完全不予理睬,督促吴起继续攻秦,灭秦之心坚如磐石。吴起最终击溃秦军主力,完全占领西河地区,把秦军死死地压制在了洛水以西。

(魏国疆域扩张图)

秦国此时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沿洛水西岸构筑防御工事,国内进入一级警戒,严查来历不明之人,官吏都被武装起来时刻准备战斗,全国上下一派即将亡国的景象。

魏文侯之后的魏武侯继续保持了对秦国的进攻,先后在注城、阴晋、武下大败秦军,吴起带领魏军进一步朝秦国腹地进行推进。

屋漏偏逢连夜雨,此时秦惠公去世,年仅两岁的公子昌继位,秦国朝廷权力争夺混乱不堪,是为“四世之乱”最为衰弱的时期。如果此时魏武侯专心攻秦,秦国未必能够保全。

可是魏武侯却四面出击,与秦国、齐国、楚国、赵国同时交战,竟然都取得了胜利,由此可见,魏国当时的实力之恐怖,完全可以以一敌四,且都是当时的大国。

可是一个国家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没有合理的外交策略和清晰的战略目标,盲目的南征北战最后只能是外交上的失败。秦国终于在魏武侯自我消耗的错误国策下生存了下来,最终迎来了自己的翻盘。

(秦献公:秦国崛起的转折点)

那如果魏武侯秉承魏文侯的策略一直坚持对秦作战, 是否可以完全吞并秦国呢?毕竟当时的秦国还没变法,秦弱魏强的态势并没有改变。

怕是很难。

《史记·张仪列传》说:“地四平,诸侯四通辐凑,无名山大川之限。从郑至梁二百余里,车驰人走,不待力而至。梁南与楚境,西与韩境,北与赵境,东与齐境,卒戍四方,守亭鄣者不下十万。梁之地势,固战场也。梁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则韩攻其西。不亲于楚,则楚攻其南: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魏国西有秦韩,南有楚,北有赵,东有齐,地处中央,地理形势易攻难守,是亡国之地形。

魏文侯时期,魏国有清晰的国策,以三晋联盟为外交基本国策,以伐秦为基本军事国策。秦国当时地处西陲,魏国攻秦不为中原各国重视,可以闷声发大财。可是,尽管魏国取得了很大胜利,成功把秦国压制在华山以东,但是接下来的推进却异常缓慢。

秦人已经被魏国逼迫到亡国边缘,连公务员都要上战场了。秦人尚武善战,在逆境中反击魏军,竟然还屡次能够获得胜利,这使得魏国始终不敢以全部家底放手一搏。如果魏国以全国军力雷霆一击,秦国必亡,但是魏国主力尽皆西调,那么中原地区和中山就将无力守卫。中原膏腴之地,比起秦国来要富裕的多,魏国不敢冒险。

(秦国编练新军,剑指河西)

秦人好战且善战,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即使魏国灭秦,但是秦人不会服输,他们本身就善于养马,他们完全可以退到西部,征服当地少数民族,再次建立国家,实施反攻。秦国已经被压迫到极限,魏国每前进一步都很困难,这对魏国来说,是一场很不划算的战争。征服秦国的边际效益越来越少,魏国越来越少动机去征服贫弱的秦国了。

这其实是魏国的短视,他们只是从经济的角度看待国事,可是从政治和国家前途的角度来说,拿下关中平原作为根基,就可进可攻退可守,立于不败之地,方可争霸天下。魏武侯四面出击的逻辑起点即是征服越来越难打的秦国越来越不划算,不如把征讨重点放在中原,对齐国、楚国进行作战,后来还跟赵国又打了一仗。

后来的魏惠王时期,秦国已经缓过劲儿来了,不仅在战场上击败了魏国,还夺走了少梁城,秦国开始收复河西故土。而此时,魏惠王还在与赵国、韩国、楚国交战,最后败于齐国。

(孟子见梁惠王)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秦人自身的悍不畏死,勇猛善战,使得魏国产生了攻秦畏难的情绪,因而退而求其次,开始陷入中原争霸的是是非非中,徒耗国力。

这诚所谓自助者天助之啊!

+关注

大家好我是喜欢先秦史的胖关,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秦国的先祖因为护送周室东迁有功,周平王让秦先祖在西捶阻击西戎,所得土地尽归秦公所有,秦人经过百年与西戎争斗,练就了秦人奋勇好战、崇尚武力的风尚,秦国的国土面积在穆公时期达到鼎盛,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秦国地处关中平原,土地肥美、渭河从秦国经过,适合农作物的浇灌,民风淳朴,有自然的天险关塞,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散关,天然屏障任凭东方五国如何攻秦,大秦依旧不倒。

虽然秦穆公时期,秦国综合国力有提高,但穆公之后,秦国国君碌碌无为、霸主地位逐渐动摇、秦国开始衰落下去了。

魏国自吴起变法之后,军事实力迅增,屡次在秦国河西之地,挑起事端,到秦献公时期河西之地尽被魏国夺走,魏国想通过河西,进入秦国的函谷关但没有进展,哪怕是魏国的特种兵魏武卒也没有能够打通函谷关,灭掉秦国。

春秋战国时期,只要有一国独大,周围的弱国和贫国就相互报团取暖,大家达到一种平衡,相互制约,秦国也一样在危难之时就会联合楚国对抗魏国,只是相对比较被动,但不至于灭国。

所以变法之前秦国不可能被某一国灭掉,就算秦国愿意亡国,但是其他几个国家不会视而不见的,唇亡齿寒的道理作为政治家,大家都懂得。

+关注

秦国和赵国、韩国、魏国、楚国相邻,赵国、韩国自身实力较弱,注意力在东方,无暇西顾;楚国和秦国世代联姻,关系还不错。只有魏国有灭秦的想法,但以魏国的处境和实力,还不足以灭秦。

首先,秦国的实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弱。秦穆公去世后,秦国开始衰弱,但和巅峰时期的晋国死磕了近几百年,大小几十战,晋国也没能灭秦国,晋国当年做不了的事,魏国自然也办不到。原因有二:一是秦国和西戎血战了几百年,老秦人战斗力十分强悍;二是秦国国都极其靠西,魏国要进攻的话,战线太长,后勤跟不上。实际上,魏国在打到洛河边上时,就主动停止进攻,沿洛河修长城防御。

其次,魏国的实力还不足以灭秦。魏国当时势头很猛,但毕竟时间太短,国力还有限。从魏国灭中山国就可看出一二:中山国自身比较弱小,魏国还不敢找大国练手;灭中山国,耗了好几年。灭中山国尚且如此费劲,何况是几百年积累的秦国,要是一意灭秦,魏国很可能就会搭进去,出不来。

最后,齐国崛起,魏国战略重心东移。魏国东边的齐国,向来有称霸的野心,实力不容小觑。魏国为了压制齐国,战略重心一直在向东转移。秦国的几次偷袭战,都是趁魏国重心东移之际发起的,早起的石门之战,秦国歼灭魏军6万,魏国仍然在向东部转移,说明魏国东部的压力远大于西部。

综上所述,商鞅变法前,其他国家有心无力,魏国实力不允许。

+关注

这个问题问得好!秦国变法之前为何没被灭,这不仅与秦国所处的时代背景、诸侯相持的态势有关,而且和秦国的地理位置也有很大的关系。

秦国变法之前,国力羸弱,虽然有穆公霸业在先,但仍不能改变秦国积贫积弱的现实。秦国地处西陲之地,东有强大的魏武卒据守河东,西有义渠频繁骚扰,北有胡服骑射的赵国,南有国富兵强的楚国。那么,在商鞅变法前百余年的历史中,秦国为何没有被灭亡呢?


1.从时代背景来看,春秋时期,少有灭国战争

春秋时期,周天子逐渐衰微,但是以周礼为基础的礼仪制度,仍旧深入人心。因此,列国间的战争往往点到为止,有礼有节。两军交战,先下战书,选定良辰吉日之后,再行交战。春秋时期的战争,更像是两军之间的“约架”。战车在阵前冲锋,周围跟随十几个勇士,直到一方战败退出战场。


晋楚争霸之时,楚庄王发起了对晋国的邲之战,邲之战以晋国的失败而告终,楚军仓皇逃窜。在楚军逃跑过程中,晋军的战车陷入深坑之中,于是逃跑中的晋军发生了严重的“交通堵塞”。负责追击晋军的楚军将士见状,立即下马帮助晋军逃跑,他们手把手教晋军怎样利用横木将战车拉回正轨。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春秋时期很少有灭国的大战发生。

2.诸侯相互制衡,防止一家独大


分封制的一个显著的优点,就是能够让诸侯相互制约,有效的防止诸侯一家独大。为什么在春秋时期,乃至战国早期,较大的诸侯之间都会结盟攻打某国,但却很少导致灭国的发生。一旦有哪个诸侯国违反了这个规则,就会成为众矢之的。例如,齐国灭宋之后,五国伐齐致使齐国差点被灭。在这样的时代里,诸侯国各自心怀鬼胎,都不愿意某个诸侯一家独大。因此,其他诸侯既防止秦国的崛起,又不会坐视秦国被灭,春秋战国正是在这样的制衡之中寻找平衡,进而延续下去。

3.列国的综合实力,很难轻易灭掉秦国

秦始皇一统六国,并非只是秦始皇一人的功劳,而是奋六世之余烈。秦国六代君王,连续努力积累了雄厚的实力,才为秦始皇的灭国之战奠定基础。而商鞅变法之前的列国,虽然有雄居一方的霸主,但是无论是谁,也很难保证轻易灭掉秦国。没有足够的实力轻易灭秦,就会变成长期的拉锯战、消耗战,就很有可能被别国趁虚而入。

4.秦国地理位置绝佳,可进可退,战略纵深得天独厚


秦国的根基在雍地,处于中原文明之外的西陲,拥有秦岭和黄土高原的保护,当大兵压境之时,秦国尽可以退居西陲以待时机,因此秦军具有绝佳的战略纵深。当吴起在魏国领兵时,创建了坚不可摧的魏武卒兵团,魏国处于鼎盛时期。吴起率领五万魏武卒,在河西之地,以摧枯拉朽之势大败50万秦军。当秦国在河西受挫之后,迅速收拢拳脚向西退却,秦国像弹簧一样,依仗独特的地理条件伸缩自如。

总结:

我认为,春秋时期到战国早期,秦国变法之前没有被灭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在春秋时期很少有灭国之战的发生。另一方面,诸侯之间相互制衡,防止一家独大,既阻止秦国的崛起,又防止别国吞灭秦国。而且,在此之时的列国,没有足够强大的实力可以轻易灭掉秦国。另外,秦国没有被早早灭掉的原因。还在于秦国的地理位置,秦国战略纵深极佳,能够依仗地势获得喘息的机会。

+关注

秦国变法之前总体来看实力是较弱的,尤其是在战国初期魏国最先变法以后。而在当时最有实力灭掉秦国的就是魏国。作为三家分晋以后率先崛起的国家,魏国处于四战之地,自身的领土,除了与赵国和韩国交错以,与当时的齐国鲁国宋国楚国都有接壤。而且在其他国家之间还穿插着诸多飞地很难管理。但是架不住,魏国在战国时期最先变法。使得魏国的国力空前强大,一直碾压周边各国。但周边各国并不弱,魏国一直无法兴起灭国大战。魏国处于四战之地与周边任何一个国家大打灭国之战必然导致群狼食虎的局面,这也是为什么秦国一直没有被魏国灭掉的原因。



具体说来秦穆公死后秦国就已经衰落,而且出现人才断层。但即便如此,秦国的丰厚家底依然保证秦国作为二流强国存在。周边任何一个国家和戎狄部族,想要真正打败秦国都难上加难。在魏文侯时期,魏国变法魏文侯奉行的战略便是联合三晋进攻秦国。为什么魏文侯会这么做呢?首先,魏文侯作为三家分晋的最大获利者,他知道晋国的分裂会直接导致韩赵,魏三家各位其主相互削弱,也会导致周边各国的干涉以及武装进攻。站在国家战略的角度想,魏文侯决定联合三晋。当然,这并不是说内部完全协调一致,没有矛盾。而是在战国初期矛盾还没有盖过共同利益。在争霸大战中,韩赵魏三家联合,无论是楚国齐国还是秦国都无可奈何,而且作战之后的利益基本均摊,或者是按照出力的大小进行分配。



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的联盟基本主导了战国格局的形成。就当时而言,列国都想在中原争霸,但受制于韩赵魏三家的联盟,各国都难以实现,这一目标而也正是由于魏国最先变法又有韩赵魏三家的联盟,所以魏国的霸主地位一直不可动摇。但即便如此,魏文侯也知道魏国还没有到达独自称霸天下的目的,所以就将军事斗争的矛头指向秦国。当时秦国是各国之中内乱最为频繁的国家。虽然军事实力较强,但受制于内部的动乱,使得国力无法凝聚在这个时候打秦国师最划算的。而且秦国远离中原地区,攻打秦国也不会招致列国的干涉可以闷声发大财。事实也是如此,各国受制于韩赵魏三家的联盟。在三家合兵或魏国独自攻打秦国时,并没有在背后补刀。秦国在内忧外患的局面下故土河西之地被夺。尤其是在吴起率领魏武卒进攻秦国大破70万军队。



当然有人说这70万军队是虚张声势。但就当时秦国的实际情况而言,70万军队可以说是秦国举国之兵,原本就是农耕与游牧相结合的秦部族,河西之地对于秦人而言极为重要,除了有丰厚的牧草和耕地之外。还是天然猛火油的产地,猛火油就是现在的石油。当然当时人们无法自行开采,但是在河西之地由于地质变化,石油可以经过简单的开采获得,而在战争中猛火油也是极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失去河西秦国就意味着失去了东方的屏障,失去了最肥沃的土地,失去了最重要的战略物资,基本就相当于灭掉了半个秦国,而魏文侯时期打了这一场胜仗,又在此地修建城墙。秦国基本被封锁在了西部边陲之地。



而之后的魏文侯也并没有放松对秦国的军事进攻,但是程度远远不如其父。此时的魏国由于实力强大,又夺秦河西之地,开始进行真正的中原争霸与列国争雄。由于魏国是当时实力最强的国家,所以几次军事斗争下来魏国虽然四面出击,但结果却是魏国大获全胜。这时魏国的领导人开始轻视列国,而秦献公刚刚继位之后为了整顿内政向魏国称臣。这也给魏国以假象,给秦国已缓冲的时机。随后秦献公任用辅佐他的甘龙等秦国老氏族进行新政国力有所恢复,就死咬魏国不放一打便是20年。



无论是魏文侯时期,还是魏武侯时期,魏国举全国之力,当然可以一举灭秦,甚至可以灭掉当时任何一个国家。但是当这场大战一旦爆发。其他国家并不会坐井观天,而且这种事情本就发生过多次,在魏国起初灭秦之时,秦国就向赵国齐国楚国等求援。虽然最终的战争结果是秦国失败。但列国对魏国的牵制也是实打实的。而秦国在河西一直咬着魏国不放也直接导致魏国在中原争霸方面无法发挥出自己的实力,也一直是魏国所头疼的大事。



而坚持了近20年的持续战争,秦国的国力再一次衰落。这也是秦孝公发布求贤令时所说的天下悲秦,丑莫大焉,诸侯不与秦会盟的原因。因为在列国看来经过长期的动乱和长时间的军事消耗秦国已与戎狄无异,变法前很多国家都不把秦国视作华夏一员,而是将其作为蛮夷对待。可以说魏国封锁和削弱秦国的战略目的达到了,但是最后一步并没有做,反而还送给秦国一个经天纬地的商鞅。

在东周列强中,秦国建国最晚,也是最为神秘的诸侯国。

历史由西周向东周的转换过程中,秦国在其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非常值得怀疑。《史记·秦本纪》记载,秦襄公在西周覆灭时,“将兵救周,战甚力,有功”。如果这里的“周”是指周幽王,那么西周已经覆灭、周幽王都被杀了,秦人有何功劳可言?可如果这里的“周”是指周平王,就意味着秦人是与周幽王作对,在帮助周平王弑父篡位!

种种迹象表明,后者的可能性更高。

正因为秦襄公主政期间加入了周平王政权,秦国才能在西周覆灭的浩劫后留在渭河平原而毫发无损。后来周平王东迁,不但将秦襄公封为诸侯,还送给他一块大画饼:“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此后,秦国默默征战九十三年,到秦武公时,已经把领土扩张到华山脚下,基本控制了整个渭河平原了!

渭河平原三面环山、一面临河:北部是群山组成的北山山系,南部是延绵不断的秦岭,西边是六盘山,东边是黄河。相对于中原,渭河平原呈高屋建瓴之势,来往于中原依赖于一条狭长的函谷之道,所以向来是易守难攻。当年周人能战胜商人夺取天下,渭河平原这一形胜之地,至关重要。

秦国控制了整个渭河平原,进可攻、退可守,首先就占据了地理上的先天性优势。任何诸侯国想要攻入渭河平原来消灭秦国,都相当困难。

公元前559年夏,为报复秦国的入侵,已经成功称霸的晋悼公派六卿出征,联合齐、鲁、宋、卫、郑、曹、莒、邾、薛、杞、倪等等诸侯国大军一起,前往讨伐秦国。这么多诸侯国军队合力杀入秦国,这在秦国历史上是绝对是最为危险的一次危机!

为阻止诸侯国大军前进,当诸侯联军进攻到泾水河边时,秦人竟然不惜在泾水上游放毒!可最终,当诸侯联军进攻到棫林(今陕西泾阳泾水西南)时,就不得不撤退了。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晋人内斗、不得不撤退;另一方面也是秦国占据极大的地利优势,使得诸侯联军进展困难,不得不知难而主动撤退。

这次晋国伐秦,是关外诸侯国对秦国最为深入的一次入侵。


在秦穆公时期,秦国又得到了一次重大发展机遇。

因为晋献公晚年的乱政,造成了太子申生被逼自杀、公子重耳与公子夷吾被迫出逃的内乱。晋献公死后,晋国内部拥护不同公子的党徒展开了激烈的内部斗争。凭借晋国女婿的身份,秦穆公在晋国这场内乱中占据先天性优势地位,可以从容地按秦国利益而选择晋国国君。最终,他扶持公子夷吾成为国君,是为晋惠公。

公元前645年韩原之战后,秦穆公俘虏了晋惠公。在晋国答应以河西五城作为交换后,秦穆公放回了晋惠公。韩原之战的胜利,足证当时秦国足以与晋国相抗衡。更重要的是,得到了河西五城,秦国就控制了渭河平原通往中原的交通要道,这对于秦国东扩无疑具备极为重大的战略意义。可奇怪的是,秦穆公似乎完全意识不到这五城的重要地位,在晋国将太子圉送来作人质后,竟然将这五城又还给了晋国!

公元前628年,因为秦穆公被攻占郑国的美梦冲昏头脑,派军东出函谷准备偷袭郑国,却不想走漏风声,不得不半途撤军。在崤山之下,秦军被晋人伏击,全军覆没!从此,秦、晋成为死敌,秦国东扩之路被强晋完全阻挡住,在整个春秋时期都无法踏出崤山了。也许直到这时,秦穆公才感觉到一丝后悔吧?

东扩之路被堵,秦穆公唯有西进。他重用由余,向戎狄发起了猛烈进攻。《史记·秦本纪》记载,秦国“益国十二,开地千里”,向西扩张到了今天的甘肃兰州,向北扩张到了今天到甘肃庆阳,称霸西戎。

因此,虽然与晋国决裂后,秦国长期被排斥在中原核心圈之外,但秦国实力却仍然相当强大。

到了公元前546年,晋、楚二强进行了第二次弭兵之会,其他诸侯国纷纷派代表参加,可秦、齐二国却无人前来。这两国之所以不参加,最重要的原因正如晋国正卿赵武所说,“晋、楚、齐、秦是匹敌之国”,秦、齐不可能侍奉任何国家。


二次弭兵之会后,晋、楚二强就开始由盛转衰:此后五十年内,楚国被吴国攻陷了国都,晋国则失去了霸主地位。东南方的吴国、越国先后崛起,但距离秦国已极为遥远。这样的情形下,还有哪个诸侯国敢灭秦国?

楚国、晋国两个邻国走向衰落,对秦国而言却是战略转折机遇的降临。

特别是晋国失去了霸主地位后,内乱不断,先是六卿混战,范氏与中行氏先亡;然后又韩、赵、魏携手灭了知氏,三家分晋。从此,虽然秦国仍然经历了魏国在战国初期的强大,但最为糟糕的时期已经过去。公元前389年的阴晋(今陕西华阴东)之战,成为秦国变法前最后一次遭遇外来危机。

公元前362年,秦孝公继位,终于痛定思痛,重用商鞅,开启了变法之旅。秦国走向强大,从此再也不可阻挡!

因此,为什么秦国变法之前没有被其他诸侯国消灭?

最为核心的因素就是在变法之前,秦国就已相当强大。而秦国能如此的强大,秦穆公所作贡献巨大。然而,秦穆公轻率地偷袭郑国、使得秦国在数百年内失去了东扩机会,又称得上是秦国的历史罪人。从这个角度来说,秦穆公究竟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这恐怕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关注

战国初期最强大的国家就是魏国,因为魏国是最开始变法的国家,当时魏文侯变法图强称霸诸侯,周围国家揍了个遍。当时秦国只是一个很弱小的国家,秦国当时如此弱小的国家为什么没有被灭呢?

其实早在河西之战后,吴起就提出了灭秦的建议,但是魏文侯没有采纳。吴起祖上是中行氏,当时距离韩赵魏智四家驱逐范氏、中行氏才几十年,魏文侯对吴起不放心。此外刚刚进入战国时代,还没有开始大规模的灭绝式战争,魏文侯也就没有对秦国斩尽杀绝。

魏武侯继位后,趁魏国新君嗣位,秦惠公纠合全部家当30万大军,诈称50万进攻河西重镇阴晋,志在夺回河西。吴起带领5万魏国新军大败秦惠公,秦国内忧外患濒临崩溃,吴起趁机再次提出灭秦。魏武侯以国内不稳定为由拒绝了吴起,此后吴起再没有机会灭秦,公叔痤很快就将吴起挤兑到楚国去了。

而在魏惠王继位后(前期魏国仍是诸侯霸主),大将庞涓也坚决主张灭秦,认为秦国才是心腹大患,但魏国公卿大多主张灭赵、韩,从此魏国再没有灭秦的实力。魏国在攻打赵、韩的时候遭遇了齐威王,接连吐下了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失败的苦果。商鞅带领秦国新军攻破魏国旧都安邑,魏国从此一蹶不振。

其实之前魏国攻打秦国之时,已经一举攻占了秦国600多里,当时秦国已经面临亡国的危险了,但是魏国已经很满足了,没有乘胜追击,反而向东扩张,但是为什么其他国当时也没有能消灭秦国呢?当时魏国霸主,其他防守魏国还来不及,怎么可能还会去攻打一个快灭国的小国家呢!所以呀在秦国变法之前,作为战国七雄里面实力较弱的国家,其他国家也不相信这个小国家能翻起什么大浪来

+关注

那也得有实力去灭啊!秦这个诸侯从上到下与生俱来的就是战斗,打不过,忍着,打的过继续打,魏武卒巅峰时期由吴起率领和秦开打都没灭的了,更何况其他时候呢?

有人会说三家分晋之前的实力,那更是不可能被灭的,不是没人想过,而是秦楚这俩诸侯没事的时候联姻,有事的时候就是打架,无论从春秋还是战国,这俩国家一直从夹缝中生存发展,楚更牛,我服从你周天子,但是我也是王,楚国是继周王之后的诸侯中第一个称王的,战国的魏国称王都是后来的!

再说秦的老邻居晋国,没事就和中原开撕,开撕之前先和秦商量好,西边的大门你看着我放心,缺少啥你说话,北边的戎狄你也继续打,需要支援你也说话,这就是秦晋之好这个成语的来历,双方互相照顾互相帮助所以,除了地广人稀的楚国有拼死一战的勇气敢和秦叫板之外,其他诸侯在秦眼里那就是肉,饿了就吃两嘴的现象。变法后更是这样,几代人除了蚕食发展之外,真没有啥实力去进行灭国之战,直到秦始皇出现,才结束六国纷争的乱局!

秦国没有想象中的弱:

秦庄公时期,兄弟五人凭借周王室拨调给他们的七千名士兵,大败西戎,夺回故地。周宣王将包括大骆犬丘之地的大片土地赏赐给他们,并封庄公为“西陲大夫”和西戎竞争,秦国开始变强。

秦襄公时期,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诸侯,赐予封岐山以西之地。秦国正式成为诸侯。襄公为了稳固岐西之地,“伐戎而至岐”,揭开东进序幕。

秦文公时期,他把岐东的土地献给周天子,自己经营岐西,收编西周遗民。但是周朝根本就无力经营,发展农耕,逐步在关中西部站稳了脚跟。

秦穆公时期,先后灭掉西方戎族所建立的12个国家,大力扩展国土 ,坐拥关中,东面与晋国结成“秦晋之好”,西面讨伐戎狄,最终“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西秦成为了春秋时期五霸之一,也实现了秦人驱逐、降服戎狄的梦想。

国力衰败时有睿智的君主:

在君主之位交接时,秦孝公处理得顺利,没有贬黜杀戮一个前朝大臣,顺利整合朝野,不动声色地巩固权力。没有给山东六国做文章的机会。

在继位后,大胆走出秦献公以来的既定国策,并成功遏制部族势力和秦人急于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向魏国割地求和,使秦国拜托年年战火,得以喘息。

在政权趋于稳定后,立即谋求强国之道,不局限于向本国求贤,历数各代君主缺陷、发布诚恳的《求贤令》,广招天下人才。

能够慧眼识珠,对不切实际的治国之道嗤之以鼻,在商鞅陈述变法强国之道后,立即重用商鞅。

东方国家自己也很忙

大大小小的诸侯国之间,战乱不断,都忙着打对方或者小国的主意。赵、魏、韩三家将老东家晋一脚提出门外。齐国、燕国、楚国都在陆续的吞并各自周边小国。







查看知识库全部提问
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