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塘网登录
石塘网

普通本科学生该如何合理地选择考研的专业及目标学校?

普通本科学生该如何合理地选择考研的专业及目标学校?

普通本科学生该如何合理地选择考研的专业及目标学校?

1004人浏览最新回答 2022-07-14 09:20:36
回答
共9个回答

谢谢邀请。

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

如何合理地选择考研的专业及目标学校,是所有打算考研的学生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特别是普通本科学生,在选择目标学校及专业时,需要慎重,更需要合理,才能增加在庞大的考研大军中脱颖而出的机会,大大提高考研的成功率。

我们知道,考研与高考的主要差异有两条:

1、专业的差异对于考试结果的影响,考研比高考可以大很多

同一所学校,不同专业,高考的难度差异不会很大,但考研则可以有很大差异,尤其是985/211高校,不同专业,可以有巨大差异,部分强势而热门的专业,考研难度很大;部分比较冷门的专业,则难度会小很多。

2、考上大学和考研成功的难度不一样

通过高考,单纯想考上大学并不难,进普通本科院校的高考难度并不大,只是进985/211重点大学难;但考研,即便是考一个普通院校,难度往往也不小,特别是最近几年考研大军滚雪球般迅速膨胀的情况下,而要考研进入985/211名校,特别是985/211的热门专业,难度往往很大。

所以,选择考研的目标学校及专业,不能简单地套用当年的高考经验,这恰恰是很多准备考研的学生容易进入的误区。

那么,该如何合理地选择考研的专业及目标学校呢?

一、专业选择

如上所述,由于专业差异对于考研的难度影响很大,所以,合理地选择专业很重要。从最近几年的实情看,考生对专业的选择,早已经不再拘泥于本专业甚至本学科,跨专业考研成为很多人的共同选择。

考研的专业选择,不仅仅是对可能会对考研结果会产生较大影响,更重要的是,还会对将来就业产生深远影响。

考研的专业,当然既可以是本专业,也可以跨专业。一般来说,专业的选择,需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1、兴趣所在需要优先考虑

这一点很重要。从学习的普遍规律来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的东西往往容易学好,有兴趣的专业也往往容易学精。选择自身感兴趣的专业,不但在考研期间容易高效备考,更可以在读研期间深入钻研,然后做出成果,更重要的是,在将来以本专业就业时,会进入相应的行业,对于以后事业的发展十分有益。

比如我自己,就对经济问题很有兴趣,特别是对虚拟经济感兴趣,所以上本科时,选择了金融专业,就有点如鱼得水的感觉。后面考研,自然也就考了金融专业。不是因为是本专业才这样选择,而是因为兴趣在所在。考研成功后,不但有考研成功带来的喜悦,更有可以进一步深入钻研专业问题而欣喜,而且,在读研期间,也可以在兴趣的支撑下真正钻研进去。现在,为了进一步钻研专业问题,我已经转博了,就是给自己的兴趣一个更大的舞台。

反之,如果选择了一个不感兴趣的专业,即便考研成功,这个读研也难免形同爵蜡,这一点,不少大学就读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的同学可能会深有体会。

2、专业冷热是关键性要素

专业的冷热不但反映了就业市场的需求情况,而且反映了一个国家产业发展的趋势和经济的某种走向。选择的专业的冷热情况,直接关系着将来的就业情况,不可不慎重。

同时,考研存在的“扎堆报考”的问题,造就了一定程度的“马太效应”,热门的专业,比如经济金融类,会计财管类,通讯信息计算机类等等,往往门庭若市,考生扎堆报考,考研竞争很大;而冷门的专业,比如环化生材类地矿类等,容易门可罗雀,少人问津,所以考研难度也相对较小。

究竟该选择热门还是冷门?我的个人看法是,在比较符合兴趣的情况下,建议优先选择比较热门的专业,毕竟考研并不仅仅只是为了读研,更重要的是读研后的就业。

二、学校选择

学校的选择,需要考虑如下三点:

1、本科起点

通常,考生都会倾向于比自己的本科院校会好一些的学校(本校保底),985学生往往会倾向于选择更好的985,211学生会倾向于选择更好的211或者985,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会倾向于选择普通985/211,。

不同的本科经历,不但代表了当年高考时候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学习能力的差异,更重要的是,代表了不同的四年大学经历。不必讳言,好的本科出身,往往经受了良好的大学氛围的熏陶,有更多机会拓展眼界和提升专业能力,总体而言,接受的本科教育质量往往较高;反之,也是成立的。

不同的本科环境,会对人产生不同的影响。具体到考研,也会对考研产生较大影响,尤其是现在的考研,越来越突出复试的作用,而复试,考察的是考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这是大学用四年的时间积累的东西,不同的人,不同的学校,会有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会在考研复试中体现出来,会对最后能否被录取产生重大影响。所以,本科起点是考研目标学校选择的重要考虑点,对于普通本科学生而言,不宜目标过高,因为名校不但初试的专业课难度大,不容易进复试,而且复试往往对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要求很高,在大学四年接受的本科教育质量不太高的话,很容易在名校的考研复试中被淘汰。甚至初试考得很好,依然有可能被淘汰。这样的例子,已经屡见不鲜了。比如,这两年,多次出现初试高分甚至排名第一,但在复试中被淘汰的情况。

2、学校层次

学校层次是考研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不同层次的学校,考研难度往往差异较大。通常,985/211生源多,竞争大,考研难度大,而普通一二本,往往难度相对较小。

虽然学校的层次越高,往往将来越好就业,但也并不绝对。重要的,还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而不是非要985/211不可,更不可盲目地好高骛远。对于普通本科学生而言,读研的学校,相对于本科学校能有一定提升就好,重要的是,考研要能有较大的成功率。高处的风景固然可能会很美好,但也要能有机会够得着,才有实际意义。一般来说,普通本科学生比较适合选择不错的双非一本或普通211。

3、学校地域

学校的地域不但会对考研难度有一定影响,也会对将来的就业选择产生一些影响。

从考研的角度说,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报考者自然更多,同层次的学校,难度相对会较大。比如,北京的首都经贸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上海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等,虽然都不是211,但生源很好,考研难度就不小,往往比一些地域较偏的211还难考一些。

而中西部的学校,因为地域相对不太好,一般来说,竞争相对较小。特别是B区的211,地域影响比较明显,相对会好考一些。对于普通本科学生而言,这些学校是值得考虑的目标。

三、总结

考研对专业及目标学校的选择,不但要考虑自身兴趣、专业冷热,还要考虑自身的本科起点、学校层次及学校的地域。只有综合权衡,才更有机会选择到适合自己的专业及学校。

考研的专业,如果是本专业,通常成功率会高一些,但也不必非得是本专业,如果跨考,最好是需要与自身兴趣比较符合的热门专业;而学校的选择,则建议适当地比本科学校好一些即可,充满干劲的热血青年,不必保守,但也不能目标过高。

对于普通本科学生而言,如果是选择本专业,而且并不热门,可以选择双非一本或者普通211,如果信心较大,也可以考虑选择末流985高校,比如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如果打算跨考,建议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较热门专业,则目标学校不宜过高,建议以双非一本或相对较偏远的211作为目标为佳,这样考研成功率相对较高。

我是燕园博雅教育,欢迎关注,希望我的回答对你能有帮助~

从2019年考研竞争的激烈情况,充分说明了一个问题:考研真的不是初试考高分就可以,学校和专业的选择往往决定着考研的成败。

考研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提升自己,所以在选择的时候,除非本身就处于较高层次的学校,大部分普通院校的同学会选择跨校跨专业考研,以求更好的发展。有些同学比较务实,报考本校本专业,谋求研究生学历,实际上也是一种提升。

如何提高考研的成功率,又能满足自己提升的愿望,是困扰很多同学的现实问题。

先说学校的选择

考研的目的是提升,不管怎样,考上才有机会。所以对普通院校的同学来说,建议把成功率摆在第一位,报考跨度不宜太大。也就是说选择学校的时候,可以有层次的提升,但不宜跨度过大。比如二本的同学,直接报考Top5的985高校,虽然有成功的案例,但是失败的几率太高,这不仅仅是学校层次的问题,而在于大学四年不同高校给同学带来的收获和改变是完全不一样的,除了分数,各方面的综合考察二本院校的同学能胜过985,211院校同学的确实不多。所以说报考的时候跨一到两个层次比较合适,比如二本报考一本,或者部分211高校,把握相对大一些。

第二是学校的地域,学校知名度往往和地域有很大关系,但知名度和实力不完全是匹配的。一般情况下,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同层次学校都会比其他地方的高校难考,比如北上广很多非985,211高校的考取难度甚至超过了中西部地区的很多211高校,不管是高考还是考研都一样。所以如果以考上为目标,选择学校的时候可以适当考虑地域的因素。其实很多学校实力很强,只是因为地域影响了知名度而已。

第三,正常情况下,考取本校的难度相对较小。一是复习备考收集信息和资料更为容易,专业课也相对熟悉,联系老师也方便。复试的时候多少会有些优势。即便是考得不理想,申请本校调剂也会容易一些。

再说专业

把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做得比别人更好就是成功。所以专业选择的时候,不建议盲目追求热门专业,而把个人的兴趣爱好放在首位。现在专业的冷热,很大程度是从就业的角度来说的,冷门专业固然有它的劣势,但是正因为坑门,报考的人也不会多,所以考取难度相对低一些。

而且自己感兴趣,就越容易学进去,每个行业都需要大量的人才,把专业学扎实,就业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相反如果盲目选择一个热门专业,则可能面临几种风险:一是报考人多,竞争激烈,失败的几率较大;二是考上了学不好,研究生上的很挣扎,今天刚看到某高校对一百多位研究生做出退学处理,大部分是因为没按期完成毕业论文;三是现在的热门专业,过一段时间后也可能人才饱和,就业同样面临问题。

第二,与学校一样,报考本专业比跨专业难度相对较小。但这又参杂很多因素,比如上面说的兴趣和冷热程度等。如果自己的专业既冷门自己又不感兴趣(比如很多同学高考时调剂的专业),换专业也就是必然的了。

第三,把专业和学校结合起来考虑。学校和专业都会影响未来的就业,好学校平台更高,好专业就业前景相对更好。但考研时学校和专业的考虑,一般是先确定专业,在选择学校,这与很多同学高考时的选择较大区别,而专业选择时,很多同学实际已经结合本专业(或学科)以及个人兴趣爱好做出了选择,选择大跨度的同学不会太多。这时候就要考虑学校的选择,一般参考,保研人数相对较少,报考人数较少,调剂名额较多(参考往年数据)的学校报考成功率相对更高。

+关注

主要考虑上岸率,建议大部分人选本专业,非热门地区实力中等的学校。

跨专业考有挺多麻烦,一是学习有难度,二是本科同学基本不跟你做一个行业,难以借力。

非热门地区建议考虑西部,一般来说广西、贵州、云南的学校比较好考些

+关注

一看专业。

本科生本来就有自己的专业,从专业里面选取每一门课程作为学科。

从该课程中确定学科后,查看全国学科排名。

根据自己实力选择相应的学校即可。

+关注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摆正自己的位置,就是自己处在什么样的地位,该考什么样的学校,说白点就是可以有梦想,也可以为梦想而努力,但是一定要有自知之明,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

然后就是专业目标,首先肯定是优先考虑本专业,这是最有优势的,复习考试都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一般情况下不要去跨考专业,比较不容易,如果你要是对本专业非常不满意情况下,可以考虑换专业。

然后再来说说学校,这里有几种选择方法:

1.看专业,比如说某一学校某一专业特别好,刚好是你的对口专业,你就可以考虑一下,参考一下专业排名,在合理差距下选择一个合适的学校。

2.看地方,有的人很喜欢某一个地方或者有个地方是他的家乡,那么他就会往那个地方考。

但真正选学校还是要结合各种条件,不是说选就选的。

+关注

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人云亦云,听别人说现在硕士普遍不好就业了,或者看新闻报道说2019的硕士毕业生就业率又如何如何下降了,就觉得自己如果读研了也一样不好找工作了,这种观点绝对是片面的!

考研之前,如下问题一定要想清楚!

硕士毕业,你是否一定要坚持专业对口的工作?

你是否坚持选择专业对口的工作,还是愿意去尝试从事不限专业的校招岗位?比如有的硕士生读研只是为了拿一个硕士文凭,而不想从事所学专业(因为对本专业实在没兴趣或者前景看衰等),而有些大企业校招的时候很多岗位(特别是管理培训生、营销岗、创意策划岗、综合业务岗等)都是只看综合能力不看具体专业的,这时双一流等名校毕业的或者个人能力突出的硕士生转行就比较容易,反之转行就比较艰难也就无法就业。

硕士毕业,你是否一定对工作地点有特殊要求?

你对工作地点有没有要求?比如你一心想硕士毕业回家乡城市工作,但你所学的专业只有一线城市才能提供对口的岗位,你怎么办?或者你想去大城市工作,但专业对口的话你只能深入农村或者在荒郊野岭的施工现场上班,你怎么办?很多人就是因为这些问题没有提前考虑好,没能就业

你所学的专业,市场上同类专业的研究生需求是否已饱和?

你所学专业的就业市场是否饱和?比如现在很多同学都读了会计学(学硕)、财务管理、会计(专硕)、审计、税务、资产评估等财会类的硕士,但你知道我国会计从业人员有多少吗?据财政部和其他机构数据显示,我国现有4000万左右的会计从业人员,2000多万的会计持证人员,其中600多万具有初级会计职称证以上证书,就连号称中国最难通过考试的注册会计师的人数截至2017年12月31日也达到了10.5万人!会计这个行当业已饱和,如果你现在准备考财会的研究生,几年后毕业了你就要做好在这个战场厮杀搏命的准备。再比如法学专业的硕士(包括法律硕士),每年的毕业人数都在专业排行榜里名列前茅,但是中国哪里需要这么多的法学人才呢?每年法院或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的招考一共才有多少名额?每年律师事务所、企业法律顾问或法务专员的招聘才需要几个人?何况现在往往只要名校毕业的,如果你是在一个别人都没听说过的二本院校里读了个法律硕士,就业当然就很不乐观。

跨专业报考,要想清楚。

你是不是跨专业考研?有些用人单位和岗位对于跨专业的硕士抱有不信任的心理,比如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招聘教师或者行政人员时,还有公务员、事业单位、科研机构招考时,要求本科和研究生阶段所学为相同专业(或属于同一学科大类)

本科阶段的学习,也很重要

你本科读的学校是什么档次的?随着研究生的增多,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开始看重第一学历,毕竟为了高考你学习了三年,考研一般只准备半年多,用人单位觉得本科阶段最有参考性,何况还有很多考研的学生为了能考上对于本科的课程全都敷衍了事甚至直接逃课,等读研的时候除了考研指定的那几门课以外其他专业知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且很多人的心态就是为了掩盖读了个很差的本科学校而去刷硕士学历,导致了学生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都是不断往更高档次的院校流动。


如下情况,那就放心大胆的去考研吧

  1. 如果你本科就是就读名牌大学,对所学专业有兴趣,行业前景又光明那就放心大胆地去准备考研吧!现在不读研,未来职业发展会处处受限,过些年回过头看往往会后悔的。

  2. 如果你本科学校很不好,或者专业很尴尬,想考到一个更好的学校提升自己、证明自己,那也努力去考吧!虽然不敢说考上了未来一定前程似锦,大富大贵,但是肯定会比你现在本科毕业直接去找到的工作要强,而且更有发展前景。同时要注意量力而行,在能保证考上的基础上,尽可能去选择含金量更高的名校,你多去付出的每一分努力都不会浪费!
  3. 跨专业考研需谨慎(不是说不要跨专业,而是要认真考虑是否合适与值得),要通盘考虑好,不能一时冲动对自己本科专业不满意就打算转行,如果你读研后发现新换的专业也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样美好,或者自己还是感到不满意、不感兴趣,又该怎么办呢?何况跨专业考研的话相比那些和你同场竞技的考本专业的人,无论是在考研的备考中还是后续的读研中,你都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不被淘汰下去,这个账一定要会算。
  4. 如果你本科也没怎么好好学习,又不能找到太好的工作,对学术也丝毫提不起兴趣,只是想通过读个研究生逃避巨大的就业压力,或者看见身边好多人都嚷嚷着要考研自己心痒了也想试试,读研期间也没有吃苦的准备,不打算发愤图强、大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只希望能继续再浪个几年,就业的事等到硕士快毕业的时候看情况再说,那我建议你还是不要考研了比较好(至少在你还没想清楚之前不要考)。因为以这样的精神状态去考研,考不上是大概率事件,何必浪费时间和精力在很可能要失败的事情上呢?退一步说,如果你运气爆棚,人品爆发,幸运地考上了研究生呢?那恕我直言,以刚才所讲的这种精神状态去考研,你也只能考上很一般的院校的很一般的专业(名校的好专业几乎可以确定考不上),这对你来说又有多大的价值和提升呢?学历的提升因为学校一般而显得很有限,甚至不足以弥补增大了两三岁的年龄带来的求职上的劣势(很多用人单位不愿意招收年龄快30岁的硕士毕业生,特别是尚未生育、几年内可能要去生孩子的女生)。再考虑到你为了考研所付出的时间、精力、金钱、这两三年如果工作的话本来能挣到的工资和其他机会成本,确实不太划算。
  5. 如果决定要考研了,必须要抱着一定成的信念,坚持复习下去直到复试结束。切忌瞻前顾后,摇摆不定,前怕狼后怕虎,今天担忧自己考不上怎么办以致整夜失眠,明天在自习室复习坐不住了突然觉得要是直接去找工作也不错,要是因为考研错过了难得的工作机会怎么办。抱着赌一把、试试看的心态来复习也要不得,不肯踏踏实实吃苦,只想着稍微看看书就去考试,能考上最好,考不上拉倒,无所谓的事儿,大不了老子去找工作。凡此种种,带来的结果只能是鸡飞蛋打,什么也得不到,白白蹉跎了大好青春。考上研究生了也要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准备。考研成功真的只是一个开始,它给你提供了一个平台,努力的人生才刚刚起步,绝不是考上了就万事大吉,坐等开启躺着赚钱模式。如果想取得辉煌的工作成就,接下来面对的各种事情(学术科研、发表论文、考取证书、实习实践、应聘的笔试面试、职场晋升……)都是一道道关卡,都要像考研的时候那样倾尽全力,不可懈怠。如果不考研而去选择找工作,是否会存在反而结果更好的可能性?本科学历更好就业或者未来发展更好的这种可能性还真有。

+关注

我的看法是:

  1. 先衡量下自己对本科的兴趣度。非常喜欢本专业的话考研可以继续攻读同样的专业,热爱才是主要动力。如果不喜欢本科专业,可以挑选一些对以后找工作或者考公有利的专业。当然跨专业考研是对个人意志有非常大挑战的,很多时候你的本科学校知名度也会影响录取的概率。
  2. 根据大学四年的成绩和专业排名来选择目标学校,尽量选择一些自己跳一跳就能够到的学校,不一定非要是知名985211,选择是大于努力的,不必去碰南墙撞得头破血流。但是如果已经下定决心并且非它不可那就另当别论。
  3. 看城市选学校。一线城市往往会有更多的机会,这样有利于在研究生阶段实习做兼职,不仅给简历上添上了一笔,而且还能赚些零用钱。当你很想实习却没有地方可去的时候,那种感觉非常痛苦。

研究生学历的字面意思就是学术深造做科研,但其实对于很多普通学生来说,只是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作为提升学历的途径,从而让自己更有价值。要明白的是研究生毕业也是要面临就业问题的,不要去学一些就业十分困难的专业,比如小语种。

最后祝考研人成功上岸,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关注

谢谢邀请

如何合理的选择考研目标院校是所有考研学生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考研目标选的好,自己学习时动力十足。

首先,根据自己的学校层次,自己的学习水平,是对科研确实感兴趣还是想提高一下学历层次,选择前者,那就尽量选择一个好一点的学校,学校研究氛围浓厚的,如果选择后者,那就差不多学校就可以。

其次,考虑地理因素,有没有特别想去的城市,可以考虑一下,毕竟读研三年会有些人脉,留在这个城市会有一些朋友。

再次,考研前尽量咨询一下考上的师兄师姐,他们对于自己所在的本科院校,读研院校相对了解,有助于自己确立考研目标。

作为一个大学生,从大学生的角度来说,考研一直都是很多人选着的一个方向,这其实还是有高考有很大的区别的。

1.高考就是一个省同一张试卷,考的分高就能进一个考一个好的学校,而考研就是全国性统一的卷子,是全国性的竞争,高考你一般都不能跨科目考试的,但考研一般都是从大三,大四开始准备的,你可以选择跨专业考研,这个就根据你的兴趣来选,再选着一个比较有前景的专业就好了,并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只有自己喜欢就好了。

2.学校的话你可以从一个普通本科考上名校,这个还是很常见的,一些普通的本科生只有实力强了,一点也不差于一些982/211的学生,所以学校如果本科不好的话那么考研一定要好好的准备,争取抓住最后的机会,实现自己的名校的梦想。

查看知识库全部提问
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