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有一段“捉放曹”非常经典,并被改编成戏曲、相声等传唱至今。这段故事讲的是曹操行刺董卓未遂,逃亡路经中牟县被捕,县令陈宫见曹操是个人杰,便放了曹操并与他一同逃亡。二人逃到成皋吕伯奢家中,曹操疑心吕伯奢一家要图谋自己,遂将其灭门,而后发现是误杀,曹操说出了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就因为这一句话,曹操背负上了千古的骂名。
从文学的角度来讲,这段剧情可谓是神来之笔,将曹操多疑、自私的性格刻画的栩栩如生。但文学是文学,历史是历史,众所周知《三国演义》有着严重的“拥刘反曹”倾向,三国演义记载的内容,肯定和真实历史出入甚大,甚至有抹黑曹操的嫌疑,想要探究曹操究竟是否杀了吕伯奢,是否说过这句话,我们要从史书中寻找答案。
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出关,过中牟,为亭长所疑,执诣县,邑中或窃识之,为请得解。卓遂杀太后及弘农王。太祖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
《三国志》作为记录三国时期历史的一部正史,可信度是比较高的。然而《三国志》的记载非常有趣,压根就没有出现吕伯奢,也没有出现陈宫。而且曹操逃亡也不是因为行刺董卓未遂,是因为曹操不接受董卓的封赏而逃亡的,所以曹操杀吕伯奢更是子虚乌有了。
曹操在躲避董卓通缉令的时候,途中投宿故友吕伯奢家,听到磨刀声和窃窃私语声,就怀疑是要杀他,于是举刀杀了包括吕伯奢一家。后来发现人家是在磨刀准备杀猪款待他。错杀了好人的曹操在仓皇逃走的途中,迎面就撞见了买了好酒好菜准备回家跟曹操叙旧的吕伯奢。大家想想曹操当时是什么心情?善良正直的我们大概会觉得愧对友人,然后以死谢罪吧。然而曹操是谁啊,他扫黄巾,平河北,败袁绍,诛吕布,征乌桓,战马超,收荆州。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在乱世中成大事的曹操必然是有着常人所不具备的冷血,于是曹操手起刀落,将吕伯奢也杀了,然后凄怆地留下了一句“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没有,是演义改了。
原文出处《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书》曰:太祖以卓终必覆败,遂不就拜,逃归乡里。从数骑过故人成皋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 《世语》曰: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 孙盛《杂记》曰: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
辨析 这段文字主要注意两个地方
一、既而凄怆曰 从人的心理角度上来看,人知己铸成大错,愧疚难当,悲怆恸哭者,乃人之常情,很简单的说,一个人在悲痛的时候,他说的话定然是饱含痛苦之情的,当他因为自责而悲痛的话,语句中的感情色彩更加是自愧难当的,这里总结来说,姑勿论曹操后来所说的话的意思,就从感情色彩来说,在曹操杀死吕伯奢一家以后,若是发表言论,那当然是愧疚悲伤的语句的。
二、“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为什么在“宁”和“毋人”上面加上双引号呢?当然是为了着重这两个词的意义了。
(1)“宁”字的意思有很多,比如说解成“宁愿”、“宁可”、“女子归省”等等等等,那么现在在“宁”字的解释中,有哪个解释能符合这一句话呢? 有两个,一个是“宁愿”、“宁可”;另外一个就是“难道”、“难道说”了(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那么“宁我负人”这一句话就有两个意思了:“宁可我辜负/对不起别人”和“难道是我辜负/对不起别人”。 那么来看“毋人”的意思了。
(2)“毋”字的意思也有很多,“毋”字有“不要”、“不”、“没有”、“无”等禁止的意思。 那么到底哪一种适合用在解释“毋人负我”一句上呢? 我们先看此前的一个说法:“不可天下人负我”,好了,这个解释里面,“不可”包含了两个意义:一是禁止词“不”,二是允许词“可”。 那么按照上面对于“毋”字的使用例子来看,要说成“不可”的意思的是“毋或”,只有“毋”是不能表示“不可”的,而在“毋人负我”这句中,“毋”是一个代词而非动词,那么适合的意思就是“没有”、“没有人”。 那么整句的解释应该怎么说呢?“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就应该是:“难道是我辜负\对不起别人,没有人辜负\对不起我吗?” 在这句话里面,不可能把“毋人”解释成“莫叫人”、“不可天下人”,为什么呢?把“莫叫人”摊开来说,就是:“不要让人”,把“不可天下人”摊开来说就是“不可让天下人”,就是说,即使勉强把“毋”解释成“不可”、“莫”等意思,但是这句话里面却缺少了一个词,就是要解释成“让”、“使”意思的词,这个词可以说是整句中的重心词,也就是说,这个词是不可省略的。然而“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一句中正是没有解释成“让”、“使”等意思的词,那么这句话的解释就不可能解释成“宁叫天下人负我,莫叫(不可)天下人负我”了。 所以,“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应该是一个反问句,自责的反问句,“难道是我对不起别人,没有人对不起我吗?” 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遂行。 --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回) (演义中误作“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其实是别有用心,实为贬低曹操。而曹操原话又加上说话的语调则更能说明他是在进行自我安慰。 )
解释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解释:我曹操心怀天下,若天下太平,我死不足惜。但今天下纷乱,我死后谁来诛董卓匡扶天下?天人虽多但又有谁?有志有能,能够做到?恐怕只有我一人吧!我之命要为将来天下人博取幸福。所以为了以后将来,我不得不慎。凄惨悲伤道:“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心态【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对于普通人在那个时候死了是无足轻重的,但曹操死了,历史就会改变。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东晋中期史学家孙盛写的《杂记》:“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
这句话的情景和解释是,公元189年曹操见董卓倒行逆施,不愿与其合作,遂改易姓名逃出京师洛阳,从小道逃归乡里。董卓大怒,行文郡县缉拿。途中曹操投宿故友吕伯奢家听到响动以为对方对自己有图谋,于是半夜杀了他,悲凉的说:“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然后迅速逃离。
我负天下人可以,天下人不能负我,一个心胸狭窄又多疑的人,即有帝王野心,又容不得别人对不起他,哪怕我对不起你。这句话有两种解读,一是宁可我负人,休要人负我,使得曹操那种多疑自私唯我独尊的形象更加深刻。
这是说明疑心过重防范于未然,就像是宁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是一样的道理
事情大概是这样的:董卓入京后,表曹操为骁骑校尉。曹操拒绝董卓的任命,逃出洛阳后抄小路回家乡。路过朋友吕伯奢家时,把他们一家都杀了。
他杀人后才发现人家是准备杀猪款待他,这才会“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凄怆,就是凄惨,悲伤。曹操发现自己无杀无辜后,心里也是很凄惨,悲伤的,只好自我安慰,自我排解,很勉强地为自己的错误作一个辩护。当然,这种辩护不能洗刷他的罪过。但能够‘凄怆’,总算还没有‘丧尽天良’。
然而三国演义的改动就大了。‘凄怆’的心情没有了,话也变成了:“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两句话都是恶,但程度不同,分量不一。第一句话是就事论事,第二句话就变成理直气壮了。
但仅凭此案,就说曹操奸险歹毒,是有疑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