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日节(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
社日节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28
社日节
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
社日节为中国传统节日,其源于原始先民对土地的崇拜,后来衍生为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早期社日节分为春秋两个社日,至周代,社、稷演化为国家政权的代名词。汉代时期,社日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由官员每年分别祭祀,后社、稷又合为一坛的称“社稷坛”。唐宋时期,社日发展进入兴盛期,不仅得到了统治阶级的支持,还丰富了节日的娱乐性。元代时期,统治者严令禁止社祭活动,社日节便日趋没落。明代时,社日开始被视为土地公的生日。至清代,大部分人已经将其淡忘。近现代,仅在南方部分地区还有社日遗风,祭社习俗也演化为土地诞,即为福德正神庆生的活动。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社日节
别名
春社日
起源事件
土地祭祀
节日活动
祭神、宴饮
农历日期
二月初二
社日节的日期具有不确定性,每个朝代都有不同。至宋代,春社日期才被确定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秋社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后来,由于春社日通常在二月二前后几天内,而南北方部分地区认为二月二是土地神的生日,因此社日节便被固定于二月二了。
中国古代以农业立国,社日是中国古代农业祭祀的重要组成部分。祭神、宴饮、分社饭等是其主要的习俗,文人墨客也借由节日创作“社日诗”抒发情感或愉悦君王。其节俗内容表现了古人对土地的崇拜,人们通过节日活动传达丰收的喜悦,加强乡邻好友的沟通与认同,保证了地方社会的团结和睦。同时,对于封建社会的统治者而言,祭社是一种巩固王权、统治国家的政治策略。
历史发展
诞生
社日起源于先秦时期,源于原始先民对土地的崇拜。先秦时期重视农业生产,于是先民们选择了合适的时间举行社祭仪式祭祀土地,通过对土地神的祭祀,祈求丰收,也感恩于土地的馈赠。当时的社祀不单祭祀土地神,同时还祭祀稷神,据《春秋公羊传》记,先秦时期一年分为春秋二个社日,国家多以春社为重,而农家更重秋社。至周代,社、稷演化为一方保护神,更成为国家政权的代名词,营建都城时最先修建的便是宗庙社稷。
兴盛
西汉时期,社日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自汉高祖刘邦起,便分设官太社、官太稷每年分别祭祀,后又将社、稷合为一坛的称“社稷坛”,是君王进行社日祭祀的场所。在春秋二社日,皇帝亲祭社稷或派专门的官员负责,民间也自行组织社祭活动。到了晋代,社日祭祀变化较大,晋元帝开创太社、帝社、太稷三坛,这种祭祀方式一直延续到南北朝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继承了先秦时代社日的习俗。祭社仍是以择吉日为主,只有固定的月份,并无确定日期。隋代时期,开始形成村落,随着“百姓二十五家为一社,其旧社及人稀者不限”的政策产生,社日则成为了百姓欢聚的节日。
唐代时期,社日得到了统治阶级大力的支持。唐高祖李渊颁布的《立社诏》指出,邦国和平繁荣必以祭社稷为先,并倡导全国关注社祭仪式。《立社诏》直接促使社日成为唐代全民性的节日。宋代在继承前代习俗的基础上,又衍生出了新的节日内容。唐宋时期是社日发展的兴盛期,不仅丰富了社日的娱乐性,还确定了祭祀的时间。唐代定于二、八月的上戊日祭祀社稷。宋代沿袭前制,春社一般确定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春分前后),秋社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秋分前后)。
衰落
元明清时期,由于整个社会内部制度的重构,社日开始逐渐衰落。元代作为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担心民众在节日聚集起事,不利于政权的稳定,所以开始严令禁止社祭活动,并剔除了社日的节假日。同时,元明时期民众宗法意识与家族伦理观念增加,节日活动重心也由社区转向家族,社日这一公众祭祀土地神的节日便日趋没落。明代时,一些乡村已将二月二视为土地公的生日,春社日的传统习俗也移至二月二进行。至清代,大部分人已经将社日节淡忘,但民间社日的娱乐活动则有所保留,如社火、社戏等。近现代,仅在南方部分地区还有社日遗风,祭社习俗也演化为土地诞,即为福德正神庆生的活动。
节日时间
社日节的日期具有不确定性,每个朝代都有不同。周代以“甲日”为社日,但也依照人事而择日。据《宋书·礼志》记载,秦汉时期祭社时间为二月和八月,但只有固定月份,并无确定日期。而晋代根据政权不同,祭社时间也不同,有上戊日、丑日、丁未日等。唐代定于二、八月的上戊日祭祀社稷。宋代沿袭前制,春社一般确定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春分前后),秋社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秋分前后)。此外,据顾炎武《日知录》卷六《社日用甲》考,祭社时间周代用甲,汉用午,魏用未,晋用酉,唐代用戊。隋代社日被取消后,日渐衰落,逐渐被人淡忘。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的春社日常在二月二前后几天内,而南北方部分地区认为为二月二是土地神的生日,因此社日节便被固定于二月二了。
节日风俗
祭神
在远古时期,先民祭祀土地有“血祭”的传统,即用牲畜或人血来祭祀土地。在黄河流域,最主要的表现方式便是血祭地母,先民将人牲杀死后,置于种植粮食的土地上,待其血液流干后,就地掩埋。自先秦时期起,社祭时就有箫鼓祭神的传统,后来祭祀社神还被列入礼制,宗祀由太常寺司仪 , 整个祭祀过程都伴随着音乐,唐代太社奏乐以 “宫悬备庭” 民间祭社则主要以箫鼓伴奏。此外,唐代祭神时还会伴有女巫起舞的“赛田神”活动。宋代传承了前代的习俗,社日时被乡邻们会齐聚庙中祭神,女巫在庙前载歌载舞以迎神、娱神,众人再给神献上大饼和社牲。同时,自先秦时代起,人们就有在拜神之后,占卜并祈求来年丰收的习俗。南朝梁代后改为掷筊的方式占卜,直到宋代仍有此习。
宴饮
自古在社日祭神之后,就可以开始宴聚、饮酒,就连女性也要破例停针,唐代民众也继承了这个传统,社日宴饮在敦煌一带叫“春秋座局席”,在一社中,由社人轮流承办,全社相助。举办前,社司要将宴会的相关信息以转帖的形式通知全体社人。至宋代,社日节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上至天子、士大夫,下至平民百姓,都会在祭祀后聚会畅饮。皇帝以赐宴的方式庆祝社节,宴席间会赋诗遣兴,君臣唱和,通过创作社日诗歌,渲染太平盛世,歌颂帝王。民间百姓则大树下临时搭起棚席 , 宰牲奉酒,祀神聚餐。此外,宋代时期,北方地区常在社日前一天就开始举行宴集,称之为“尝酒”。
社日诗
唐宋时期,经济繁荣,文化先进。人们满足了物质需求后,开始追求精神的满足。同时,宋代还是文治社会,节日的假期给了文人闲暇的时间,并且统治者支持文人游宴。作为当时全民性的节日“社日节”,自然成为文人关注的对象。当社日活动举行时,文人们受到节俗风情的感染与熏陶,借诗歌抒发情感;士大夫阶层借诗词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以此取悦君王。仅《全宋诗》内所收集的社日诗歌便有470首左右,参与创作的诗人约205位,如晏殊、梅尧臣、陆游等等。文人们通过作品表现了节日之思、家国情怀,记录下了丰富的节日习俗与村野之乐等。
其他
古时社日把猪羊肉等美味食品铺于饭上,谓之社饭。 宫廷有珍馐佳肴,乡村则有自具特色的社零星,农家多备鸡豚等社牲,在祭神完毕后,所余将分享给乡民,此俗称为“分社饭”或“分社肉”。汉代陈平就因分肉公平被人们广为推崇。宋代还出现社日妇女停针、归宁;儿童休假、忌书乞聪的习俗。还衍生出了社舞、社戏等活动。元明以后,社日节逐渐衰落,但民间社日的娱乐活动如社 火、社戏等仍有保留。
文化内涵
中国古代以农业立国,社日是中国古代农业祭祀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先秦至南宋盛久不衰。其节俗内容表现了古人对土地的崇拜,寄托了人们企图通过社祭,达到护佑农业丰收,达到生活保障的愿景。唐宋时期,社会发展稳定,社日节成为全民性节日。通过举办社日聚会,乡邻好友之间不仅可以传达丰收的喜悦,还可以加强相互间的沟通与认同,保证了地方社会的团结和睦。同时,对于封建社会的统治者而言,祭社是一种巩固王权、统治国家的政治策略,通过举行种种仪式活动,达到维护政权、缓和阶级矛盾、统御下民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