蚵仔煎(中国闽台潮特色小吃)
蚵仔煎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7-06
小编整理:
蚵仔煎是一道中国闽南、台湾、潮汕等地区的经典小吃,主要由蚵仔、蛋、葱等食材放入加水后的番薯粉浆中一同煎成饼状物。蚵仔的学名为牡蛎,广东人通常称“牡蛎”为“蚝”,而闽南、东南亚和台湾等地区的闽南人一般称其为“蚵仔”。蚵仔煎
中国闽台潮特色小吃
蚵仔煎是一道将蚵仔、蛋、葱等食材放入加水后的番薯粉浆中一同煎成的饼状物,又叫海蛎煎、蚝烙。蚵仔煎是中国闽南、台湾、潮汕等地区的经典小吃,蚵仔的学名为牡蛎,广东人通常称“牡蛎”为“蚝”,而闽南、东南亚和台湾等地区的闽南人一般称其为“蚵仔”。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蚵仔煎
别名
海蛎煎、蚝烙
口味
鲜美、滑嫩、柔软,味香
主要原料
蚵仔、鸡蛋、番薯粉
起源地
福建泉州
菜系
闽菜
烹饪工艺
煎
诞生背景
关于蚵仔煎的历史渊源,有多种说法,其一为诞生于台湾。据福建作家刘立身的《闽菜史谈》记载,台湾蚵仔煎最早的名字叫“煎食追”。相传,在1661年,荷兰军队侵占台南,郑成功为了收复台湾便率军从鹿耳门突袭,郑军大败荷军。荷军在撤退之前将岛上的粮食全部藏匿起来以断郑军之粮。在缺粮之际,郑军就地取材,将蚵仔和番薯粉混合加水煎成饼供军士们食用,然后流传后世。后人创新了在煎好的饼上淋酱的做法,使其口感变得更加丰富,成为了风靡台湾的经典小吃,这就是“蚵仔煎”的由来。
民间又传说蚵仔煎源自福建。在五代后梁时期,被封为闽王的王审知,通过采取倡修水利、兴办学校等措施将福建治理成了繁荣的“文儒之乡”。但王审知是中原人,一直吃不惯海鲜贝类,便从老家雇了一位郑姓厨师。郑厨经过考究,乃开发出这道结合了海鲜、禽蛋、地瓜粉的新菜肴。
民间再传,蚵仔煎是贫苦的先民在无法饱腹的情况下发明出来的贫民美食,是贫苦生活的一种象征。
制作工艺
制作蚵仔煎要选用新鲜的牡蛎,沥干后与研细的番薯粉、切段的蒜叶或韭菜等混合搅拌均匀,搅拌时需控制力度,若将牡蛎搅破,便会失去鲜美的口感。再将搅拌好的料倒入油锅,快熟时将蛋液均匀地洒在蚵仔煎上,煎至两面酥黄。最后在饼上淋上酱料,放上香菜,蚵仔煎便制作完成。
不同地区的蚵仔煎做法略有区别,区别在于搅拌牡蛎所用的粉不同,有的用薯粉、有的用面粉、有的用米粉。福建省福州地区制作蚵仔煎时使用的是薯粉或面粉,而霞浦地区使用的是米粉。不同地区所使用的酱料也不相同,因此口味也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地方特色。
菜品特色
蚵仔的学名为牡蛎,由于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而被人比喻作“深海牛奶”。闽南有一句俗谚叫“肥蚵仔肥韭菜”,意为韭菜生长最旺盛的季节也是蚵仔最肥硕的季节,蚵仔煎便是二者的黄金组合。新鲜肥美的蚵仔包裹在柔嫩的面糊中,与脆口的蔬菜,滑嫩的蛋搭配,一口咬下便能体会到蚵香、菜香、蛋香相互协调的滋味,再加上店家自制的酱汁,使得蚵仔煎的口感更加丰富。在闽南金三角,蚵仔煎还是一道考验妇女厨艺的菜品之一,是家家户户“办桌”时的首选必备菜。
地域特点
不同地区的蚵仔煎各具特色。中国台湾地区吃蚵仔煎习惯淋上用甜辣酱、番茄酱、味增、糖、酱油膏和水一同调制的酱汁;闽南地区吃蚵仔煎会在装盘时加一勺用糖、醋腌制的白萝卜片以及少许胡萝卜丝,俗称“菜头酸”,有开胃解腻的作用,吃时佐以蒜泥、沙茶酱、辣酱等;中国香港地区吃蚵仔煎喜欢蘸鱼露或豆瓣酱;潮汕地区一般用芡粉或梗米粉加清水调成匀浆来搅拌牡蛎,煎时放入足量的熟猪油,汕头人常称其为“厚朥蚝烙”,“厚朥”即采用炼熟猪油,用量要足的意思,吃时佐以鱼露、沙茶酱等。闽台地区和潮汕地区的蚵仔煎发音也不相同,闽南话发音为“ǒu ā jīan”,普通话译为“海蛎煎”,而潮汕话发音为“ǒu lua”,“ǒu”对应的字应该是“蚵”。
文化影响
电视剧《转角遇到爱》中,罗志祥扮演的男主角秦朗被称为“蚵仔煎王子”,蚵仔煎便是男女主之间的爱情信物。随着电视剧的大火,蚵仔煎在中国大陆掀起了第一次浪潮。凭借着各媒体的宣传,蚵仔煎更是名声大噪,成为了台湾的旅游招牌之一,以压倒性的态势一直占据着台湾小吃市场的首要地位。
2018年9月,蚵仔煎入选福建十大经典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