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上说他为人比较忠诚,在跟唐朝作战的时候,他的儿子投降了唐朝,对方大将刘文静派他儿子来劝降,他曾经大义灭亲,让身边的手下射杀他儿子。
危机时刻,他曾经有一番豪言壮语,说“要当为国家受人一刀耳!”宁死不愿投降。
结果,他被刘文静抓到长安以后,立马投降了唐高祖李渊。
这剧情是不是很熟悉?对了,就像《水浒传》一样,那些朝廷派去围剿梁山的武将们,一开始个个对宋江和梁山恨得牙痒痒,要杀了宋江而吃其肉,喝其血,谁知道,被梁山俘虏以后,转眼就投降了。
很多人都觉得,这种投降也太儿戏了,哪有转变这么快的?《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是为了推动剧情,凑齐一百单八将,瞎写的吧!其实不然,历史上这类事多了去了。
当然,屈突通投降以前,还要假惺惺做一番姿态的:
遂擒通送于长安。高祖谓曰:“何相见晚耶?” 通泣对曰:“通不能尽人臣之节,力屈而至,为本朝之辱,以愧代王。”高祖曰:“隋室忠臣也。”命释之,授兵部尚书,封蒋国公,仍为太宗行军元帅长史。
反正,只要有高官厚禄,哪个主子不是主子啊?屈突通就这么投降了。
“要当为国家受人一刀耳!”的豪言壮语呢?忠诚呢?气节呢?杀儿子时那股子大义灭亲的劲头呢?敢情都是骗人家隋文帝父子的啊!
要说屈突通投降唐朝以后,也是立了很多功劳的,主要有两件。
当时王世充是唐朝最大的对手,占据着洛阳,跟唐朝对峙,手下还有窦建德这个猛人。
李渊派李世民和李元吉围攻洛阳王世充,窦建德带人增援洛阳,李世民于是分兵两路,一路自己带领,去阻击窦建德援军,另一路由屈突通带领,汇合李元吉,继续围攻洛阳。
后来,洛阳终于被攻破,唐朝打败了中原最大的敌人王世充,史书上说,这一战屈突通居功第一!
屈突通投降唐朝以后,李渊就把他派到了李世民身边,所以,屈突通一直是李世民的人,不用说,玄武门之变,屈突通站在李世民一边,跟着李世民杀太子和齐王。
九年,皇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谋害太宗。六月四日,太宗率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节、秦叔宝、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等于玄武门诛之。
你看,参与玄武门之变的大将,几乎都上了凌烟阁。
不说屈突通在平定王世充时,为唐朝立的大功,单是他参与玄武门之变,唐太宗就会让他上凌烟阁的。
参考书目《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
在唐朝设立的凌烟阁功臣画像榜排名中,屈突通位列第十二名,而鼎鼎大名的程咬金也不过排在第十九名位置。
那么,“隋朝降将屈突通是如何名列凌烟阁的?且在程咬金的前面?”
屈突通这个人,原本是隋朝的一员大将,最初为隋朝虎贲中郎将的时候,做事情就极其认真,隋文帝在位之时,就很欣赏屈突通的为人,屈突通这个时候就称为隋朝的左武卫大将军。
隋炀帝继位之后,屈突通就专心辅佐,在镇压杨玄感叛乱过程中,屈突通又立下战功,以此被封为左骁卫大将军。
及至后来,隋秦陇一带反旗如林,其中有一股造反的势力聚集起军兵达到十多万人,占领了秦陇的雕阴郡,其头目为安定人刘迦论。
隋炀帝任命屈突通为关内讨捕大使,命令他率领隋军前往平息叛乱。
屈突通带领隋军到达预定地点之后,按兵不动,没有急于与对方接战。
盘桓数日之后,等待对手已经懈怠下来,又佯装要撤军,等到了晚上,令一股精兵悄悄的迫近对手的营垒,突然展开攻击,全歼这股造反势力,并且杀掉了刘迦论。
屈突通威名传扬一时。以至于隋明帝杨广到江都巡游的时候,都令屈突通镇守西都长安,屈突通也真是尽忠职守,不让隋明帝杨广失望。
可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隋朝的大局开始变得不可收拾。
李渊攻破关中之后,遇到的障碍就是屈突通,为了让这位隋朝的大将投降,李渊煞费苦心。他先是以被俘虏的屈突通全家人的性命要挟屈突通投降,并且派屈突通的儿子屈突寿去城下喊话劝降。
没想到屈突通直接了当的要与儿子断绝亲情,命军士放箭,几乎射杀其子。
最终由于隋朝大势已去,屈突通手下将士为了家人性命,各个弃甲投降,致使屈突通被唐军生擒。
李渊对屈突通十分重视,晓以大义,终于使得屈突通为其所用。这之后,屈突通做过李渊的兵部尚书,并且晋封封蒋国公。
李世民继位之前,玄武门之变之后,屈突通就被李世民疾速的派往洛阳镇守,以防有变。可见李世民对屈突通的极度信任。
嗣后,屈突通在唐太宗李世民一朝里,几乎是无役不予,其中对洛阳王世充的军事打击过程中,屈突通功劳最大
综上所述,屈突通其人经历过隋文帝、隋明帝,唐高祖、唐太宗的时期,功勋卓著,资历更是非程咬金所能比拟,做事、作人、战功都为当时执政者所服膺,位列程咬金之前,也属平常。
屈突通是隋末唐初名将,也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排名十二。要高于程知节(程咬金)和秦琼(秦叔宝)等知名度较高的武将。但是他的入选和排名并没有不公平之处,应该还是较为公允的。
屈突通资历较老,在隋文帝时期就已有一定的名气和地位。到了杨玄感叛乱的时候,屈突通已经是带兵镇压的主要将领之一了。到隋炀帝南下江都时,屈突通作为主将镇守关中,辅佐代王杨侑。
公元617年,李渊在太原起兵,随即进攻关中,当时屈突通率兵抵抗。这一战是决定李渊等人命运之战,如果失败,李渊等人就将步杨玄感后尘成为失败者。而胜利则将占据关中这一战略要地,奠定建国的基础。
而此战的胜利者是李渊,但是屈突通的表现也很顽强,即使在形势非常艰难的情况下,依然顽强抵抗。最终屈突通手下的士卒都失去战意,纷纷投降,屈突通才最终在被俘后归降李渊。应该说本就出生关陇贵族的李渊和隋朝有着天然的联系,所以隋朝的文臣武将归降李渊的不在少数,屈突通的投降并不会被李渊父子弃用。
屈突通归降李渊之后,就被派到李世民帐下担任行军元帅长史。成为李世民的得力手下,随同李世民参与平定天下的战争立下不少功勋。
公元618年,屈突通随同李世民平定薛仁杲,平定陇西稳定了关中后方;
公元619年到620年,屈突通随同李世民击退刘武周,保卫了河东地区;
随后屈突通再次跟随李世民参与讨伐王世充的作战,后来窦建德来援,李世民分兵迎击,当时将屈突通安排随同齐王李元吉一路,可见李世民心中屈突通是可以独挡一面的大将。战后论功,屈突通被评定为战功第一,在这场决定了天下归属的关键性战役中战功第一可见屈突通当得起功勋卓著之名。
在平定中原之后,屈突通也和李世民一样开始较少出征,他回到朝中开始出任工部尚书。
和秦琼一样,屈突通是否参与了玄武门之变一直有争议。根源也是史书记载的不同,但是作为归降唐朝之后一直随同李世民作战的将领,他内心更倾向李世民是可以想见的。
在《旧唐书太宗本纪》中,随同李世民参与玄武门之变的将领名单中就有屈突通。但是在《旧唐书长孙无忌列传》中,参与玄武门事变的将领名单中则没有屈突通。而屈突通本人的列传没有详细记载此事。
作为参与了唐初平定天下主要战役的名将,屈突通仅仅凭借这一条件就足以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而且屈突通从归顺唐朝之后就一直在李世民麾下作战,某种意义上也算是李世民秦王一系。而说起降将一说,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许多都是降将,程知节、秦琼、李靖都是如此。而以当时在李世民身边的地位来看,屈突通要高于程知节、秦琼和尉迟敬德。所以他的排名要高一些也是正常,而尉迟敬德主要是玄武门之变出力最多,后来地位才逐步上升,而且屈突通在李世民登基后不久就去世了,官职、地位没有进一步增长所以排名中游也是较为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