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决定地位。
齐国作为东方强国,最初被封为侯爵,但逐渐晋升为公,并为方伯能够召集诸侯,处理周边动乱,并抵御外敌入侵。
齐国有盐铁之利,在齐宣王时因齐威王时击败霸主魏国奠定的基础,齐国国力更为雄厚,又趁燕国内乱而得利,并吞并胶东诸侯国。
所以,同为公,但滕国只能作为附庸,在齐国的庇护下生存,这就是实力的差距。
我是#本昌谈历史#,愿意回答你的提问。
称王称公的原由
周朝施行分封制,周王朝是最商统治集团,最高统治者为周天子,称王,如周王丶武王等。“王”以下所封的诸侯分为五等,即公丶侯丶伯丶子丶男。各诸侯要严格按照不同爵位称呼,比如姫旦分封到鲁国,是公爵,即称"周公旦”,姜子牙分封齐地是候爵,称"齐侯姜尚",封爵位“伯”的称"某伯”,以下不一一例举。你翻阅《左传》《春秋》等典籍就知道,上面都是按这五等爵严格称呼的。
按周朝制度,滕国和齐国都是候爵,应该称"滕文候”和"齐宣侯”,称"滕文公”和"齐宣王”都不符合周制。
春秋之后,周制被打破,诸侯称呼乱了
周朝到了春秋时期,周王室式微,周天子的号令不灵了,诸侯做大,大有"挟天子以令诸侯”,取代“周天子”之势,先是楚国称王,战国时期,"三家分晋”后的魏国称王,田氏代齐后的齐国称王。那些小胆的诸侯,不敢称王,也任意在爵位称呼上拔高,应该称“候”的称“公”,应称"伯丶子丶男”的也称"公”,以显赫自己的身份。
这,便是滕国称"公”,齐国称"王”的原因。
周朝建立后,分封有功臣工,按封地大小封国,爵分五等为公,候,伯,子,男。但东周时期,诸侯国相互伐战,先有春秋五霸,后有战国七雄,随着封国的减少和领地的不断集中,公无法显示“公”的威严,于是大国诸侯相互称王。
孟子是战国时期人,战国时期的爵位已经很乱,已经脱离周王室的血缘关系和由周王室封赐了。
在周代,爵位共分为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均享受世袭罔替之待遇,封地无论大小均称为“国”。公侯们在其封国内行使统治权,并在其国内配置卿、大夫、士等较低等级的爵位,卿、大夫也有封邑,但须听从于诸侯。
按照礼制,封国一封到底,若没大的变动,可以一直为爵享国。初封国,是按照血缘关系及其贡献大小制定的标准。《孟子.万章篇》说:"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像西周的开国功臣姜子牙、周公,以及前朝遗老的封国就是公侯之国,诸侯成“公”,比如齐桓公、晋文公等。而没有血缘关系且战功不大的,比如楚国,直到周成王才封其为“子”爵,地方50里。
平王东迁以后,王室衰微,诸侯坐大,实力大的可以“挟君子而令诸侯”,纷纷称王。天下第一个称王的恰恰是最被中原看不起的南蛮之国楚国。
西周建立之初,直至春秋时期,楚国国君一直示好于中原王庭,但一直不受待见,即便在周武王召开各部族首脑会议,楚国国君也没有资格参会,只能与朝鲜国君一道,在会议室外看守篝火。此后几百年,楚国渐渐强大,但一直被视为边鄙蛮夷,不予重视。所以到了战国中后期,楚国国君熊通自立为王。
据司马迁《史记卷四十 ·楚世家第十》记载:三十五年,楚伐随。令随君面请周天子,请封爵位。三十七年(前704),周天子不许。熊通怒曰:“王不加位,我自尊耳”。自此代代称王。
滕国是周武王同父异母的兄弟姬绣的封国(今山东滕州),初为侯国。滕国一直不强大,先灭于越王勾践,战国初期,前296年被宋康王所灭 。孟子见滕文公,时间约在公元前326年,距离灭国不足三十年,已经没有实力,也没有时间称王了。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了解这些公、侯、伯、王、君怎么区分,首先要明白他们是怎么产生的。
这些东西源自西周开国时采取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以嫡长子继承制为主要特点的分封制。简单来说就是把周王的同姓(姬姓)亲属,如鲁国、晋国;跟随自己建功立业的功臣,如姜尚;还有前朝的遗老遗少们,如纣王的弟弟微子启;分封到王畿(国都)以外的地方各建邦国,让他们去为周王镇守疆土,开疆拓土。周初一共分封了71国,姬姓者占53国。这就是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些受封的人称之为诸侯,隶属于天子,他们的义务除了镇守以外,还有捍卫王室,缴纳贡税,朝觐述职。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是君主,向下也实行分封制,分封出卿大夫和士。最初分封其实是按着“公侯伯子男”来的,比如说鲁国封给了周公,那么周公的后代做鲁国国君是就可以称为“鲁×公”;同理,晋国国君是晋侯;秦国、郑国因为护送平王东迁有功而封为秦伯、郑伯;南方的楚国则是楚子。此时周王可以管的到诸侯,但管不到诸侯下面的卿大夫。刚开始的时候大家不是亲戚就是一起战斗过的兄弟,周王还能压的住下面的诸侯,等到时间一长,周王和诸侯的血缘关系已经淡到了一个极远的程度,这个时候谁还认你是亲戚或者是一起战斗过的兄弟?
而这个时间也来到了西周灭亡,平王东迁的春秋战国,这个时候生产力得到发展了,而周王的权势又衰落的不成样子,各国经过了变法,改革之后,国力日渐强盛,涌现出了七个最为强大的国家,齐楚燕韩赵魏秦,史称“战国七雄”,其余的那些国家,要么早在战乱中被吞并,要么就是现在弱小的不成样子,依附于这七个国家中的一个或几个。
孟子在齐国这个国家呆了很久,齐宣王对他也很礼遇,在《孟子》中我们经常看到齐宣王跟孟子的对话。孟子是非常喜欢这个君主的,除了齐宣王外,还有一个对孟子很礼遇的国王,是滕文公,但滕国是小国,夹在齐楚两个大国之间,一旦富强就会被大国干涉。而齐国是一个大国,经济富庶,人口众多。
所以这七个国家觉得自己行了,开始搞事情了,觉得自己的公侯伯子男的称号不好听了,要换个称号,于是都僭越称王,这才有了后面的什么秦惠文王,魏惠王,赵武灵王,楚武王,燕昭王,齐威王这些王,他们都是僭越称王。至于君,一般是封给特别有作为的人用作称号,比如说大秦武安君白起、战国四公子——春申君黄歇、信陵君魏无忌、平原君赵胜、孟尝君田文,给这样的“名人高士”用的。
谢谢石塘网的邀请,我是浮沉的历史,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弄清楚齐国和腾国两个国家的国情。
滕国是周朝的一个封国,其始祖为周武王姬发的第十四个兄弟姬绣,周代分爵位为公、侯、伯、子、男五等,滕国国君的爵位为侯爵,按理来说应该滕国国君应该称公。但是到了春秋时期,等级制度开始变得混乱,滕国国君应该是在这个时期从侯变成了公。到了孟子随处的战国时期,滕国国君滕文公此时已经称为公了,而不是侯。
齐国同样也是周朝的一个封国,始封君为周武王国师、军师太公望,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姜子牙,齐国国君的爵位一开始也是侯爵。但是齐国的国力较强,地位也比较高,因此齐国虽是侯爵,但是齐国国君都称为公。
其后齐国的国君由于齐国实力的增强,齐国国君因此从公——王发生了转变,与滕国君主世系缺少记载不同的是,齐国作为一个大国历史记载很多,我们可以追溯齐国国君称呼上的改变。
齐国进入战国时期,各国更加无视周王的权威,战国七雄纷纷开始称王。
公元前386年,齐国权臣田和被周安王列为诸侯,姜姓吕氏齐国为田氏取代。由于田和得位不正,田和只能低调的称个侯。
公元前334年,由于齐国的国力越来越强盛,以齐国和魏国为首在徐州会盟,从此齐国国君称王。孟子所处的时期,当政齐国是齐国的第二个王——齐宣王。
这得讲周朝的爵位制度了。
周朝分封天下,并不是每个国家的爵位是一样的,有的大,有的小,爵位有五等,公、侯、伯、子、南。只有周朝的天子才能称王,如,周文王,周武王,周平王等。
接下来各诸侯国比较大一点的等级是公的称号,比如齐桓公,鲁定公,晋文公,秦穆公等,这些都得按时朝见周王。
再接下来就是侯,比如西伯侯,宋侯等,比侯还小的就是子,晋国还没被分掉的时候有赵宣子,魏献子等,再接下来就是男,比如很小的许国,国君称为许男。
但是战国历史上很乱,通过兼并,成为大的七个国家,周朝灭亡,大家纷纷称王,谁也不服谁,就有秦惠王、齐宣王等。
再到后来就更乱了,到了现在,见面都互相称总了,比如付总,徐总,哪怕是个小职员,别人见面都得呼他为某某总。
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