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现代中文的标准化写法)
简体中文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6-09
小编整理:
简体中文是现代中文的一种标准化写法,与繁体中文(又称正体中文)相对。它主要由传承字以及1950年代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开始在中国大陆地区推行的简化字所组成。 简体中文主要在中国大陆、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使用。它在联合国六种法定工作语言中名列前茅,是亚洲地区最常用的语言之一。 简体中文的出现是为了提高书写和阅读的效率,使中文更加易学易懂。虽然简体中文在一些文化保护主义者眼中可能会被视为对传统文化的破坏,但它确实为全球范围内的中文使用者提供了便利。简体中文
现代中文的标准化写法
联合国六种法定文字之一
基本信息
中文名 | 简体中文 |
外文名 | Simplified Chinese |
使用地区 | 中国大陆,马来西亚、新加坡等 |
别名 | 中文简体 |
拼音 | jiǎn tī zhōng wén |
创作年代 |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 |
收起
详细释义
简体中文(英语:Simplified Chinese,网页语言代码: zh-Hans),传统上使用GB2312、GBK或GB18030编码(但亦有使用UTF-8等编码),作为计算机术语在计算机媒介上被广泛使用,如各种软件操作界面或文档的“简体中文版”。而“繁体中文版”(又称“正体中文版”,通常使用“BIG5编码”)是另一个独立中文版本,跟简体中文版互不相容。
中文简体与中文繁体
“简体字”是中华民国《第一批简体字表》所用的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的称呼上一向是“简化字”,参考《简化字总表》)。由于使用简体中文软件的主要是针对中国大陆用户,故而这里的“简体中文”事实上等同于“GB2312编码”或“GB18030编码”,意即绝大部分软件的“简体中文版”采用中国普通话的汉字编码,特别是IT术语的翻译,与海外之简体中文也不尽相同。
简体中文
在中国大陆,仍有一些汉字并未被简化而继续沿用,这些与繁体中文共通的汉字被称为传承字。
简体用语
简体中文和繁体中文除了汉字写法(如简化字和繁体字间,以及各地汉字写法规范)的差异外,通常认为还存在词汇上的差异。例如繁体中文里多用的“原子笔”,在简体中文中多用“圆珠笔”,繁体中文里的“史达林”在简体中文里被称为“斯大林”,繁体中文里的“北韩”在简体中文里被称为“朝鲜〔此处指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繁体中文里的“雪梨〔澳大利亚城市〕”在简体中文里被称为“悉尼”等。由于有这种差异,“简体用语”这种说法随之产生。不过其实这并非繁简中文本身的差异,而主要是由于使用两者的人群,尤其是中国大陆和台湾在20世纪中叶由于政治原因分隔后交流较少,造成了用词习惯的差异。这种现象在1980年代以来由于科技术语的不同而更加明显。而且,在同样使用简体中文的中国大陆、新加坡等地也存在一些用词习惯的不同。因此,有人指出正确的提法应为“中国大陆用语”、“新加坡用语”等,而非“简体用语”。
电脑使用
由于使用简体中文的主要是中国大陆,故此电脑中的“简体中文”一直以来其实代指“中国大陆中文”,意即绝大部份软件的“简体中文版”使用的是中国大陆的用语和翻译,此等软件亦通行于其他使用简体中文的社群。
Windows操作系统的语言代码通常使用zh-CN表示简体中文(中国)。
中文编码
简体中文自1980年代以来通常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总局公布的GB 2312,以及其后继的GBK和GB 18030中文编码。近年来随着Unicode跨语言编码集的出现,也被广泛使用。
简体来历
中国文字的简化,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中国大陆政府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主持关心下,结合了上百名专家,对数千个常用的中国文字进行了一次字体的简化。当时的出发点,应该说是分析了中国的国情。中国经历了上百年的内忧外患,国弱民穷。中国又是一个几千年的农业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在农村,而当时中国一半以上的人口是文盲和半文盲,而要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展文化,建设国家,识字扫盲成了一个重要的历史任务。简化文字,当时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数以亿计的人民大众,能够尽早尽快地识字认字,提高使用文字的速度,提升文化水平,方便学生在校学习,以此为最基本的基础,才有可能学习科技,建立一个富强的国家。
有些台湾人第一眼看到简体字,大概会感到惊讶。中国大陆的字改变了那么多,尤其是离乡几十年的老兵,看到家乡变了,文字也变了。有的人讨厌看简体字,一见到它就说是“匪书“、“匪文“。更有的人把文字简化运动看满清政府的剃发相提并论,说共产党为了要改造人民,强迫人民阅读简体字,事实上不然。
汉字自古以来就有繁体与简体两套写法,在甲骨文与金文中,就可发现汉字简体的形迹,例如“车“就有多种写法。后来经过篆体隶化,并存两种写法的文字越来越多。由六朝到隋唐,汉字逐渐隶楷化,当时或许是为了美观对称,很多古字都增加笔画,而简体字开始被称为“俗体“、“小写“、“破字“等,在民间社会仍广为流传。
不过,有时候文字有简化和繁化的现象,左传和甲骨文上有假借字,当一件我们要表达的事很抽象,最初时无法造字,于是找来一个与它音近的字来借代,当后来或者可以造字了,就有这个抽象概念的本字了。有时后来仍旧无法造字,于是一个字去加偏旁,去别异,表示与本来假借的字不同。而有时一个字越写越繁了,人有觉得麻烦了,就去简化了,于是在魏晋有俗文字学,即俗体字。也有的字越来越简单了,又不易看清本义了,所以又去替它加笔画了,所以繁化了。
所以,笔划写得越来越繁的字,绝对不少于写得越来越简的字。
简化运动
“近代汉字简化运动,源于太平天国,为了提升识字率,在太平天国玉玺及官方文件都书简体。经非正式统计,太平天国总共使用一百多个简体字,其中80%为大陆采用(当代中国的文字改革P.38)。太平天国最有名的字是将“国“的“或“改成“玉“,不过太平天国灭亡后,文字简化运动也停止。
清朝末年,中国面临列强瓜分的严重危机。在这国事动荡、人心思变的年代,许多知识份子忧国忧民,力主变法图强。维新运动时,一些爱国的知识份子考虑到若要救国图强就要普及教育、培养人才,就要克服复杂的汉字所造成的障碍。在此思潮下,汉字拼音化于焉展开。维新运动主要人物如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皆主张文字拼音化,但是维新运动只有百日,拼音化运动也胎死腹中。(当代中国的文字改革P.5~6)
五四运动的白话文运动为大家所知悉,事实上,文字简化运动应和白话文运动相提并论,因为两者都是新文化运动的一部份。在此期间,许多人提出提升国人知识水平的方法,要提升知识水准就先提升识字率,增加识字率就要将复杂的中国字简化。简化文字获得许多知识份子的赞成,主张使用白话文的知识份子绝大部份赞成文字简化。著名的国学家胡适也不反对。
1922年钱玄同在北洋政府国语统一筹备会提出《减省汉字笔化方案》说“文字是一种工具,自应以适用与否为首要标准,改用拼音是治本方法,简化汉字是治标方法,治标方法是最切要的方法“。当时还提出汉字拼音化,能说就能写,不过中国字同音字很多,拼音化根本行不通,遂作罢。
1935年春,上海文化界发起大规模汉字简化运动,当时称为“手头字运动“。意即一般人怎么写,书就怎么印,使得文字比较容易写、容易认,更能普及大众。同年八月,国民政府公告第一批简化字324个,简化的原则为:1、述而不作。2、择社会上比较通行之简体字最先采用。3、已简化的字就不再求简。但是,立刻遭到国民党元老戴季陶等的反对。结果,于1936年2月废止使用。及至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汉字简化运动在红区推广,该区的报章杂志使用了既有的或创造的简体字,这些字又称为“解放字“。(当代中国的文字改革P.41)
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字简化运动
大陆第一批简体字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1952年2月成立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收集民间及民国以来主张汉字简化学者们的建议,于1954年底提出“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并于1955年2月公布于《人民日报》上,7月,国务院成立“汉字简化方案审定委员会“,由董必武为主委,郭沫若及作家老舍都是该委员会成员。该会于1956年1月28日通过简化字515字及简化偏旁54个。(当代中国的文字改革P.75)
造字红卫兵
“在1964年国务院又公告了《简化字总表》,第一表是352个不作偏旁使用的简化字,第二表是132个可作简化偏旁的简化字,第三表是由第二表类推的1754字,共2236字,这就是通行大陆的简体字。“(当代中国的文字改革P.95)在1967-69年文革火热时期,各地方红卫兵都曾推出不同程度过分简化的字体,文革后也明令禁止使用。
二简方案
到了1977年,文化大革命刚结束,随即公布“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的草案。1986年由国务院废止“二简方案“。同年,由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改组成的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并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而且和文化部、教育部同时发表《关于简化字的联合通知》,一致表示:汉字的形体在一个时期内应当保持稳定,以利应用。至此,大陆汉字简化运动暂时告一段落。(当代中国的文字改革P.105)
2000年12月,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并定于2001年1月1日生效。国务院将以法律形式确定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的通用的语言文字地位,同时对方言、繁体字和异体字作为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并允许在一定领域和特定地区内长期存在,但不能在普通话播音和电影中夹杂滥用。电影、电视剧中扮演领袖人物的演员,在剧中一般也要说普通话,如因内容需要,使用某些方言不宜过多,使用方言的电影和电视剧的数量也要有所控制,但地方戏剧则不在此列。(中国时报2000年12月10日)
九大原则
叙述如下(括号内为繁体):
1. 保留原字轮廓:如龟(龟)、虑(虑)。
2. 保留原字部份特征省略其他:如声(声)、医(医)。
3. 改换笔划较简之偏旁:如拥(拥)、战(战)。
4. 形声字改用简单的声符:如惊(惊)、护(护)。
5. 相通字合并:如“里”和“裏”相通,以较简的“里”为合并字。“余”和“馀”相通,合并字为“余”。
6. 草书楷化:如专(专)、东(东)、车(车)、转(转)。
8. 用简单符号取代复杂偏旁:如鸡(鸡)、欢(欢)、难(难)之左偏旁改ㄡ。
9. 采用古字:如圣(圣),礼(礼),无(无),尘(尘)等字。
值得一提的是,五四运动领袖之一罗家伦来到台湾之后曾大力鼓吹文字简化运动,被党国大佬抨击为“为匪宣传“。胡适在美国看到大陆实行简体字,直说简得很好。
实施现况
简体字实施之后,许多人看不懂前人的书画、古籍、以及古迹上的题字,这将造成文化断层的现象,于是提倡“识繁应简“。也就是鼓励写简体字,但是要多认识繁体字。就好比实施白话文之后,仍然要阅读文言文。大陆很多招牌常看到繁体字,如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南方航空、“宏碁“电脑。大部份圣诞卡、贺年卡多为繁体字,匾额、书法繁简并存。
在北京,“中国海淀购书城“大招牌、北大的“艺专“大浮雕字,许多招牌为求美观,使用繁体字较多。不过,教科书、出版社、电视等则一律用简体字,但是古籍的出版社也有使用繁体。(台湾学生在北大P.108)
作为独特的一门艺术:中国书法,在中国大陆一直没有被简化字所约束。因为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且是一种举世独有的艺术形式,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艺术的功能不在于传递信息和记录历史,所以,没有必要用简化字的形式。事实上,草书艺术本来就是简化字。要把一个多重笔划的字,艺术的简化,再表现美的形态,这绝非易事,而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
国外状况
国际影响
马来西亚在1981年2月出版了《简化汉字总表》,收录了与大陆完全一致的2238个简化字。新加坡在1969年推出自己的《简体字表》,新马两地到1974年采用中国大陆的简化字颁布《简体字总表》正式使用简体字。
繁体字在简化字普及前曾经是汉字在海外华人圈中主流,唐人街上的商业招贴及中文媒体、汉语教学曾一律使用繁体字。环球时报引述,中国改革开放以前,美国的汉语教学一直延续着繁体字的传统。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大陆留美博士毕业,他们开始编写简化字的中文教材。美国2300多所高中开办中文“选修课程”,采用简化字的比率已有一半。
由于大陆居于国际交往强势地位,半个世纪以来尤其是近30年,外国人学习中文基本使用简化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