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白口蘑(口蘑科口蘑属真菌)
草原白口蘑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6-08
草原白口蘑
口蘑科口蘑属真菌
草原白口蘑(Tricholoma mongolicum S. Imai)别名白蘑、蒙古口蘑、口蘑、查干蘑菇、珍珠蘑等。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口蘑属(Tricholoma)真菌。主要分布于中国、蒙古国,俄罗斯等地区。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内蒙古以及河北张家口以北等地区的草原。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草原白口蘑
拉丁学名
Tricholoma mongolicum S. Imai
别名
白蘑、蒙古口蘑、口蘑、查干蘑菇、珍珠蘑等
界
真菌界(Fungi)
门
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
纲
蘑菇纲(Agaricomycetes)
目
蘑菇目(Agaricales)
科
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
属
口蘑属(Tricholoma)
种
草原白口蘑(Tricholoma mongolicum S. Imai)
分类
1937年,日本真菌学者今井三子将草原白口蘑命名为Tricholo mamongolicum,其中文名称“白蘑菇”从1993年开始有记载。草原白口蘑原属口蘑属,后来其分类地位出现争议,姚一建等提出其在分子水平上更接近于香蘑属(Lepista),应从狭义的口蘑属中排除。董冬等通过显微成像技术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支持将草原白口蘑新拟名为蒙古白丽磨(Leucocalocybe mongolicum),归入白丽磨属(Leucocalocybe),并证明香蘑属的孢子印略带粉色或近肉色,而草原白口蘑孢子印白色,所以草原白口蘑不能划归至香蘑属。
特征
鲜品
草原白口蘑子实体一般中等大。菌盖白色,宽5-17厘米,半球形至平展,光滑,初期边缘内卷。菌肉白色,厚。菌褶白色,稠密,弯生,不等长。菌柄粗壮,长3.5-7厘米,粗1.5-4.6厘米,内实,基部膨大。孢子印白色。孢子无色,光滑,椭圆形。
干品
草原白口蘑子实体干后质脆,易碎;菌盖成乳白色;菌褶白色至土黄色;菌柄长度与菌盖直径比例不超过1,表面光滑有网状纹理,质地疏松,易折断,断面纯白色呈粉性,有浓郁的蘑菇香气。
分布
分布范围
草原白口蘑主要分布于中国、蒙古国,俄罗斯等地区。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以及河北张家口以北等地区的草原。
栖息环境
草原白口蘑主要分布在蒙古高原东部草原,中国内蒙古锡林河流域的温带半干旱典型草原区是其主产地之一。该区草原的气候、植物、动物和土壤等方面在中国温带草原区具有较强的典型性,由东南向西北有规律地分布着黑钙土地带、暗栗钙土地带和淡栗钙土地带,植被以根茎禾草和丛生禾草为主。
习性
适应性
草原白口蘑适宜生长在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和湿润,年均气温零下4.4°C,无霜期85-105天,一月份均温零下23°C,七月份均温18°C。年均降水量在320毫米左右,降水多集中在6-8月,水热同期的地区。一天中温差较大,利于其子实体的形成。适宜生长于土壤pH中性或偏碱性,有机质丰富,通气状况良好的土壤中。
物候
草原白口蘑子实体集中产生在水热状况良好的8-9月份,雨后出菇更为集中。但遇特殊干旱年份则很难发现草原白口蘑子实体,甚至导致绝收。
生活史
草原白口蘑子实体成熟后弹射出孢子,孢子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萌发出芽管,芽管不断地生长成丝状或管状的菌丝体,其可以延伸和分枝为有隔膜、单核的初生菌丝体。可亲和的初生菌丝发生质配形成双核的次生菌丝,次生菌丝通过锁状联合的方式进行生长。在环境适宜的情况下,次生菌丝组织化凝集形成原基,进一步发育为子实体。子实体的担子中发生核配现象,进入双倍体时期,进一步形成担孢子,开始进入新一轮的生活史。
生态
对羊草的生长促进
草原白口蘑形成的蘑菇圈对其圈上植物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其中对禾本科植物羊草(Leymus chinensis )的生长刺激作用最为显著,生长在草原白口蘑蘑菇圈上的羊草的N、P含量以及叶绿素含量均明显增加。
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草原白口蘑可以改善土壤生态环境,促进有机物的分解,加速土壤中营养成分的矿化,降低土壤pH值,使圈内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等含量下降,使绿草环、枯草环中速效氮、速效磷、全氮、全磷的含量增加,含水量减少,从而影响地上生物量。
对土壤生物化学活性的影响
草原白口蘑对土壤生物化学活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蘑菇圈绿草环、枯草环之间各种酶类活性的变化。草原白口蘑菌丝体的生长对枯草环中的转化酶、磷酸酶和脲酶的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使其含量较低于绿草环。
保护
种群现状
草原白口蘑是稀有的名贵食、药用菌,但此种蘑菇目前还未驯化栽培成功。据统计,截止到2014年,野生草原白口蘑每年的采摘量不到3吨。
保护级别
草原白口蘑于2021年被中国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二批)》,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致危因素
近些年,由于草原荒漠化、盐碱化、过度放牧造成的草场退化等原因,草原白口蘑的生境遭到破坏;再加上修路、煤矿的开采、牧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生活垃圾增加以及原住民、商贩掠夺性的采集等人为干扰的影响,导致草原白口蘑野外生存状况日渐濒危。
保护措施
就地保育
中国呼伦贝尔市和蒙古国是草原白口蘑资源保育的核心区域,可以优先设置为草原白口蘑保护区。此外,中国锡林浩特市的辉腾锡勒天然植物园,已作为天然植物园进行了相应的围栏性旅游开发,可以考虑以当地草原白口蘑种群所在地为中心,结合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白音锡勒草原建设保护区。
异地保护
草原白口蘑的异地保护主要是其核心种质资源库的建设以及野外促繁技术的探索,同时可以对草原白口蘑产品进行深度开发利用,建立资源集约型利用策略等。
加强立法
可以通过加强地方法规的立法建设,同时结合原住民进行宣传教育对草原白口蘑进行保护。控制牧业规模、放牧容量;减少车辆、人员对草原的碾压;对工矿企业、公路设施对草原的侵占性建设进行审批准入制度;对草原白口蘑交易环节进行监测,尤其是出菇季节,对采集、贩卖活动进行规范化管理。
科学检测
动态监测草原水土保持,减少盐碱化、荒漠化对草原白口蘑的影响。对草原白口蘑蘑菇圈进行普查造册,科学监测管理,设置重点监视样地。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提升管理水平。
用途
食用营养
医学药用
草原白口蘑是中药口蘑的基原植物之一。味甘、辛,性平。归肺、脾、胃经。具有健脾补虚,宣肺止咳,透疹的功效。主治头晕乏力,神倦纳呆,消化不良,咳嗽气喘,麻疹欲出不出,烦躁不安。
相关研究
驯化栽培研究
截止2017年,草原白口蘑驯化栽培技术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张功等以草原白口蘑和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为出发菌株,用原生质体融合育种技术获得一株遗传稳定性好、具有双亲性状的融合菌株,为后期融合育种技术研究应用提供了依据。
菌丝研究
研究表明,草原白口蘑菌丝的生长能够对某些微生物类群如真菌起一定的抑制作用,也可以刺激好气性细菌的生长繁殖。此外,有研究发现,草原白口蘑菌丝在生长过程中会分泌出一些促进植物生长的激素类物质,且对植物的促生长部位有一定的选择性。
物种对比
草原白口蘑是中国宝贵的食药用菌资源,但由于其资源锐减,且尚不能实现人工驯化栽培,所以草原白口蘑的产量和质量每况愈下,难以满足商品化、市场化的要求,导致草原白口蘑价格上涨,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草原白口蘑伪品,应注意鉴别草原白口蘑及其混淆品。
菌种 | 干品鉴别要点 |
草原白口蘑 | 菌柄粗短、肥大、白色、光滑;菌柄长度与菌盖直径比例不超过1;菌褶白色;菌盖白色、光滑;有浓郁的鲜味 |
水粉伞菌(Clitocybe nebularis) | 菌柄较长,基部膨大、褐黄色、条状纹理;菌柄长度与菌盖直径比例超过1.5 |
野蘑菇(Agaricus arvensis) | 菌柄长度与菌盖直径比例超过1.5;菌褶初白色,成熟后呈粉红色、深咖啡色;菌盖白色粗糙、微有龟裂;菌盖边缘与菌柄衔接处具絮状环膜,白色或乳黄色,脆而易碎 |
杨树口蘑(Tricholoma populinum) | 菌褶污白色带浅红褐色;菌盖红褐色、被棕褐色细小鳞片;有股略发咸的香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