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巳年(中国传统干支纪年中的第六年)

己巳年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28
己巳年
中国传统干支纪年中的第六年

概况
天干与地支
己巳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6个。前一位是戊辰,后一位是庚午。论阴阳五行,天干之己属阴之土,地支之巳属阴之火,是火生土相生。
天干有十个,就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人把它们按照甲子、乙丑、丙寅......(也就是天干转六圈而地支转五圈,正好一个循环)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从甲子到癸亥共六十对,叫做一甲子。
历史发展
中国有关的使用干支历史不晚于殷商时期,是世界史上唯一一个依然得以延续利用的纪年法。大概相对应的公历年份如1869、1929、1989年就是己巳年。
干支纪年起算自二十四节气之立春,只因干支纪年是干支历的纪年方法。历代官方历书(即黄历)皆如此。农历只是借用干支来纪年,其一年的范围在正月初一至除夕内,此点并无争议。而农历和干支历是两种不同的历法,两者在年份起点、月份划分规则、每年天数等皆不同。由于民国后使用了公历,不少民众包括极个别所谓专家在历法知识上的欠缺,所以两者常被混淆。又因生肖与地支存在对应关系,所以生肖也从立春起算。
干支历是以60组各不相同的天干地支标记年、月、日、时的一种历法,是中国所特有的阳历。它以立春为一年之始,用二十四节气划分出十二个月,每个月含有两个节气,没有闰月。干支历与地球环绕太阳的周期运动有关,它能反映出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自古以来,干支历一直为官方和民间所普通认识,应用于天文、风水、命理、选择术和中医等学科上,并为历朝官方历书(即黄历)所记载。以清朝官修史书《清实录》为例,书中的干支纪年均以立春为分割点:如中华书局影印《清实录》之第十七册,乾隆实录之第九册,第573页,乾隆二十七年十二月廿二日(庚戌)立春,《实录》的记载是:“庚戌。是日癸未年立春。”另见清代《红楼梦》第九十五回:“是年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春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寅月”,这里更是明确地指出干支历在纪年纪月时的转换点。

蛇
第1千年 第2千年 第3千年
9年 1029年 2049年
69年 1089年 2109年
129年 1149年 2169年
189年 1209年 2229年
249年 1269年 2289年
309年 1329年 2349年
369年 1389年 2409年
429年 1449年 2469年
489年 1509年 2529年
549年 1569年 2589年
609年 1629年 2649年
669年 1689年 2709年
729年 1749年 2769年
789年 1809年 2829年
849年 1869年 2889年
909年 1929年 2949年
969年 1989年
发行邮票
“己巳年”是我国发行的十二生肖系列邮票中的第十套,1989年1月5日发行,编号T133,全套1枚。
邮票的设计者是中央美术学院吕胜中。当年,他创作的这件作品在评审会上,被评委们很快地就从28幅图稿中选中,认为具有整体感强,民间色彩浓,造型单纯,与我国古老文化相一致,寓有团圆之意,富于美感等特色。吕胜中认为在我国图腾中蛇被当作始祖神,与华夏民族的始祖文化分不开,然而今天的人们对蛇具有恶感,因此他希望通过邮票中的这条蛇,让大家更深地了解中国文化,了解蛇的文化背景,并由此恢复蛇在人们心目中的美好形象。

“己巳年”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