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山遗址(位于浙江余姚市三七市镇的遗址)
田螺山遗址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27
田螺山遗址
位于浙江余姚市三七市镇的遗址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田螺山遗址位于浙江省余姚市三七市镇相岙村的田螺山周围,其现存海拔最高度约5米,是浙江省新近发现和发掘的又一处重要的河姆渡文化遗址。遗址总面积约30000平方米,文化堆积厚度超过3米,分为6个文化层,距今年代约为5500--7000年。出土文物中包括无数的植物遗存和动物遗骸及纺织工具等。
基本信息
中文名 | 田螺山遗址 |
占地面积 | 30000平方米 |
地理位置 |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三七市镇相岙村 |
发现时间 | 2001年 |
类别 | 博物馆 |
展开
景区简介
田螺山遗址
“我们这里完全有资格申报世界遗产。”昨天下午,在听完考古专家孙国平的介绍后,余姚市委书记苏利冕信心百倍地说。
30多年前,考古专家在姚江边上发掘出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遗址,第一次宣告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30多年后,考古专家在姚江边又发掘出田螺山遗址,宣告至少与河姆渡遗址同时期,有可能更早。(后经考察,距今约有6500多年的历史)
昨天,当人们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一睹这一重大发现时,记者悄悄地来到距田螺山遗址约7公里的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探访这个已有11年馆龄的史前博物馆现状。
河姆渡游客
“到博物馆来参观的人越来越少了。”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副馆长熊巨龙说。对此,熊巨龙举了一组数字:2000年参观游客近9万人,2001年8.5万人,2002年近8万人,去年只有6万人。他估计,今年的游客不会超过6万人。“但博物馆的日常开支不会变,每年固定支出150万元左右。现在的门票价25元/人,收支勉强还能平衡。如果要大修,还不知要花多少钱。按理说,博物馆应该是公益的,但我们目前还不能向人们免费开放。”
世界遗产
田螺山遗址
“3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的认识不同了。我们要吸取河姆渡遗址保护开发过程中不足的教训,进一步规范、完善、提高、充实河姆渡田螺山遗址的内容。遗址不单具有学术价值,更具文化价值、经济价值,我们要将这里建成一个集考古、文化、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苏利冕说,田螺山的地理位置太好,就在61省道边上,距古慈城只有5公里,很适合开发旅游项目。
田螺山潜力很大
孙国平说,从客观上看,田螺山遗址“申遗”的潜力很大。因为这里的遗存很丰富,尽管它在内涵上与河姆渡遗址差不多,但它的布局更完整。据他们探测,在田螺山周围的公路两侧,有很相似的环境条件,可以说明这地下有丰富的遗存。“接下来的发现会更精彩!”孙国平说,“但是,申遗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从主观上来说,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遗址保护与展示
在河姆渡遗址,人们看到的发掘现场实际是经过复原的,遗址已抬高了2米,与地面持平。所以,来参观的人们很难感受到原汁原味的遗址,刚发掘出来的田螺山遗址的保护展示将会怎样?昨天,记者就此事采访了孙国平。
“野外遗址的保护与展示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国外都没有成功的经验。因为遗址发掘要往地下3-5米,由于地势的原因,坑里要渗水,渗出来的地下水没法处理。至于发掘出来的文物要更好地展示,就必须要有资金的保证。在日本,挖出来的文物远不及我们的多,但他们通过高科技手段展示,使人们看起来一点也不枯燥,感觉很好。”孙国平认为,田螺山遗址要更好地保护和展示,国家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河姆渡起源
田螺山遗址的历史至少与河姆渡同时期,距今约7000年。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考古专家正式向外界宣布。新闻发布会上,考古专家还详细地介绍了这次田螺山考古的几个重大发现。
重大发现一:木炭可能揭开河姆渡起源之谜
田螺山遗址
重大发现二:布局讲究的古建筑和古埠头
在考古发掘坑中,记者看到最多的是一排排整齐排列的木桩,专家称,这些木桩是当时干栏式建筑的重要构件,距今6000多年,保存如此完好的中国南方干栏式建筑,以及建筑旁同样保存完好的古埠头让专家们很是兴奋,因为这对研究新石器时代南方地区木构建筑的时代特征和文化传统具有重要价值。
据专家判断,建筑的偏西北方向应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埠头。古埠头的发现意义同样重大,“如果确定这是古埠头,此次发掘就达到了发掘前设想的研究河姆渡文化聚落形态的目的。”
专家告诉记者,发掘区内东西两部分早晚堆积的落差明显,通过底层关系的直接判断和出土文物的参照对比,专家们发现,早晚期遗存面貌差异较大有地理环境方面的原因,即在距今6000年前后,确实发生了长期的水灾或海平面的快速上涨。“根据现在的研究发现,人类能正常生活的地方应该高于海平面两米,也就是说,当时的海平面曾快速上升过。”
想象:7000年前古人的吃穿打扮
昨天上午,记者有幸一睹田螺山考古工作者3个多月发掘的所有文物,这些文物囊括了当时田螺山人吃穿住行以及娱乐的所有器物。从中,我们不难想象7000年前古人的日常生活。
出土文物中包括无数的植物遗存和动物遗骸,植物遗存有橡子、芡实、菱角、酸枣、薏米、稻米、葫芦、蕨菜等,动物遗骸有狗头骨、牛头骨、鲸鱼肋骨、梅花鹿、四不象鹿、水鹿、龟鳖甲、金枪鱼脊椎骨、犀骨等。可见,当时的田螺山人吃得已经比较丰富了。
此次尽管没有穿戴方面的遗存出土,但却发掘出大量的纺织工具,有长约8厘米、制作非常精美的骨针,打磨精致的圆形纺轮等,从这些纺织工具中,可以想象当时田螺山人是怎样去缝制衣物的。
河姆渡文化
刘军是浙江考古研究所原所长,曾参与河姆渡遗址发掘考古工作,并任考古领队;今年5月份,刘军在田螺山遗址发掘现场呆了一个星期。他亲历了河姆渡遗址的挖掘过程,又目睹了田螺山遗址的挖掘现场。昨日,记者就田螺山遗址与河姆渡遗址的价值比较等问题采访了刘军。
田螺山遗址
刘军:我们当时发掘河姆渡遗址到第三、第四层时,就发现了古器、石器和生活用具等,田螺山遗址目前已经挖到第八层,但还没发现河姆渡遗址第一层的文化堆积,那些堆积具有崧泽文化特征。因此,我认为田螺山遗址现在还归属于河姆渡文化。
但田螺山遗址也有补充河姆渡文化的地方,如果其第五层下的早期木构建筑能够搞清楚,对研究新石器时代南方地区木构建筑的时代特征和文化传统具有重要价值,也超越了河姆渡遗址的价值。
记者:这次田螺山遗址的挖掘面积为300平方米,据考古队预计整个挖掘将在6月底前后结束。您认为考古队结束这次挖掘工作之后,接下来重点应该在哪?
刘军:我认为300平方米的挖掘面积不能解决什么问题,田螺山遗址应分期分批地进行挖掘,整个挖掘时间要看挖掘过程如何。
田螺山遗址中有大量木构建筑,这些木构建筑在南方特别容易腐烂,因此如果要长期保护田螺山遗址,必须要用科学方法,而且需要大量的经费。这就要向国家文物局提出保护申请,国家通过对这一价值的分析来决定需不需要采取保护措施。第一次挖掘完成之后,考古队会根据观察、照相、绘图等,把资料保存下来,进行室内研究,通过大量研究来尽量恢复遗址的本来面目。
访孙国平
各路记者围抢孙国平
昨天的田螺山遗址现场可谓人山人海,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村民个个露出好奇的神色:“这里的文物听说比河姆渡的还多呢。”
尽管早就说好新闻发布会在上午9时举行,但很多媒体还是早早就来了。孙国平早就等在现场。来得早的就赶紧提问,孙国平还发给大家一些照片和资料。后来,围的人越来越多,二三十名记者“抢”着孙国平:“孙老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遗迹?”“孙老师,那根大木头是干什么的?”……扛摄像机的几个来迟了,有点急,怕采访不到孙国平,赶紧挤进来好说歹说要“抢”孙国平。现场本就路窄,记者加上村民,这么多人一下子就围得水泄不通。
村民涌入小房屋
在距遗址现场数百米的民房里,堆着好几大屋子的文物。当现场记者的问题应付得差不多时,孙国平手一指,“看宝贝去,那里有600件文物呢”。于是,浩浩荡荡的队伍就涌向小屋。到了门口,孙国平一看不对,屋子太小,这么多人进去可不就乱套了吗?可是来不及了,门口好几个工作人员拼命拦,人群还是一拥而入,挡也挡不住。最后,幸亏附近的派出所民警和当地政府出面,才渐渐稳住场面。
考古发现
田螺山遗址
2001年底发现的田螺山遗址位于余姚三七市镇相岙村,西南距河姆渡遗址约7公里。遗址总面积3万多平方米,在已经发掘的800多平方米的遗址区内,
田螺山遗址
1、象田螺山遗址为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属于河姆渡文化类型,遗址总面积近30000平方米。该遗址位于余姚市三七市镇相岙村,甬余公路北侧,其西距余姚市区和东距宁波市区都为20多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2001年初,当地一家热处理厂在打井过程中偶然发现了该遗址。2004年2月至6月,在浙江省文物考古所主持下,由浙江省、宁波市和余姚市的专业人员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首次考古发掘,取得了丰硕的考古成果。首先,该遗址的发掘进一步探明了河姆渡文化早期遗址在姚江流域分布的基本规律,有助于推进河姆渡文化的聚落研究。第二,遗址中出土了多层次的以一系列以柱坑为主要形式的干栏式建筑遗迹,真切地反映出以挖坑、垫板、立柱为特征的建筑基础营建技术的阶段性特征和发展水平,并出现了多种垫板的建筑基础营建方式,对研究
田螺山遗址
2、田螺山遗址周边环境优美,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河姆渡文化中地面环境条件最好、地下遗存比较完整的一处古村落遗址,是继河姆渡、鲻山遗址以后,河姆渡文化的又一重要发现。鉴于其重要的考古文化价值,省考古所将继续考古发掘工作。余姚市人民政府已制订了田螺山遗址的保护开发方案,计划在近年建成遗址现场展示馆,努力打造文化旅游精品。
发掘模式典范
田螺山遗址考古工作已持续近10年,计划于2013年上半年结束。田螺山遗址的精细发掘模式已经成为我国考古界的典范。
由浙江省文物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田螺山遗址考古队以及浙江省博物馆文物保护实验室组成的专家组对田螺山遗址现场进行了考察,察看了现场木构件保存现状,讨论下一步木构遗迹的现场保护问题。
据悉,田螺山遗址考古工作计划于2013年上半年结束,如何做好现场保护成为将来的工作重点。田螺山遗址的有机质遗迹非常丰富,尤其是木构干栏式建筑遍布整个现场,为了展示需要,保留的桩木底部埋于泥土、上部露头于空中,处半干半湿的状态,保护技术难度极大,至今未有国内外任何经验可以借鉴,是一个全新课题。
相关合集
宁波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共27个词条1141阅读
保国寺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天一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姆渡遗址
第二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