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中国市制土地面积单位)

亩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27
亩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2个义项
中国市制土地面积单位

基本信息
中文名 | 亩 |
拼音 | mǔ |
结构 | 上下结构 |
总笔画 | 7 |
繁体 | 畝 |
展开
基本释义
● 亩 mǔ ㄇㄨˇ
1. 中国市制土地面积单位,一亩等于六十平方丈。十五亩等于一公亩。
2. 田中高处,垄:「居于畎~之中」。
古制换算
换算表二
如果抛开尺长,直接以步幅来计算亩广,结果如下表所示:
步幅 | 百步为亩 | 二百四十步为亩 | 注释 |
一步1.4米 | 196平方米 | 470.4平方米 | 秦汉六尺一步 |
一步1.45米 | 210.25平方米 | 504.6平方米 | 先秦六尺四寸一步 |
一步1.5米 | 225平方米 | 540平方米 | 隋唐五尺一步 |
一步1.4433756729741……米 | 略…… | 500平方米 | 一公顷等于二十亩 |
一亩见方
面积一亩,呈方形。
与之类似,百步为亩,本义为宽一步长百步的面积。相较于方圆一里,一亩见方的含义会发生变化吗?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认定,亩制是农耕封建帝制时代的基础制度,从秦汉至明清两千余年几乎未有变化,故而一亩见方的本义不可能变成长百步宽百步。因此一亩见方的含义必然是,也只能是:面积一亩,呈方形。
其他说法:
首先应该肯定:“一亩见方”是一个无法精确计量的估数。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不妨从“亩”说起。依照现行工具书的说法,“亩”是中国市制的土地面积单位,一亩等于60平方丈。十五亩等于一公倾。如果要换算为公制的话,一亩约等于667平方米。但要强调的是,这一说法是现在的定制。中国历史上所说的“亩”其实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吴承洛先生在《中国度量衡史》一书中明确地指出:“惟中国历代对于地亩之数,本无精密统计,又未经清丈,亦无法确定计亩之单位。”“地积之量以长度之二次方幂计之,地积本身则无为标准之基本量;故言地亩之大小,可以尺度之数计之。”由此可见,自古以来,作为地积单位的“亩”,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量,地亩的大小通常是以尺度来计算的。按照周朝的规定,6尺为步(有的说6尺4寸、也有8尺之说),百步为亩。到了秦代,则以6尺为步,240步为一亩。
汉代沿袭秦代的制度,而唐朝则以宽一步,长240步为一亩。
整个清朝以5方尺为步,以240步为一亩。至于一步究竟是多长,又是一个变化的量。周代的一尺大约为19.9公分,秦尺约合23.192公分(商鞅方升);汉尺约23公分左右(《三国演义》上说:关云长身高九尺。如果按照现在33公分左右为一尺的话,关云长就有3米高了,太不实际。可以推定,《三国演义》上所说的尺,应是指当时的汉尺:每尺23公分左右。照此计算,关云长的身高为207公分,照现在看来,此身高也大有人在,不足为奇。以上插叙了一段,无非是想说明,尺的长短是与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的);清代的一尺约合32公分左右。
再来说“见方”。所谓“见方”,现行工具书认为:它用在表示长度的数量词后,表示以该长度为边的正方形。也正是因为如此,教材上“一亩见方”的说法是不正确的。结合上文我们可知:“亩”作为地积单位是“可以尺度之数计之”的。因此这里所说的“一亩”实际上是被视为表示长度的数量词使用的。
综合以上所说,课文中的“一亩见方”,是模糊地指周长约为240步的一块正方形的地方,大约为现在的193.8平方米左右(即0.2907亩)。
换算方式
缩写
单位换算
1亩=10分;
1亩=60平方丈=6000平方尺;
1米=3尺;1平方米=9平方尺;倒过来 1平方尺=1/9 平方米;
所以 1亩=6000/9 平方米;
1分=600/9 平方米=66.67平方米
平方米换为亩,计算口诀为“加半左移三”。1平方米=0.0015亩,如128平方米等于多少亩?计算方法是先用128加128的一半:128+64=192,再把小数点左移3位,即得出128平方米的亩数为0.192。
亩换平方米,计算口诀为“除以三加倍右移三”。如要计算24.6亩等于多少平方米,24.6÷3=8.2,8.2加倍后为16.4,然后再将小数点右移3位,即得出平方米数为16400。
参考资料
[1]
亩的解释|亩的意思|汉典“亩”字的基本解释 · 汉典[引用日期2020-08-23]
[2]
亩详细解释_汉字「亩」读什么_亩 的详细解释 - 国学大师 · 国学大师[引用日期2020-09-03]
[3]
亩 · 阿凡题[引用日期2020-09-03]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8-09 . 639 .
相关视频
全部
4.6万次播放01:18
在土地面积的计量单位中,1平方公里到底能等于多少亩呢?
1.4万次播放01:42
在传统的计量体系中,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