蚜虫(地球上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
蚜虫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23
蚜虫
地球上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
蚜虫(英文名:Aphid),是球蚜总科(Adelgoidea)和蚜总科(Aphidoidea)昆虫的统称,又称腻虫、密虫,隶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半翅目,包括球蚜科、根瘤蚜科、纩蚜科、平翅绵蚜科、扁蚜科、瘿绵蚜科、群蚜科、毛管蚜科、斑蚜科、毛蚜科、大蚜科、短痣蚜科和蚜科。蚜虫体长0.5~7.5mm,大多在1.0~4.0mm,椭圆形、较柔软,分为有翅蚜和无翅蚜。体色一般为绿色、黄绿色或黄色,触角3~6节,足3对。腹部由9节组成,且大多拥有腹管。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蚜虫
英文名
Aphid
拉丁学名
Aphidoidea
别名
腻虫、密虫
分布区域
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
命名者
Linnaeus
命名年份
1758年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Animalia
门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亚门
六足亚门(Hexapoda)
纲
昆虫纲(insecta)
亚纲
有翅亚纲(Pterygota)
目
半翅目(Hemiptera)
亚目
胸喙亚目(Sternorrhyncha)
科
蚜总科(Aphidoidea)与
球蚜总科(Aphidoidea)
主要特征
体长
0.5~7.5mm,大多在1.0~4.0mm之间
食性
植食性
蚜虫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多见于北半球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南半球和热带地区分布较少。一般栖息在温度范围15~25摄氏度之间,相对湿度在75%以下的各种植被环境。常见于各类针叶树、阔叶树、草本植物以及少数的蕨类植物等。
蚜虫通常在植物的嫩叶、嫩芽等部位通过刺吸式口器吸取植物的汁液为食。受害的植株通常会出现叶斑、发黄、发育不良、卷叶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植株枯萎或死亡,从而导致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降低。可通过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枯枝落叶,或引入食蚜蝇、草蛉、瓢虫、蚜茧蜂等天敌等方式减少蚜虫数量,也可选用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等化学药剂来杀灭蚜虫,以达到防治蚜虫的目的。
分类与物种演化
分类
蚜虫类昆虫包括球蚜总科(Adelgoidea) 和蚜总科(Aphidoidea),隶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六足亚门(Hexapoda)昆虫纲(insecta)有翅亚纲(Pterygota)半翅目(Hemiptera)胸喙亚目(Sternorrhyncha)。1758年,Linnaeus首次在《自然系统》中建立了蚜属Aphis,目前全世界已知蚜虫类昆虫500多属近5000余种。
对于蚜虫的高等阶元的分类系统,不同学者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张广学和钟铁森的2总科13科分类系统(1983)。其中,2总科分别为球蚜总科(Adelgoidea)和蚜总科(Aphidoidea)。球蚜总科下包括球蚜科(Adelgoidea)和根瘤蚜科(Phylloxeridae),蚜总科下包括纩蚜科(Mindaridae)、平翅绵蚜科(Phyloeomyzidae)、扁蚜科(Hormaphididae)、瘿绵蚜科(Pemphigidae)、群蚜科(Thelaxidae)、毛管蚜科(Greenideidae)、斑蚜科(Drepanosiphidae)、毛蚜科(Chaitophoridae)、大蚜科(Lachnidae)、短痣蚜科(Anoeciidae)和蚜科(Aphididae)。根据该分类系统,认为扁蚜科与瘿绵蚜科、短痣蚜科与大蚜科、毛蚜科与蚜科分别为姊妹群,毛管蚜科、斑蚜科、短痣蚜科、大蚜科、毛蚜科、蚜科间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并共同组成蚜虫类中一个较进化的单系群,球蚜科、根瘤蚜科为最原始的类群。
另一类是由Remaudière(1997)等人提出的3科25亚科系统。其中,3科分别为根瘤蚜科(Phylloxeridae)、球蚜科(Adelgidae)和蚜科(Aphididae),以及25亚科,分别为瘿绵蚜亚科(Pemphiginae)、纩蚜亚科(Mindarinae)、扁蚜亚科(Hormaphidinae)、塔叶蚜亚科(Tamaliinae)、新叶蚜亚科(Neophyllaphidinae)、平翅棉蚜亚科(Phloeomyzinae)、蜥蜴斑蚜亚科(Lizeriinae)、毛管蚜亚科(Greenideinae)、短痣蚜亚科(Anoeciinae)、群蚜亚科(Thelaxinae)、根瘤蚜亚科(Phylloxerinae)、跳蚜亚科(Saltusaphidinae)、粗腿蚜亚科(Macropodaphidinae)、镰管蚜亚科(Drepanosiphidinae)、以色列蚜亚科(Israelaphidinae)、毛蚜亚科(Chaitophorinae)、大蚜亚科(Lachininae)、粉毛蚜亚科(Pterocommatinae)、拟毛蚜亚科(Parachaitophorinae)、蚜亚科(Aphidinae)、翅斑蚜亚科(Pterasthemiinae)、内乌肯蚜亚科(Neuquenaphidinae)、台斑蚜亚科(Taiwanaphidinae)、角斑蚜亚科(Myzocallidinae)以及叶蚜亚科(Phyllaphidinae)。
演化历史
目前出土的蚜虫化石最早可追溯至三叠纪,但一般认为蚜虫起源于二叠纪,该学说由Mordvilko(1928,1934)提出。他认为蚜虫的祖型是二叠纪时期具有两性、卵生、有翅特征的古革蝉科(Archescytinidae)。约在中生代,蚜虫出现了孤雌卵生、孤雌胎生、无翅型等多型现象。大多数化石蚜虫类群在白垩纪-第三纪界线期间灭绝。现代蚜虫出现于白垩纪早期,最初在北半球的木本植物上进化,并且发散于中新世。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蚜虫为世界广布类群,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南半球和热带地区分布较少。中国各省份皆有发生,危害程度根据地形以及气候条件不同而有所差异,多发于东北地区的辽宁,华北地区的河北、北京,西北地区的甘肃、新疆,西南地区的云南,华东地区的台湾等省区。按类群的分布来看,根瘤蚜科、蚜科、毛蚜科、大蚜科、群蚜科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及北美等地。短痣蚜科除了分布在欧亚大陆、北美之外,通常还分布在澳洲大陆。扁蚜科、毛管蚜科则大多分布于东南亚。
栖息环境
蚜虫适应于温度不太高而湿度稍高的环境,根据蚜虫种类不同,所需要的温度及湿度范围也存在着差异。一般来说,蚜虫适用于温度范围在15-25摄氏度之间,相对湿度在75%以下的环境。常栖息在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部位,冬季时通常以卵的形态在枝梢、芽腋和树皮裂缝等处越冬。根据不同的种类,栖息的环境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球蚜科通常寄生于针叶林;根瘤蚜科、瘿绵蚜科、平翅绵蚜科、群蚜科、毛管蚜科寄生在阔叶树上;扁蚜科寄生于单子叶植物及阔叶树;纩蚜科寄生在针叶树上;短痣蚜科寄生在阔叶树及禾本科植物上;大蚜科寄生于阔叶树、次生性针叶林及草本植物;斑蚜科寄生于单子叶植物、阔叶树和草本植物;毛蚜科寄生在阔叶树、单子叶草本植物上;蚜科寄生在阔叶树、草本植物和少数蕨类上。
形态特征
蚜虫分为有翅蚜和无翅蚜两种,体长一般为0.5~7.5mm,大多在1.0~4.0mm之间,多数呈椭圆形,也有部分种类呈纺锤形或扁椭圆形,体色多为绿色、黄绿色或黄色,也有黄白色、褐色及黑色,其颜色根据种类、寄主、龄期等不同而有所差别。某些种类的蚜虫体表还覆盖有蜡粉或蜡丝。蚜虫具有由多个小眼面构成的复眼,其外侧大多具有眼瘤。触角由3~6节组成,上面分布有感觉圈,且基部有向内或向外突起的额瘤,头顶中央为中额。喙通常为4节,圆筒形,有槽,内含上颚和下颚各一对。胸部分为前、中、后三个部分。无翅蚜胸部背板通常不完整,有中缝,并且胸节腹板向内突起形成中胸腹叉(岔)。有翅蚜的中胸背板十分发达,拥有四片胸叶,一般两侧叶大,前叶小,后叶小于前叶且呈三角形。除此之外,有翅蚜还具有2对翅,前翅大,后翅小,位于中、后胸,一般透明或带有斑纹。翅上的翅脉通常为鉴别蚜虫种类的重要依据。足通常由基节、转节、股节、胫节及跗节组成。每个胸节各一对,共三对,形状及长度因蚜虫种类而异。跗节端部有2个爪,某些种类一爪退化或消失,而在兵蚜中则出现了特化的爪。腹部通常由9节组成,一般可见8节。通常长有7对气门,一般为圆形,位于各节骨化的气门片上。大多数种类的蚜虫具有腹管,形状通常为圆筒形、棒形、截筒形、截锥形、环形等。腹部末端的可见一突起,为蚜虫的尾片。尾片由第9腹节特化而成,表面有短刺组成的瓦纹。尾片之下为肛门,其下方为尾板,形状多为半球形,也有一些类群末端平直、凹入、深凹或分为两叶。尾板的腹面之前长有产卵器或产卵器退化的生殖突。雌性蚜虫外生殖器不显露,而雄性外生殖器明显,位于第9节腹板中央,两侧是抱器。抱器和阳茎骨化程度高,肉眼可见。
习性
觅食习性
蚜虫是一类刺吸式昆虫,它的口器由2对口针和喙组成。不进食时,它的口针会隐藏在喙的凹槽中。大多数蚜虫会用它们的口针穿刺到植物的韧皮部或木质部取食,而少数蚜虫则会在柔膜组织或表皮组织取食。蚜虫取食是一个多次刺探的过程,每次刺探只持续5~10秒,但一旦找到合适的取食位置,蚜虫可以连续取食几个小时甚至几天。在穿刺过程中,蚜虫会分泌胶状唾液形成口针鞘,并释放含有多种水解酶的水溶性唾液到寄主植物中。这些唾液不仅能帮助蚜虫进行初步消化,还能抑制植物的防御反应,从而确保蚜虫能够稳定地进食。
蚜虫的食性非常广泛,包括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4大门,涉及267科2120属。取食部位根据蚜虫的种类不同存在着多样性。如平翅绵蚜科主要取食植物的嫩枝、茎、根部;短痣蚜科主要取食植物的叶片、嫩梢、茎;球蚜科、群蚜科、毛管蚜科主要取食植物的叶片、嫩梢、嫩枝、茎;纩蚜科主要取食植物的叶片、嫩梢、茎、花;大蚜科主要取食植物的叶片、嫩梢、嫩枝、茎、根;斑蚜科主要取食植物的叶片、嫩梢、嫩枝、茎、果实;根瘤蚜科主要取食植物的叶片、嫩梢、嫩枝、茎、根部、花;蚜科、瘿绵蚜科和毛蚜科主要取食植物的叶片、嫩梢、嫩枝、茎、根部、花、果实等。
防御行为
当遇到天敌侵扰时,蚜虫会从腹管中分泌出粘性物质。这种粘性物质不仅可以粘住天敌,同时还含有能够使周围蚜虫逃逸的报警信息素,其主要成分为(E)-β-farnesene、germacrene A等。某些蚜虫也可以通过喷射信息素来干扰并标记捕食者。被标记的捕食者会携带气味信号。当接收到报警信息素时,蚜虫会停止进食,远离信号源,并且经常从寄主植物掉落下来。这种报警行为显著提高了种群的存活率,确保了种族的延续。
社会行为
蚜虫是一种群居性昆虫,为了适应高密度的生存环境,一些种类进化出了社会行为。例如,在瘿绵蚜科和扁蚜科中出现了高度分化的兵蚜。这些兵蚜通常是1龄或2龄若虫,它们具有攻击和防御能力,但大多不能进一步蜕皮或繁殖。它们的主要任务是清理虫瘿和保护种群。当捕食者入侵时,兵蚜通常会以自我牺牲的方式攻击入侵者。某些蚜虫种类还具有迁飞行为。当寄主植物营养不良或环境拥挤时,母蚜会刺激胎内或新生若蚜发育成有翅蚜。若蚜感受到拥挤后也会发育成有翅蚜。当这些有翅蚜发育到一定程度之后,它们就会飞到附近的寄主植物上与其他的蚜虫群体争夺资源,从而能够降低本群体的环境压力,改善整个种群的生存环境。此外,蚜虫也可以通过虫瘿间利他扩散等方式来平衡种群密度。
清洁行为
由于虫瘿内的生活空间有限,蚜虫需要及时清除产生的蜜露和皮蜕,以改善种群的生存环境。负责清洁工作的蚜虫包括2龄兵蚜、1龄若蚜和各龄期若虫。其中,2龄兵蚜和1龄若蚜主要以个体活动为主,它们会随时清除分泌的小蜜滴。而若虫则以集体行动为主,它们会将蜜滴堆积成一个大团,然后通过推动或蠕动的方式将大蜜团挤出虫瘿。有研究认为,这些蜜团能够阻挡入侵者,从而避免捕食者入侵。
生长繁殖
生长发育
卵
卵大多呈椭圆形,长度约0.6mm左右,初生时为黄色,随着胚胎发育会变成绿色,最后变亮变黑,少部分呈深褐色。大多单个分布,数量多时也会成堆聚集在一起。大多数品种将卵产于木本植物芽苞附近,也有一些品种将卵产于树皮裂缝、叶背以及植物根部等。
若蚜
若蚜体形小于成蚜,体色根据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异。与成蚜相比,若蚜也存在有翅和无翅之分,但若蚜一般尾片发育不完全,无生殖突、生殖板、中胸腹岔,且体内无成熟胚胎,大多也无次生感觉圈。若蚜分为4龄,每蜕皮1次增加1龄。随着龄期增加,触角各节、胫节及腹管长度与相对长度存在差异,且腹部背片、尾片及尾板毛数随龄期增加而增多。第1龄期至第4龄期的触角节数分别为:4或5节、5节、5或6节、6节。
繁殖习性
由于地区、气候及环境不同,各种蚜虫之间的繁殖习性存在较大的差异。如在北方会有两性蚜的产生,并且通过交配行为来产生后代。这些有性蚜一般出现在冬季来临前。当这些有性蚜发育完成后,雌性便会释放性信息素吸引雄性蚜虫前来交配,同时抬高腹部和后足胫节,并保持固定不动。接收到性信息素的雄蚜会从不活动状态变成活动状态,或朝向性信息素源定向行走。而后两性蚜开始交配。交配时通常无翅雌蚜在下,有翅雄蚜在上,母蚜保持被动状态。交配后当天即可产卵,且可与雄蚜多次交配。受精卵在休眠状态下拥有较高的抗寒能力,因此许多蚜虫通过两性生殖的方式来度过寒冬。有些品种也以成虫、若虫在植物根际或心叶处越冬。翌年当外界气候适宜时,以若、成虫越冬蚜虫便恢复活动,而以卵越冬的便孵化成为“干母”,并胎生“干雌”,在越冬寄主上繁殖数代后,便产生有翅蚜,迁飞至适宜的寄主上继续扩散为害,直至秋末。而在冬季温度高的地方或温室中,则常会出现孤雌胎生的繁殖方式。孤雌生殖即不需要与雄蚜交配就可产生后代的繁殖方式。在这种生殖方式下,孤雌蚜通常直接产出若虫个体而非虫卵,这种情况也叫孤雌胎生。实际上,胚胎的发育仍由卵供应,而不另需母体提供营养,只是胚胎的发育在母体体内完成。当胚胎完成孵化后,母蚜即将若蚜产出体外。此外,还有部分品种营孤雌卵生的繁殖方式。一般而言,蚜虫产卵数量根据种类、型态和代次不同而存在差异。如梨黄粉蚜,普通型成虫每天最多产10粒卵,一生平均产卵150粒,性母型成虫每天产卵3粒,一生产卵约90粒,雌蚜一生只产1粒卵;而葡萄根瘤蚜干母则可以产500-700粒,根瘤型第五代平均8粒,越冬代平均19粒,有翅产性型3~15粒,性蚜仅为1粒。在适宜温度下(20℃左右),每4~5天便可繁殖一代。一般蚜虫一年可产生10~20代左右,而在温室下可全年发生而无需休眠。
生活周期
不全周期
全年营孤雌生殖,不发生性蚜世代的蚜虫种类称为不全周期型。这类蚜虫通常在整个生活周期中无雄性发生。种群密度过大时会产生有翅型蚜虫,并且在寄主间扩散。不全周期型通常由全周期孤雌生殖而来。有些种类在一定地区是不全周期,在另一地区则为全周期。常见的不全周期型蚜虫有玉米蚜、荻草谷网蚜等。
全周期
一年内孤雌生殖与两性生殖交替进行的蚜虫种类称为全周期型。全周期又可以分为同寄主和异寄主两大类。
同寄主全周期是指在一种或几种近缘的寄主植物上以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进行世代交替的蚜虫种类,可进一步分为留守式和越夏式。留守式终年发生在一种或几种近缘寄主上,盛夏时位于凉爽处的寄主植物上度过,如斑蚜科、毛蚜科、大蚜科和根瘤蚜科的大多种类为留守式全周期。越夏式与留守式近似,不同的是世代较少,夏季发生越夏型虫态,其虫体扁平,表皮被有玻璃质厚蜡,周围毛变成叶状、浆状或长毛状,在植物表面不动不食达4~5个月之久。秋末开始活动,发育为无翅性母,产生两性蚜交配产卵越冬。常见的类型主要为多态毛蚜族的几个属。
异寄主全周期是指一种蚜虫有两类非近缘寄主,一类是原生寄主,蚜虫通常在其上发生两性蚜、交配产卵越冬并繁殖春季世代;另一类是次生寄主,蚜虫在其上孤雌生殖。异寄主全周期可进一步分为乔迁式和复迁式。乔迁式一般在一年内完成一个生活周期的循环,其原生寄主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多种,大多是木本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是蚜虫越冬和初春繁殖的寄主植物。次生寄主也可以是一种或多种植物,大多为一年生植物,包括各类栽培作为和野生杂草。春末蚜虫会从原生寄主迁移至次生寄主,并通过孤雌生殖方式繁衍后代。常见的种类有蚜科、瘿绵蚜科的部分种等都是乔迁式。复迁式与乔迁式类似,但世代交替更为复杂,通常需要2年以上才能完成一个生活周期的循环。寄生在云杉的落叶松球蚜就是典型的复迁式全周期蚜虫。
多型现象
大多蚜虫类群中至少存在2个型,即有翅孤雌型和无翅孤雌型。在全周期蚜虫类群中,除了有翅孤雌型和无翅孤雌型外,还有干母、干雌、雌性母、雄性母或性母、雌性蚜与雄蚜等。
干母
干母由越冬卵孵化而成,分为无翅或有翅。与无翅孤雌后代相比,无翅干母通常触角更短,触角节数更少,且端节端部不成比例减短。足后胫节有时长有伪感觉圈,足、尾片、腹管较短,形状改变,也有罕见消失的情况。身体通常比后代无翅孤雌蚜更圆,体型大小、繁殖力等差异则根据种类不同而有所区别。有翅型与后代有翅蚜差异不大,区别仅限于触角端节的鞭部较短,次生感觉圈较少,毛较长较多。
干雌
干母所产下的第一代称为干雌。干雌的触角、附肢、腹管等长于干母,但短于后代孤雌蚜。
有翅孤雌蚜
在无寄主转移的种类中,各型蚜虫之间无太大区别。在有寄主转移的种类中,通常存在两个不同的型,即迁移蚜和回迁蚜。迁移蚜是从原生寄主向次生寄主迁移的迁移蚜,其下代为孤雌蚜。回迁蚜是从次生寄主向原生寄主回迁的回迁蚜,其下代仅雌性蚜或雌性蚜和雄蚜。迁移蚜和回迁蚜除了腹中的胚胎不同之外,触角、翅、毛序、腹管、尾片和体表蜡腺形状、数量及发达程度等通常也存在差异。
无翅孤雌蚜
与干母相比,无翅孤雌蚜的触角更长且节数更多。无翅孤雌蚜也存在多态现象。例如,与第3代无翅孤雌蚜相比,蚜科下某些种类的第2代无翅孤雌蚜拥有更短的跗肢、更少的次生感觉圈。
性母蚜
能够产生两性蚜的一代蚜虫称为性母蚜,分为有翅和无翅。有翅性母蚜、有翅雌性母蚜和有翅孤雌蚜相似,区别可见迁移蚜和回迁蚜。
有性蚜
有性蚜分为雌性蚜与雄蚜。雌性蚜通常无多态现象,一般无翅,形态特征大多与无翅孤雌蚜相似,仅繁殖方法不同。附肢往往有较短或有退化现象,后胫节膨大,拥有蜡腺构造或伪感觉圈。雄蚜多态现象罕见,仅限于翅的发育,大多有翅,少量无翅,一般体型窄长,附肢延长,次生感觉圈增多。腹部尤显瘦小玩去,背部可见横带,拥有明显的阳具和一对抱器。
代表类群
根瘤蚜科
根瘤蚜科(Phylloxeridae),体型较小,呈椭圆形,体色一般为黄、橙或红色,体表覆盖有绵状蜡质。复眼由3个小眼面构成,拥有3节触角,头部和胸部长度之和长于腹部,尾片半月形,无腹管。无翅蚜仅1个感觉圈。有翅蚜拥有2个纵长感觉圈,前翅拥有3根斜脉、1根中脉和2根共柄的肘脉,后翅无斜脉。性蚜无喙,且孤雌蚜和雌性蚜均为卵生。大多营同寄主全周期生活,少部分营异寄主全周期生活,常寄生于栗属、栎属、山核桃属、梨属、柳属植物以及葡萄等。
球蚜科
球蚜科(Adelgoidea),体长1~2毫米,体表覆盖有蜡粉或腊丝,无腹管。无翅蚜蚜触角3节,背部体壁上有6条纵裂的骨片。有翅蚜触角5节,喙短,无下唇,且前翅的前缘脉和亚前缘脉愈合处有一翅痣。孤雌蚜和性蚜均为卵生。该科大多营异寄主全周期生活,且只寄生于针叶树。
纩蚜科
纩蚜科(Mindaridae),体表有6纵列蜡腺片,可分泌蜡丝或蜡粉。腹管细小孔状,尾片短舌状,尾板呈半月形。无翅孤雌蚜复眼3小眼面;有翅孤雌蚜触角6节,且长有4个副感觉圈。前翅中脉一分叉,翅痣直达翅顶,径分脉始于翅痣基部,后翅2斜脉。性蚜小,有喙,常在初夏发生;雌性蚜无翅,可产卵。常寄生于松科冷杉属、油杉属以及云杉属等植物。
平翅绵蚜科
平翅绵蚜科(Phyloeomyzidae),体长不足2毫米,长有6节触角,且无次生感觉圈。腹部有大型蜡片,可分泌蜡丝或蜡粉,尾板接近圆形。孤雌蚜无翅,头胸愈合。性蚜有翅,且前翅中脉一分叉,后翅2斜脉。中胸前盾牌狭窄,后端圆,盾片中部不分开。营同寄主全周期生活,主要寄生在树木表皮上。
扁蚜科
扁蚜科(Hormaphididae),体表有特殊蜡片分布,常分布于体缘,可分泌蜡粉或蜡丝,腹管环形或缺,尾片呈月牙形或瘤状。部分种类具有类似粉虱或蚧的外形,被称为粉虱型或蚧型,且通常不活动。无翅蚜触角3~5节,头部与前胸愈合,通常有1对额角。有翅孤雌蚜4~6节,感觉圈条状围绕触角。前翅中脉不分叉或分叉1次,臀脉和肘脉基部连合。后翅有1~2斜脉。中胸前盾片狭窄,后端圆,盾片中部不分开。性蚜体形较小,无翅、具有发达的喙,卵生雌性蚜可产数枚卵。
瘿绵蚜科
瘿绵蚜科(Pemphigidae),体表大多有蜡粉或蜡丝,且蜡片发达。腹管孔状、圆锥状或缺失,尾片、尾板呈宽半圆形。无翅孤雌蚜和若蚜复眼由3个小眼面组成。有翅蚜触角5~6节,且次生感觉圈呈圆形或条形。前翅有4条斜脉,中脉分叉或不分叉。后翅有1或2条斜脉。性蚜无翅,短小,无喙,且仅产一粒卵。主要营异寄主全周期生活,且以木本植物为原生寄主,草本植物或木本植物的根部为次生寄主。
群蚜科
群蚜科(Thelaxidae)无翅孤雌蚜触角5节,复眼有3个小眼面,次生感觉圈呈圆形或长椭圆形,且头部与前胸愈合。腹管呈孔状或圆筒状,有毛,尾片呈宽圆或烧瓶状,尾板后缘呈圆形。有翅蚜前翅中脉分为2支,后翅2条斜脉。雌性蚜与雄性蚜无翅,有喙,且雌性蚜可产卵数粒。主要营同寄主全周期生活,单食性,大多寄生在山毛榉目上。
毛管蚜科
毛管蚜科(Greenideidae),体长2~3mm,表面覆盖有明显的刚毛。触角5~6节,次生感觉圈呈圆形或椭圆形,腹管长管状,稍膨大,至少为体长的一半。尾片呈宽半月形、圆形或三角形。喙末节分为2节。前翅斜脉4条,中脉分叉2次,后翅斜脉2条。雌性蚜无翅,雄性蚜有翅。主要寄生于壳斗科、漆树科等植物的枝条、嫩梢及叶背。
斑蚜科
斑蚜科(Drepanosiphidae),头部与前胸分离,复眼大,部分种类可分泌蜡丝或蜡粉。触角通常为6节,细长。次生感觉圈呈圆形、卵圆形或椭圆形,腹管通常呈短截状,也有少部分杯状或环装,无网纹。尾片瘤状,有时半月形,尾板分裂为2片,有时宽半月形。无翅孤雌蚜通常无次生感觉圈。有翅蚜翅脉大都正常,有些种类前翅径分脉不显或全缺,中脉二分叉,后脉有2斜脉。性蚜与孤雌蚜相似,大多性蚜都有翅,少数无翅或为中间型,有喙。无翅孤雌蚜罕见或无。卵生性蚜可产卵数枚。营同寄主全周期生活,通常为单食性或寡食性,常寄生于阔叶乔木,灌木或草本单子叶植物。
毛蚜科
毛蚜科(Chaitophoridae),头部无额瘤,中额凸出或平。触角大多5~6节,次生感觉圈呈圆形,较小。体背缘瘤和背瘤常缺。爪间毛通常为棒状。翅脉正常。腹管呈短截状,少部分呈杯状或环壮,且大多有网纹或小刺。尾片呈瘤状或半月形。尾板末端圆形,有时下缘微凹。营同寄主全周期生活。食性大多为寡食性,通常寄生于杨柳科、槭树科或禾本科及其他单子叶植物的叶片或嫩梢上,营群体生活,不形成虫瘿,且常与蚂蚁共栖。有翅孤雌蚜大部分出现于早夏,可能属于第2代或第三代。
大蚜科
大蚜科(Lachnidae),体长3~7mm,头有背中缝。触角6节,末节端部短于基部,次生感觉圈呈圆形或卵圆形。喙5节,第4、5节明显分开。腹管小孔状,位于隆起多毛的圆锥体上,有时缺腹管。体表及附肢多毛,无缘瘤。前翅中脉分为2~3支,罕见不分叉,翅痣长。通常寄生于木本或草本植物的枝皮,少数寄生于树干、根和叶。
短痣蚜科
短痣蚜科Anoeciidae,虫体头部与前胸愈合。触角5~6节,末节端部较短,喙5节。前胸及腹部各节缘瘤宽而平。腹管孔状,位于有毛的圆锥体上,尾片宽半月形。前翅翅痣短而粗。营异寄主全周期生活。第一寄主为山茱萸科或樟科,在地上部分营裸露生活。第二寄主为禾本科,寄生于根部。
蚜科
蚜科Aphididae,多为椭圆形,头胸长度之和一般小于腹部的长度。体表覆盖蜡粉,但无蜡片。触角4~6节。感觉圈通常为圆形。有翅蚜前翅中脉一或二分叉。爪间毛呈毛状。腹管长管形,有时膨大,少部分种类为环状或缺。尾片一般为圆锥形、指形、剑形、三角形、盔形、半月形,少数呈宽半月形。尾板末端圆。孤雌蚜胎生,仅雌性蚜产卵。产卵器退化为被毛的生殖突。营同寄主和异寄主全周期生活。可取食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危害及防治
危害症状
蚜虫一般以成虫、若虫聚集在寄主植物的生长点、幼苗、嫩茎、嫩叶和叶背刺吸汁液为害。受害植株通常光合作用减弱、生长缓慢,同时会出现叶斑、发黄、发育不良、卷叶等症状。如十字花科蔬菜受害时,会造成节间缩短、弯曲、幼叶卷缩畸形,或不能正常抽薹、开花、结籽,有时还会影响包心和结球。果树除了发生在叶背出现叶片皱缩之外,还可以在枝干腐烂病疤边缘、根颈周围缝隙、萌蘖基部和地下根部等发生,此时可见被害枝条膨大成瘤,甚至膨胀破裂。一些花卉的花蕾和顶芽上也能见到蚜虫为害,此时通常可引起花卉的畸形生长。随着虫害加剧,逐渐出现叶片干枯、脱落等现象。严重时可造成植株早衰、甚至整棵枯死。
危害影响
蚜虫是世界上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可对各类粮食作物、果树、花卉、牧草等造成影响。当发生蚜虫虫害时,受害作物常常会出现产量下降,品质降低等情况。如果树受害时,通常果皮表面会出现黑斑,并且逐渐变大,严重时果内组织腐烂,甚至完全脱落;小麦、水稻、玉米等发生蚜虫时还会出现谷粒不饱满,千粒重降低等问题;当大豆发生蚜虫虫害时,常常会导致豆荚减少,如不及时防治,轻则减产20%~30%,重则减产50%以上。不仅如此,蚜虫还是多种病菌的中间寄主,同时其分泌的蜜露也会滋生霉菌,从而导致多种病害的发生。
发生及传播
蚜虫不喜高湿,干旱少于有利于发生,而干旱时则易产生有翅蚜。一般春末夏初时期,气候温暖,雨量适中,有利于其繁殖。而大雨对蚜虫有冲刷作用,因此降水量大、相对湿度高时则会抑制蚜虫的繁殖。按照地区来看,蚜虫通常在旱地、坡地、不覆膜栽培、植株生长茂密、周围寄主较多的地区发生较为严重。在蚜虫的传播方面,蚜虫可通过迁飞、爬行等方式进行主动传播,也可通过风力、人兽携带等方式被动传播。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主要是通过创造不利于蚜虫发生的环境以达到防治虫害的目的。可通过优化耕作制度与作物布局、调整播种期与收获期、选用抗虫品种、合理施肥与灌溉、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等方式来增强作物的抗蚜能力。此外,残枝、落叶、杂草等是蚜虫重要的越冬和繁殖场所,因此应及时对农田进行清理,以减少蚜虫基数,避免蚜虫的大规模爆发。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通过简单工具和物理手段防治虫害的措施。可通过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枯枝落叶等减少虫口基数。也可以利用蚜虫的趋光性、趋黄性驱避或诱捕蚜虫,如在田间采用银灰色膜、悬挂银灰色膜条、在夜间利用黑光灯与荧光灯诱捕、设置黄色粘蚜纸等。此外,还可以将矿物油剂喷洒在植株表面,使蚜虫及卵窒息而亡。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通过化学药剂来控制蚜虫种群数量的方法,其优点是简便、快速、高效。化学药剂一般分为触杀性和内吸性两类。触杀性药剂即药物可通过接触渗透入害虫体内,从而导致害虫中毒死亡,但难以防治分布在叶背及韧皮部的害虫;内吸性药剂可被植物吸收后大量杀灭害虫,但同时也会杀灭益虫,并且还会使蚜虫产生抗性而失效。常用的化学药物主要有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有机磷类和新烟碱类等。
生物防治
使用植物源农药杀灭蚜虫是常用的防治手段。植物源农药的活性成分一般来源于植物体内的次生代谢产物,其活性物质主要为、氨基酸类、萜类、分类、甾类、生物碱、黄酮类、番茄枝内酯和光活化毒素。主要通过毒杀、胃毒、触杀、拒食、避忌和吸引天敌等来方式杀灭蚜虫。优点是高效、选择性强、对人、畜及天敌安全、不易诱发抗药性以及环境污染低。
种间关系
蚜蚁共栖
蚜虫和蚂蚁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共栖关系。蚜虫的排泄物中含有丰富的糖、有机酸和无机盐等成分,这些成分通常为蚂蚁所嗜。当蚂蚁需要进食时,蚂蚁会用触角轻轻地拍打蚜虫腹部,接收到刺激的蚜虫会迅速产生一滴蜜露,供蚂蚁食用。作为回报,蚂蚁会为蚜虫提供保护,以使他们不受寄生蜂等天敌的侵袭。此外,蚂蚁清除蚜虫排泄物的行为还能减少蚜虫种群中煤污病的发生,从而改善了蚜虫的生活环境。
蚜菌共生
蚜虫通常携带有多种共生真菌,这些共生菌大多由母代传递给后代,可对蚜虫的行为、繁殖、免疫和营养供应产生重要影响。如Buchnera aphidicola可以为蚜虫提供必要的氨基酸,使其能够正常生长发育;Hamiltonella defensa可破坏植物挥发物的产生,从而保护蚜虫免受寄生蜂的侵袭;Rickettsiella能够刺激蚜虫产生蓝绿色的多环醌,从而将红色个体转变成绿色个体。这种共生关系的形成与进化过程密切相关,为蚜虫在各种环境中的生存提供了重要的适应性优势。
天敌
蚜虫的天敌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各种捕食性的天敌,如瓢虫、草蛉、小花蝽、食蚜蝇、蚜灰蝶等,可直接捕食蚜虫;另一类是通过寄生性的天敌,如蚜茧蜂、蚜小蜂、蚜霉菌、白僵菌等。其中,蚜茧蜂可产卵于蚜虫体内,以幼虫取食蚜虫体液摄取营养;白僵菌可在蚜虫体内大量繁殖,释放孢子和毒素,从而导致蚜虫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