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虫(列入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的昆虫)
粘虫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23
粘虫
列入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的昆虫
鳞翅目夜蛾科的昆虫
粘虫是一种昆虫,为鳞翅目,夜蛾科。在中国除新疆未见报道外,遍布各地。寄主于麦、稻、粟、玉米等禾谷类粮食作物及棉花、豆类、蔬菜等16科104种以上植物。
幼虫食叶,大发生时可将作物叶片全部食光,造成严重损失。因其群聚性、迁飞性、杂食性、暴食性,成为全国性重要农业害虫。
2012年8月14日,全国粘虫发生面积近5000万亩,危害程度近十年最重。2020年9月15日,粘虫被农业农村部列入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
节肢动物
陆生动物
植食性
基本信息
中文名 | 粘虫 |
拉丁学名 | Mythimna separata(Walker) |
别名 | 粟夜盗虫 剃枝虫 五彩虫 麦蚕 |
分布区域 | 中国除新疆未见报道外、遍布各地 |
分类信息
界 | 动物界 |
展开
形态特征
粘虫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8mm。头红褐色,头盖有网纹,额扁,两侧有褐色粗纵纹,略呈八字形,外侧有褐色网纹。体色由淡绿至浓黑,变化甚大(常因食料和环境不同而有变化);在大发生时背面常呈黑色,腹面淡污色,背中线白色,亚背线与气门上线之间稍带蓝色,气门线与气门下线之间粉红色至灰白色。腹足外侧有黑褐色宽纵带,足的先端有半环式黑褐色趾钩。
蛹:长约19mm,红褐色,腹部5~7节背面前缘各有一列齿状点刻,臀棘上有刺4根,中央2根粗大,两侧的细短刺略弯。
粘虫
发生规律
黏虫每年发生世代数因地区而异,东北、内蒙古每年发生2~3代,华北中南部3~4代,江苏淮河流域4~5代,长江流域5~6代,华南6~8代。海拔1000m左右高原1年发生3代,海拔2000m左右高原则发生2代。
迁移特点
黏虫属迁飞性害虫,其越冬分界线在北纬33°一带,在33°以北地区任何虫态均不能越冬。在江西、浙江一带,以幼虫和蛹在稻桩、田埂杂草、绿肥田、麦田表土下等处越冬。在广东、福建南部终年繁殖,无越冬现象。北方春季出现的在大量成虫系由南方迁飞所至。黏虫在我国东半部每年有4次大范围的迁飞活动,具有2种迁飞方式。春季和夏季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地区,或从低海拔向高海拔地区迁飞;秋季回迁时,从高纬度向低纬度地区,或从高海拔向低海拔地区迁飞。
发生的关系
粘虫
种群分布
环境关系
粘虫的发生数量与发生期影响很大。粘虫适于温暖高湿的条件,各虫态适宜的温度在10~25度之间,适宜的相对湿度在85%以上,成虫产卵的适宜温度为15~30度,相对湿度为90%左右。湿度对卵的孵化影响较小,但对幼虫的成活率影响很大,尤其是对低龄幼虫影响最大,在23度的适温条件下,当相对湿度为80%、75及50%时,一龄幼虫死亡率分别为23.3%、40%、81%
防治方法
方法介绍
(1)生物诱杀成虫。利用成虫(夜蛾科)其成虫交配产卵前需要采食以补充能量的生物习性,采用具有其成虫喜欢气味配比出来的诱饵,配合少量杀虫剂进行生物诱杀。可以减少90%以上的化学农药使用量,大量诱杀成虫可以大大减少落卵量及幼虫危害。只需80~100米左右喷洒一行,大大减少人工成本,同时减少化学农药对食品以及环境的影响。
(3)根据预测预报,掌握在幼虫3龄前及时喷撒2.5%敌百虫粉或5%杀虫畏粉,每亩(667㎡)喷1.5~2.5kg。有条件的喷洒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1500倍液加40%乐果乳油1500倍液,每每亩(667㎡)喷对好的药液75kg。提倡施用激素农药,每亩(667㎡)用20%除虫脲胶悬剂10ml,对水12.5kg,用东方红18型弥雾机喷洒。有条件的可用运-5型飞机进行超低量喷雾,每亩(667㎡)用20%除虫腮1号胶悬剂10ml,对水0.5kg,适用于大面积联防。
防治药品
生物防治:利用其成虫交配产卵前需要采食以补充能量的生物习性,采用具有其成虫喜欢的食物配以少量化学农药进行生物诱杀(bioattact)。类似食诱剂诱杀技术在新疆建设兵团第4师、第六师、第八师等地均有应用。
物理防治:采用下列方法诱杀成虫,压低虫口:
A、糖醋盆
B、杨树枝把(成虫白天隐蔽其中)
C、黑光灯
D、草把诱卵:自成虫开始产卵起至产卵盛末期止,用谷草3根扎成小谷草把或用稻草把(每把十余根)
插在 麦田诱卵。每亩地插10把,草把顶高出麦株15厘米左右,约5天换一把,将有卵的草把销毁。
药剂防治;在幼虫低龄期,及时控制其为害,可选用下列药剂喷雾防治:
E、或25%灭幼脲3号悬浮剂500~1000倍液
F、或40%菊杀乳油2000~3000倍液
G、或40%菊马乳油2000~3000倍液
新闻
受异常气候影响,当前部分地区农作物病虫害呈加重发生态势,东北和华北北部玉米产区粘虫暴发危害,南方稻区稻飞虱、稻瘟病等病虫害也偏重发生,对秋粮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强调,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监测,加大防控力度,强化措施落实,坚决打赢秋季病虫防控攻坚战,全力夺取秋粮丰收。
2012年入夏后,气候极端异常,病虫害偏重发生,特别是粘虫在河北、内蒙古、吉林、黑龙江、辽宁、天津等地暴发危害。截至8月14日,粘虫发生面积近5000万亩,严重发生面积650万亩,发生面积之大、危害程度之重是近十年最重的。同时,南方中晚稻和东北一季稻区稻飞虱、稻瘟病等病虫害发生程度也重于常年,已累计发生3亿亩次。东北春玉米正处于抽雄至灌浆期,华北地区玉米正处于抽穗扬花期,南方中晚稻正处于分蘖拔节至抽穗期,正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病虫防控的重要时期。有效控制病虫危害,对夺取秋粮丰收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