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塘网登录
石塘网

为什么同是附属国,越南可以称帝而朝鲜只能称王?

为什么同是附属国,越南可以称帝而朝鲜只能称王?

为什么同是附属国,越南可以称帝而朝鲜只能称王?

1019人浏览最新回答 2022-08-11 07:02:14
回答
共5个回答
+关注

朝鲜和越南对中原王朝的态度,一个是真心铁服,一个是面服心不服。

自明朝以后,朝鲜对中原王朝乖的很,不管是对国内,还是对大明(大清)皇帝,都自称为王。不敢有半点不敬;越南则一直是面服心不服,从中原脱离独立后,它就开始搞起两面政策:对北称王,对南称帝。

之所以是这样的情况,是因为朝鲜和越南的地缘差异有很大的不同。也因此导致了两国统治者对自身的定位不同。



朝鲜的地缘政治很差,它三面环海,自辽代以后,北面国境线又与中原王朝接壤,没有任何的发展空间。明朝建立后,高丽国王还想跟明朝较较劲,但是实力的差距让朝鲜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可笑的念头。

既然无力与中国争衡,而朝鲜半岛又没有其它的政权。朝鲜国王自称皇帝,有什么意义?还不如自我定位为小中华,谋求和中国的宗藩关系,对内外皆称王。这是明智之举!

简单点说,朝鲜是中国的藩属国。它没有自己的次一级藩属国,也没有自己的进贡体系。自称皇帝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行为!


(越南独立初期的周围形势)

但是越南就不一样了!它的北面虽然也跟中国接壤,但是他的西面和南面都还有东南亚当地的土著政权。它的地缘环境,比朝鲜要复杂的多。

越南从独立初始,就面临四周全是曼陀罗体系下的婆罗门国家。这些国家的文化传统不是中原的文化,而是一种小乘佛教的文化。简单点说,越南就是一个夹在一堆婆罗门文化国家之中的异类。(越南是中原文化,而周围国家不是。)

这样一来,就给了越南人一种莫名的文化优越感。在当时的越南人看来,周围与它接壤的高棉、占邦、大理,都是一群蛮夷。中原王朝看越南是蛮夷,越南看东南亚的其它国家也是蛮夷。因此,越南便搞出了向北称藩,向南称帝的政策。


越南与中国保持宗藩关系,是为了稳定它的北境,保持边境和平。这样一来,它就可以集中火力对东南亚国家进行长期征伐,力求将自己变成一个大国。(最终摆脱对中国称臣纳贡的地位)

从结果看,越南人的手段是成功的。五代中期越南独立时,它的领土只有北部一隅之地。到了清朝中期,越南的领土已经大致和现在相当了。并且还先后将哀牢、占婆、真腊、牛吼蛮等国家纳入自己的朝贡体系,实质上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朝贡体系。

因此对越南人来说,他们认为自己就是东南亚的中心,有一群小弟对它称臣纳贡。甚至还认为,越南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北面的中国已经不是中国了。元朝以后的中国变味了,原味的中国在越南。

有很多越南学者认为,越南和中原王朝是南北朝的关系。有效仿中国南北朝和宋、金对峙的意味在里面。越南向中原称臣很正常,南宋也向金国称臣,还不是照样认为金国是蛮夷,南宋是正统。(由此也看的出来,那些整天嚷嚷崖山之后无中国、大明之后无华夏的人到底是有多么中二了!)



除了对内称帝外,越南的国号也非常有中国范儿。中国的国号是大明(大清),而越南则自称为大南或者大越。言下之意就是,虽然我越南实力不济,被迫向北方蛮夷称臣称王,但是对北方蛮夷,中国皇帝(越南自认为的)的威仪还是不能缺的。

越南人自编自撰的《平吴大诰》中就有类似的记载:


惟我大越之国,实为文献之邦。山川之封域既殊,南北之风俗亦异。自赵、丁、李、陈之肇造我国,与汉、唐、宋、元而各帝一方,虽强弱时有不同,而豪杰世未尝乏。



朝鲜称王,越南称帝之现象,一言以概之。

朝鲜在统一半岛后,没有发展空间了。北面与中原王朝接壤,它惹不起。东面与日本隔海相望,它过不去(渡海技术不发达)。所以朝鲜只能对中原称臣,找不到其他小国来称帝。

越南在脱离中国后,有一种老虎不在家,猴子称大王的心态。中南半岛小国林立,越南在其中也算得上大国了。越南所谓的称帝,是对占城、高棉、老挝这些三流小国而言的。

+关注

只不过是越南在玩文字游戏罢了,作为古代中原王朝三大藩属国(朝鲜、琉球与越南)中最重要的两个,朝鲜王朝与越南的君主只能称“王”,整个东亚的朝贡体系中,只有中原王朝的天子才能够称皇帝。

相对于朝鲜王朝的毕恭毕敬,越南的君主谥号一直都是“皇帝”,还有自己独立的年号,连越南的皇宫都称作紫禁城。越南人在自己的历史书中自称“南朝”,与北朝相对。

“威化岛回军”,李成桂推翻高丽王朝建立朝鲜王朝以后,对明朝奉行“事大主义”,朝鲜国王虽然与明朝的郡王同等级别,但是能够享有亲王级别的冠冕仪仗,对明朝的文化制度几乎照搬照抄,双方非常亲密。

至于后来的清王朝时代,朝鲜王朝被满清强大的武力震慑,另一方面仍旧对明朝念念不忘,仍旧尊奉臣子之礼。

朝鲜君主称国王,自称寡人不能称朕,称作殿下不能称陛下;正妻为王妃不称王后(中原同意能够追封王后);正母为大妃不称太后;储君称世子不称太子或者王子等等,等级森严。

相对于李氏朝鲜,越南就完全不同了。秦开辟岭南将越南北方纳入领土以后,越南“北属”千年,直到五代残唐才趁中原大乱而脱离出去,而后的宋朝、元朝、明朝、清朝都曾经大规模攻打越南。越南对中原王朝也一直都耿耿于怀,内心也是非常害怕的。

越南之名出现在清朝嘉庆皇帝时代,震慑于清朝的武力,越南表面臣服,对清朝称臣自称为王,而对内的话仍旧自称皇帝。

+关注

越南只是在国内称帝,对清朝贡时称王,越南王典型的窝里横,仗着山高皇帝远便自称为帝。

在东亚朝贡体系内,只有一个皇帝,那就是中国的皇帝,其他国家的君主只能称王,在阮福映建立阮朝前,越南的君主一直的称号是安南王,阮福映统一越南后将国号改为了南越,清政府认为南越包含了我国的领土,因此将其改为越南,嘉庆帝册封阮福映为越南国王。

国号改后,阮福映还不满意,于是在1806年在本国内自称为帝,其后的继承者也自称为帝。

越南的统治者自称为帝主要是由于山高皇帝远,中原王朝对其鞭长莫及。其次,北越曾被我们统治上千年,而且中原王朝经常攻伐越南,它一不听话我们就去打它,它对我们这个邻居有怨恨,被我们压抑久了。而且越南大部分人与中原王朝源远很深,长期受儒家文化影响,越南的开发也是由中原人主导的,在它们心里便产生了小华夏的心理,所以它渴望中原王朝的荣誉。

相对于越南,古代朝鲜算是稳定多了,逾越礼制的事没有做,而且对中原王朝算是服服帖帖,这与关系比较亲密有关吧,明太祖就曾宣布朝鲜为不征之国,清皇太极在其投降后也没有为难他们,还没有强迫他们剃发。还有就是朝鲜在和中原王朝的战争中大多都以失败而终,有可能被打怕了,而越南打了又打。

+关注

为什么同是附属国,越南可以称帝而朝鲜只能称王?(关注葛大小姐,天天历史故事!)


越南从古一直都是有年号的,上谥号也是某某帝;而朝鲜对内也只敢称王,使用四爪龙,没有自己的年号而使用中原年号。是越南人的胆子大,还是说当时的中原王朝确实对他们实行不一样的管制政策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先来搞清楚什么是帝,什么是王?!

帝是指整个统一的国家的最高权利拥有者周朝及以前,无皇帝这个称号。皇帝,始于秦朝,众所周知,秦王嬴政征服六国自称始皇帝。此后一个时期,东亚大陆,只能有一个帝,或者叫做皇帝。而王可以有很多。通常情况下 王拥有自己的封地自己的人民与军队,但是规模受到国家最高首脑也就是帝的限制。

王通常是由皇帝册封的,受封人有的是立大功之人,有的是皇室子弟,有的是附属国的一把手,而越南和朝鲜则属于后者。

“千古一帝”康熙

古代中国的属国主要分布在东亚和东南亚,如日本、朝鲜、琉球、越南、占城、老挝、泰国、柬埔寨、缅甸等等。当然在其他地方也有属国如尼泊尔、阿富汗的地方政权、中亚地区。

中国的附属国与西方的附属国不同,只是在名义上为中国的属国,其实在政治、经济、外交上都是独立的。所谓附属主要体现在:统治者不得称帝;老国王去世,新国王即位必须告知当时中国的中央政府,从中国获得老国王的谥号、承认新国王即位的诏书,否则只能自称世子,定期朝贡(其实是一种两国之间的贸易,而且中国给的比得到的更多);在必要的时候中国可以以调解人的身份介入两个属国或属国国内的纷争。

越南只敢对邻近小国称帝

在东亚朝贡体系内,只有一个皇帝,那就是中国的皇帝,其他国家的君主只能称王,在阮福映建立阮朝前,越南的君主一直的称号是安南王,阮福映统一越南后将国号改为了南越,清政府认为南越包含了我国的领土,因此将其改为越南,嘉庆帝册封阮福映为越南国王。

越南国王

至于越南称帝,它也只是在国内称帝,对清朝贡时称王,越南王典型的窝里横,仗着山高皇帝远很多时候不把清朝皇帝放在眼里,有一种老虎不在家,猴子称大王的心态。中南半岛小国林立,越南在其中也算得上大国了。越南所谓对外称帝,是对占城、高棉、老挝这些三流小国而言的。

朝鲜还是比较乖的

朝鲜相对就比较乖了,君主称国王,自称寡人不能称朕,称作殿下不能称陛下;正妻为王妃不称王后(中原同意能够追封王后);正母为大妃不称太后;储君称世子不称太子或者王子等等,等级森严。

朝鲜国王和王妃

从地理上讲,朝鲜在统一半岛后,没有发展空间了。北面与中原王朝接壤,它惹不起。东面与日本隔海相望,它过不去(渡海技术不发达)。所以朝鲜只能对中原称臣,也找不到其他小国来称帝。

我们都知道,建国后有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越战争,可以说,大陆自古就对两个小弟很不错,但是这两个小弟,朝鲜相对来说比较听话,而越南则比较反复,对越自卫反击战就是大哥给小弟上课。

+关注

一.越南是对内自称皇帝,对外仍称王

首先明确一点,在明清时代,东亚大地上只有一个皇帝,就是中华帝国的皇帝,即大明皇帝和后来的大清皇帝。这是东亚大中华辐射圈的朝贡体系,其他一切称帝都是僭越。而无论是大明还是大清,都实行“象征性”朝贡体系,即外交上进行册封,而藩国国内事务,除了册封皇帝、继承人世子外,不做太多干涉。因此,越南国王外交上自称“安南国王”、“越南国王”,而对内自称皇帝的这种僭越行为,中华帝国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越南末代王

很多回答都提到了最典型的藩属国李氏朝鲜。李氏朝鲜自诩小中华,严格执行“事大主义”,在称谓方面严格遵循中国礼制。 朝鲜君主称国王,地位是大明的郡王,但是特许用亲王的衣冠礼仪。尊称为“殿下”或“主上殿下”,自称为“寡人”。国王的正妻相当于中国的皇后,但是称为王妃,尊称为“中宫殿”或“中殿娘娘”。 王位继承人称世子,尊称为“邸下”或“世子邸下”,国王诸子皆称“大君”。这些种种称呼,都与天朝上国大明的亲王和郡王相对应,时刻表明着李氏朝鲜藩国的地位。但是,就是李氏朝鲜,其实都有僭越的地方,就是庙号问题。这个问题还曾经在明朝万历年间引起了不小风波。

二.朝鲜是王国,不应该有庙号

朝鲜国王爵同郡王,其去世的皇帝,只依爵赐二字谥号(明制亲王谥一字、郡王谥二字),如朝鲜的世宗大王,皇帝赐谥“庄宪”,按礼只能称为“庄宪王”,其正妻只能称为“庄宪王妃”。朝鲜在和明朝的官方来往文件中,都是叫朝鲜庄宪王的。但是,X宗、X祖这种庙号,是只有天子才有的。朝鲜私自给庄宪王上庙号“世宗”,是僭越的。对此,朝鲜自己也是心知肚明的。

朝鲜《宣祖大王实录》万历二十一年:
(宣祖)仍敎曰: "倘問曰: ‘廟號乃天子事, 非諸候所敢稱。 天朝旣賜贈謚, 而爾國又自上尊號, 是何禮義?...’ 何以答之?

李氏朝鲜

三.明朝对于朝鲜的僭越,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一般而言,每逢朝鲜新王登基,以及册立世子,是必须由大明天子册封,其他的朝鲜国内事务,大明是不会过多过问的。这也体现了中华帝国对于周边藩国的一贯态度:你给我面子,我给你自由。

但是,明朝万历年间,朝鲜遭到日本太阁丰臣秀吉入侵,几遭亡国。关键时刻,宗主国大明率军驱逐日本侵略军,再造朝鲜河山。大明对朝鲜的关注多了起来。山东登封县令丁应泰偶然发现朝鲜国内居然私自给朝鲜王上庙号,于是上书弹劾朝鲜僭越。本来朝鲜僭越是真,弹劾并无过错,但是丁应泰又在奏折中污蔑朝鲜勾结日本,朝鲜王想谋求自立为帝,一时引起轩然大波。

朝鲜和大明往来甚密,来使不绝于路,很快就得知丁应泰上书之事。朝鲜王极为恐惧,已经做好了被降罪的最坏打算。同时也开始准备如何向大明天子“陈奏辩诬”。朝鲜大臣柳成龙认为,朝鲜理亏,应该尽量回避僭越之事,而极力辩解与日本勾结一事。如果天朝询问时,再认错。但是有大臣表示很多朝鲜的书籍已经流入明朝境内,明朝普通老百姓都知道朝鲜庙号一事,如果回避这件事,明朝反而会认为朝鲜对此无话可说,建议应该把实情上告,乖乖认罪,听候处分。最后,朝鲜王决定辩解勾结日本之事,但是庙号僭越之事,直接认罪。在交给大明的陈奏文书中,朝鲜方面写到之所以私自上庙号,是延续自唐末新罗、元末高丽的传统,朝鲜无知,没有完全理解天朝的礼仪,我们一向视大明为父,怎么会故意僭越呢。总之,言辞恳切。朝鲜王对此极为重视,陈奏几次更改,使者临过鸭绿江之前还收到了最新版本。

朝鲜使者到了北京后,开始拜会大明内阁首辅沈一贯,以及其他六部重臣。说是拜会,其实就是贿赂。在朝鲜恳切认错,以及大力的外交攻势下(明朝朝臣被收买,为朝鲜求情),万历皇帝没有责罚朝鲜的僭越行为,朝鲜王才躲过一劫。

查看知识库全部提问
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