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室贵臣蒋国公屈突通,忠心为国,为何对其子痛下杀手?
屈突通一生忠心爱国,为人们所敬仰,之所以要杀其子,主要是当时其子想劝降父亲,导致父亲“大义灭亲”。
蒋国忠公屈突通是隋朝著名将领,历经隋文帝和隋炀帝两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是一位忠心耿耿、讲气节的大臣,人们也非常爱戴他,深得隋炀帝垂青。屈突通自幼耿直,性格刚烈,擅长骑射。入仕以后,直言进谏,平定叛乱,一直以来战功赫赫。
隋炀帝南巡期间,屈突通被派兵镇守长安,时逢高祖李渊起兵来犯,随后屈突通接连在饮马泉和潼关兵败,战事一度陷入僵持阶段。期间,前来劝降者众多,其中也包括李渊的使者,但屈突通都一一回绝。
人们当时对屈突通的评价是刚正不阿、秉公执法:
“宁食三斗艾,不见屈突盖;宁食三斗葱,不逢屈突通。”
在战事不利之时,对于劝降者,他说我受国家重恩,历事两主,并且深受厚禄,怎么能临阵脱逃呢?当得知京城被攻破的消息之后,屈突通仍然没有放弃,自己亲率大军东下,直奔洛阳。后来加之部属桑显和的投降,所以局面更加危急,屈突通心里也很清楚,再怎么折腾都难以扳回局面,但是他仍然不接受投降。
李渊也被屈突通的气节所感动,但两军阵前,总有死伤,也总有兵败,面对屈突通的坚贞不屈,李渊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对于屈突通他是不忍心置其于死地的,不忍杀之,那就只能再度劝降。
既然其他人劝降不了屈突通,唐将窦琮干脆命令屈突通的儿子屈突寿前去劝降。屈突通对此非常气愤,说之前我俩是父子,但现在你来劝降,你我之间就是敌人,说完,就命令弓箭手一起放箭,射向儿子屈突寿。
屈突通知道大势已去,仍然不忘面朝南方,对着隋炀帝说:
“臣已经用尽全力,还是导致了兵败,我并没有背叛陛下呀,这是天地神灵都可以作证的。”
(发表您的观点,欢迎关注、欢迎点评。)
翻看《新唐书》,屈突通是“能尽人臣之节”、不念亲情的典范。
当时他儿子屈突寿投降唐朝,来劝降还忠于隋朝的屈突通,屈突通下令射他。
隋朝末年,李渊起兵,屈突通率军应战,但迎战不利,“势蹙”,手下人心涣散。
或说之降,曰:“吾蒙国厚恩,事二主,安可逃难?独有死报尔!”每自摩其颈曰:“要当为国家受人一刀!”其训勉士卒必流涕,故力虽穷,而人尚为之感奋。
屈突通忠于隋朝,决心以死效忠,拒绝投降唐军。
帝遣其家僮往召,通趋斩之。
唐高祖派遣他的家仆去劝他,被他处死。
后来李渊攻占长安,“京师平,家尽没”,唐军又派其子屈突寿前来劝降:
琮纵其子寿往谕使降,通大呼曰:“昔与汝父子,今则仇也!”命左右射之。
一心忠于隋朝的屈突通见到儿子,痛呼父子关系已断,下令射他。
只是他手下的士兵多是长安人,决定投降,“众皆舍兵”,屈突通见大势已去,“下马东南向,再拜号哭曰:‘臣力屈兵败,不负陛下。’遂被禽,送长安。”
到长安后,李渊认为他是忠臣,释放了他并封为蒋国公。
屈突通以忠臣之身,要射杀前来劝降的儿子,正是他“能尽人臣之节”的体现。
在隋文帝手下为官时,屈突通便是“莅官劲正,有犯法者,虽亲无所回纵。”
他的弟弟屈突盖“亦以方严显”。当时流传一句话:“宁食三斗艾,不见屈突盖;宁食三斗葱,不逢屈突通。”
降唐后,他便一心报效唐朝,不顾年老要跟着李世民去讨王世充。
屈突通有两个儿子都在王世充那里,李渊故意问他会怎么办。
屈突通答道:“今日之行,正当先驱,二儿死自其分,终不以私害义。”
李渊不仅叹道:“烈士徇节,吾今见之。”
可见,在屈突通心里,只有法,只有国家,私情私义不会让他动摇的。
因为想当婊子,还要立贞洁牌坊。不杀自己的儿子,如何算是报答了隋朝的恩情,杀了自己的儿子,守住了最后隋将的身份,推脱给人力不可违。
屈突通原本是隋朝大将,为隋朝尽心尽力,隋文帝和隋炀帝两人也很看重他,对他重用。他也么有辜负他们的信任,他执法铁面无私,从来不考虑什么亲情,他也对隋朝忠心耿耿,但是后来他力尽降唐。
首先我们先说一说屈突通在隋朝受到的赏识。屈突通从小时候就爱好练武,他这个人比较厉害,也非常有军事才华,又是官宦之家。他年轻的时候就成为了一位虎牙郎将,后来又担任右亲卫大都督,是一个负责皇宫护卫的官,也是一个比较能接近皇帝的官,可见隋文帝对他是非常重用的。开皇十七年,隋文帝让屈突通去陇西一带,去查一查属于朝廷的牧群,看看有没有什么意外。屈突通办事效率也是高,没用多久就查出了这其中有两万匹虚报的马。隋文帝收到消息后勃然大怒,立即就下令把涉案官员全部处斩。但是屈突通认为因为一些畜生就杀一千五百多人,他实在是看不下去。他就上谏说人命关天,陛下因为一些畜生就把一千五百多人全部斩首实在是不值得,我请求您饶他们一命。隋文帝在气头上哪里听得进去他的劝告,他大声责骂他。但是屈突通继续说我愿意用我的命来换他们的命。隋文帝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免除了那些人的死罪,并且奖赏了屈突通。
屈突通渐渐受到了隋文帝的重视,这和上面那件事在隋文帝心里留下了好印象是分不开的。屈突通受到了重用,升为了右武侯车骑将军。他执法也非常的严厉,为人正直,就算是他的亲人犯法,他也不会轻饶,一定会用法律来治罪。大业中期时屈突通担任左骁卫大将军是皇帝的护卫部队,品级为从三品,这也说明他受到了皇帝的信任与重用。后来他又率兵平叛成功,在大业十二年,隋炀帝下江南的时候也把镇守都城的任务交给了他。
但是大隋朝实在是已经走到了尽头,因为朝廷的腐败,军无斗志,各地农民起义不断,更可怕的是那些王公贵族也纷纷起兵。其中以李渊的军队最为强大。李渊从晋阳出发,一路向长安进发,随军这个时候腐败不堪,不是李渊军对手,抵挡不住!长安城破。
李渊攻破长安之后,就派家僮去劝降屈突通,那个家僮也是冤啊,屈突通二话不说就把他杀了。他就让桑显和守住潼关,他还使用桑显和可能是真没人用了,自己率主力去投靠杨侗。这桑显和也是给力,等他走了之后接着就投降了唐军。然后刘文静就派段志玄等人去追击屈突通。最终在稠桑这个地方追上了他,于是窦琮就想利用父子亲情来劝降屈突通,他派屈突通的儿子去劝说他。屈突通就骂他的儿子说我们以前是父子,现在你投敌了,我们就是势不两立的仇敌。他还命令手下用弓箭射屈突寿。可见他对隋朝的忠心不仅超过了他的生命而且超过了亲情。关键时候还是他的老搭档桑显和使出了致命一击。
综上可知,屈突通对隋朝绝对是忠心的,到后来他实在是无能为力,才被迫降唐,我们不能说他是不忠诚的。他加入唐军之后,也立下了赫赫战功,入选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