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塘网登录
石塘网

都是换阵营,为什么秦琼就被歌颂,吕布就被骂“三姓家奴”?

都是换阵营,为什么秦琼就被歌颂,吕布就被骂“三姓家奴”?

都是换阵营,为什么秦琼就被歌颂,吕布就被骂“三姓家奴”?

1009人浏览最新回答 2022-08-10 11:41:12
回答
共7个回答
+关注

大大的不同,两人有本质区别。这是因为:中国人有非常独特的历史观。

秦琼哪怕就是改换100次阵营,但他最后成为了大唐的开国功臣,留给后人的就是正面形象。

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以结果论英雄。就好比你炒股亏了若干次,最后选了一只牛股,玩了一把大的,不仅成功翻本,还大赚一笔后金盆洗手。下面我为您详细分析。

一、成王败寇,吕布的污点,是他的政治对立面对他进行人身攻击的武器。

吕布是一个在乱世中失败的军阀。他改换了几次门庭,后来居然自己单干,俨然是一方诸侯,企图和群雄逐鹿天下。

这一来,他就成了群雄打击的目标,他多次换阵营的行为,就被看成一个政治污点,凡是他的政治对立面,无不借此对他进行人身攻击。

假设吕布最后能夺得天下,那么,他改换门庭的行为,就会被包装成一种波澜曲折的、非常励志的建国史,他所做的一切将都是对的,都是为了统一大业的需要。

斩董卓,杀丁原的行为,会被包装成:董卓、丁原二人倒行逆施、人神共愤,并恶意迫害吕布,吕布顺天应人,为民除害。

就比如: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明明是弑兄杀弟逼父的行为,后来的评书演义,都被包装成一种正义的正当防卫行为。

关键是吕布失败得很惨,他之前的多次换阵营,就被人骂作“三姓家奴”,成为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代表人物。

吕布先是作为丁原部将,《三国演义》中,吕布认其为义父。后来又杀死了丁原,归附董卓。他这个行为,为封建伦理道德所不容。

接着又与董卓誓为父子,被司徒王允唆使,诛杀了董卓。这等于是二次杀爹。

后来,吕布被董卓旧部李傕等人击败,先后又依附袁绍、张杨。被曹操击败后,又转而投奔了徐州的刘备。紧接着又趁袁术和刘备作战之机,占据了徐州。和刘备打打和和,总之给人的感觉很不靠谱。

公元199年,曹操征讨吕布,水淹下邳。吕布的部下叛变,城破被俘,被处死。作为一个失败者,他的污点自然会被放大。

二、秦琼作为开国功臣,是人生赢家。

秦琼虽然多次转换门庭,但他最终跟随秦王李世民东征西战,立下了不少战功,成为开国功臣,大唐建国后,拜为左武卫大将军、翼国公。贞观十二年病逝后,又追赠为徐州都督、胡国公,谥号为“壮”,列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秦琼的功劳有多大呢?有一次,唐高祖李渊甚至表示,秦琼的功劳太大,就算自己把身上的肉割下来赏赐给他吃,也在所不惜。

秦琼在取得美良川大捷,大破尉迟敬德之后,李渊派人到前线,赏赐给秦琼金瓶等物,据《旧唐书·秦琼传》:

高祖遣使赐以金瓶,劳之曰:“卿不顾妻子,远来投我,又立功效。朕肉可为卿用者,当割以赐卿,况子女玉帛乎?卿当勉之”。

李渊当即拜秦琼为秦王府右三统军。赏黄金百斤、杂彩六千段,授上柱国。

对于秦琼这种开国牛人,忠心耿耿于大唐王朝,没有个人野心,从来没想过自己称王,去争夺天下。他一心一意辅佐李世民建功立业。史官当然会把他作为正面典型,加以宣传。

+关注

导入语

“三姓家奴”是《三国演义》中张飞骂吕布的经典名词,吕布先是认并州刺史丁原为义父,后又转认董魔王为义父,加上他自己的生身父亲,相当于有一个亲生父亲,加两个义父,这就是所谓的“三姓“,至于“家奴”,这就完全是鄙视用词了,也很好的诠释了吕布效力于董魔王时的状态,名为义子,实则就是给董魔王私人看家护院的打手。

乱世之中,像吕布一样效力过多个或很多个势力的人大有人在,像隋末的秦琼,他在成为唐朝名将之前跟很多人混过,但是他却没有被称为“三姓家奴”。

一、秦琼投效的阵营简介

1、隋军:来护儿、张须陀和裴仁基。秦琼最初参军的时候是在隋朝名将来护儿军中效力,待来护儿被召入朝之后,他被调到悍将张须陀军中效力,张须陀在和瓦岗军的战争中不幸战死后,他和一些残兵败将一起撤到了裴仁基镇守的虎牢关,成为裴仁基的麾下将领。

2、反隋义军:李密、王世充、李渊。裴仁基被小人各种构陷后毅然选择加入反隋义军阵营,秦琼也正是这个时候跟着裴仁基投到了当时义军中势力较大的瓦岗李密一方。后李密被王世充打败,秦琼成为老王的俘虏,在老王的一番劝降后和程知节等人一起投降了老王,后背离了老王,投到了李唐阵营。

二、秦琼转换阵营的性质和吕布不同

1、隋军:隋朝毕竟是正统王朝,无论是来护儿、张须陀还是裴仁基,当时都是隋军的将领,不是地方割据势力,秦琼在这期间从来护儿军到张须陀军,再到裴仁基军,身份都是隋军的一份子,效力的不是他们某个大将,而是隋王朝,所以不存在改换门庭一说。

2:反隋义军:隋炀帝在平定杨玄感之乱后,不思过改过,继续大建宫殿,耽于享乐,社会各阶层与隋王朝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隋朝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秦琼跟着裴仁基投向反隋义军事大义之举,一个不得人心的王朝,还继续去死忠,那是愚忠,后面投降王世充,那是因为老王当时的名声不错,势力也不错,但是近距离接触后,发现老王的格局太小,不是个能为天下和百姓作出一番事业的人,也就转投到了李唐。

三、秦琼无论在哪个阵营都做到了问心无愧

1、隋军:秦琼在隋军中效力的时候尽己所能,为匡扶天下而努力,他在来护儿军中的时候英勇作战,被来护儿所看重,到张须陀账下的时候, 那也是每战必立功勋,到裴仁基帐下的时候那也是恪尽职守。

2:反隋义军:秦琼在李密账下同样被委以重任,在李密和宇文化及的战争中,倘若不是秦琼冒死相救,李密就一命呜呼了,在李密众叛亲离的时候,他也没有背弃李密,一直到李密自己投靠了李唐后,他才不得已之下投靠了欺世盗名的老王,在道不同不相为谋之后,也是好聚好散,既没有带走兵马,也没有和李唐里应外合,而是一种很坦荡的离他而去。

结语

秦琼实际上也就是从隋军到反隋义军的转变,到了反隋义军之后,他对于天下的概念更清晰了,知道什么才是为民做主,什么才是大势所趋,什么才是救民于水火,所以他一番周折之后到了李唐,最后还成为了李唐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参考文献:《资治通鉴》等

乱世君择臣,臣亦择君,太平时代的伦理道德肯定会被打破的。

先后投过几家主上的海了去,刘大耳先投邹靖,再投公孙瓒,然后见异思迁到徐州投陶谦,被吕布逆推后找曹操救命,却三心二意反叛,失败后先后又跟丁袁绍刘表,照此推论“六姓家奴”都算得上。

同期名臣大将如曹老板的核心谋士荀彧,就跟过袁本初。刘大耳的卫队长赵子龙,也跟过袁绍公孙瓒。孙吴大将甘宁也曾事刘璋刘表。

如果一定计较“忠臣不事二主”,老板们就没人才可用。

但是基本底线还是要有。吕布做人失败的地方,是他做得太绝。本来合则留不合则去,觉得旧主子没前途跳槽也没什么。但把旧老板干了作投名状去讨好新主子就过份了,这样一来新主子也担心这厮什么时候故伎重演把自己也卖了,当然不敢信任他。

况且窝里反的事,奉先一而再再而三的干,名声当然臭大街了。

+关注

张辽不也是经历了好几个主子吗?可张辽背叛过谁吗,吕布投谁就叛谁。在汉末那个重名声的年代想不遗臭万年都难

+关注

因为秦琼成功了,而吕布失败了。如果董卓还有年轻时那份侠义,最后成功的控制局面,辅汉室复兴(或笼住人心,篡位),那吕布也会被后人称颂“投了明主”的

+关注

跟对主子很重要,主子赢了什么都对。

吕布每次换阵营,都杀了自己的领导(义父)。

查看知识库全部提问
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