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塘网登录
石塘网

如何理解“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

如何理解“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

如何理解“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

1022人浏览最新回答 2022-08-10 08:54:51
回答
共31个回答
+关注

《论语》是指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成书于战国前期。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在大家潜意识里,“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说,是源自宋代一代明相赵普所述,但是根据中国政法大学宋定国教授考证,“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说,在赵普生前及整个北宋,一直到南宋朱熹生前(1200年),都未曾出笼。在大师朱熹将《论语》和《孟子》、《大学》、《中庸》正式定义为《四书》,在整个社会大面积宣传儒学之际,也未见有相关记载。

“半部《论语》治天下”真正流传起来,应该是在元代,有史料记载的应该就是高文秀的《遇上皇》剧情里,借助主角赵元所说的一句话。但是元代大家都知道,属于少数民族统治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又多崇尚武力,对这些他们认为文绉绉的东西自然不感兴趣,对儒学和儒生极其轻蔑。所以当时也有一种说法叫“九儒十丐”,儒生几乎就是乞丐的代名词。后来儒生被称为“臭老九”的说法就是由“九儒十丐”得来的。“半部论语治天下”,现在看来,不过是被冷落的儒生们借以自慰的一种自我吹嘘心态的流露而已。当时儒生们大多不受重用,为了找一个精神信仰,提升自己这个团队的社会地位,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在私塾、酒馆等地方,不断宣扬《论语》的好处,在一些郁郁不得志的社会青年范围反而得到了广泛散播。

我翻看了一下《宋史·赵普传》,里边赵普有这样一句话:“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显而易见,赵普虽然肯定了《论语》的好处和对自己的帮助,但压根就没提过“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事。赵普是赵匡胤这个疑心病高度患者的绝对嫡系,经历了“陈桥兵变”,后来又帮助赵匡胤搞定中央集权,到最后达成终极目标的“杯酒释兵权”,赵普都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但是赵普心里也清楚,赵匡胤之所以建议他读书,一方面让他更知礼节,另一方面帮他更好的管理天下。因为赵匡胤和赵普心里特别清楚,想要赢得天下,那就是一条铁律“枪杆子里出政权!”,没有绝对的武力和支持,其他都是空谈。所以即使得到了天下以后,赵匡胤也一直居安思危,不断巩固自己的统治,《论语》等古籍,也只是他们暂时的一种工具。对于古代的这些君王,帝王心术,法学,才是他们治理国家真正需要研究的学术。

+关注

我认为,赵普说的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意思是:

用《论语》来奠定自己的精神,用行动去做实践。

也就是说,《论语》不是解决万事的方法,而是一种精神粮食,它的作用,是让自己有坚定的内心。

可运用到实际事务上,《论语》显然就不够用了,必须要从实践中出真知。

在当时的儒家世界里,赵普的说法也算很委婉了,既没有得罪天下士人阶层,又提出了自己的思想。

可惜,被腐儒们误解了多年。

+关注

半部论语治天下。

宋初宰相赵普辅佐太祖赵匡胤定天下,太宗赵匡义平天下,人们问他时,这句话出自他之口。

论语这部书为孔子及弟子所著,其入世治世思想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其仁义礼智信思想影响几千年,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作之核心。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表面上理解是学习并且不断温习是件高兴的事。本人体会是把学习当成习惯是一生最高兴的事。把学习成为习惯,这人最可敬,也最可怕。

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博大精深,影响无数明君和治世能臣推动历史前进,使中华民族成为人类历史上文明唯一没有间断的民族。近些年学习阳明先生之心学,深化了对这句话的理解。每个人都有优点值得学,以它优置换己缺,这人生的置换反映,是人不断进步的核心思想,同先生看满大亍都是圣人的正能量观高度统一。

改变不了别人,就改变自己。这是内修的核心思想,是无数能人志士成功的秘诀。

仅以上这两句就影响这么深远,半部治天下,无可厚非!

+关注

其实“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说一直以来存在很大的争议。

典故出处

“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最早出自于南宋朱熹谢世之后。首先是一个叫林駧(dòng)(具体生卒年不详)的人所撰《古今源流至论》前集卷八《儒吏》所记:“赵普,一代勋臣也,东征西讨,无不如意,求其所学,自《论语》之外无余业。”按照他的记载来说,就是赵普所学的书籍,除了《论语》之外,没有别的了。另外在这段话下面,有个小注,写着这样的话:“赵普曰:《论语》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

但这一说法真正流传开来却是在元代,然而其实元代对儒学和儒生极其轻蔑。当时有着“九儒十丐”的说法,什么意思?就是说儒生的地位与乞丐不相上下。而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则是当时的戏剧家高文秀在《遇上皇》杂剧中的一句台词,所以这极有可能是被冷落的儒生们借以自慰的一种自我吹嘘心态的流露。因为当时毕竟教书匠都是儒生,他们占据着广大的社会背景,再加上元代戏剧又很容易流传,所以这句刻意夸张《论语》功能和儒生作用的台词,极大可能是当时儒生们用来宣传自己的,无非是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

质疑

但其实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一直以来存在很大的争议。《宋史·赵普传》中与《论语》相关的记载为:“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其实赵普一生多次拜相,从上面《宋史》记载可以看出,宋太祖赵匡胤在位时期,赵普早年不学无术(历史中有记载他当时做宰相时闹了很多笑话),他是在晚年的时候才手不释卷读《论语》,这就与他当年靠着《论语》替宋太祖打天下的历史相违背。

另外宋太宗赵光义之所以能顺利当上皇帝,这其中赵普是出了不少点子的,所以他被宋太祖所削去的相位,当宋太宗一即位就给恢复了(即赵普再相)。那么也就是说赵普与宋太宗关系是非常好的,这从宋太宗亲自为其撰写《赵普神道碑》就可以看出来。假如赵普果真在宋太宗面前讲过“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之类的话,为什么《赵普神道碑》中却只字未提呢?而宋代自宋太祖起就“重文轻武”,像“半部《论语》治天下”如此有利于这个指导思想的话,要是确实属实的话,而居然未被统治者看中并利用,那就太不合情理了。

再者朱熹曾经将《论语》和《孟子》、《大学》、《中庸》称作《四书》并 列入儒家经典,大肆宣传儒学,而且朱熹也曾盛赞过赵普,他说“赵韩王(即赵普)佐太祖区处天下,收许多藩镇之权,立国家二百年之安,岂不是仁者之功!”像朱熹这样既推崇《论语》及儒学,又对赵普盛赞有加的人,按理讲,他应该会提到“半部《论语》治天下”这么有利于造势的说法呀,但实际上却未见有相关记载。

以上种种迹象无不表明赵普同志“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说确实存在争议,还有待考证!

小结

其实关于“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说,真也好,假也罢。其之所以一直能在民间广泛流传,就说明《论语》及儒学确实对我国政治以及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论语》本身也是一本充满智慧的语录,其中很多处世的方法对如今甚至以后都具有现实意义,我们作为中国文化的传承人,应该也是必须把这样好的文化瑰宝传承下去,让它继续发光发热!

(以上部分内容参考于网络,观点仅为个人拙见,欢迎广大条友积极讨论!)

工业革命是人类由古代走向现代的分水岭所以别说半部论语就是全部论语也属于古代范畴对现代人教导无意义

我是翻了半部,里面有些言论是很受益,解惑!无论时代如何发达,做人做事都是一个道理的,千百年变化不大,不会因为你科技发达了,就不用做人了,人与事的关系根本上不会变!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论语》讲的都是人,从个人与家庭与大集体方面的道理,要是从这个层面去理解,半部《论语》治天下还真是够了!无论你微到个人,小到治理一个家,中到一个公司,大到一个国家,你都要讲治理,治理远比管理更有深度,治理主体还是人,而不是机器,不过说回来还是智者见智吧,一样米养百样人,一本书读出人生百态很正常!

+关注

“半部论语治天下”典出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匡义因此问他。他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赵普政治生涯中三起三落,这些经历可能让他对从政之道和治国理念有了全新的认识,半部论语治天下,听着很夸张,很狂妄。其实作为现代人,是无法感受出赵普当年说这句话的真实想法。

无论如何,《论语》都堪称是一部大作,它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修德,修心,正念,正是中华文明的精髓。

+关注

答:病吾病以及人之病?防吾防以及人之防?

忽然想到,若是把《石塘网》平台搬到2500年前,会不会又有一部《论语》产生?

支持的理由是,《论语》的内容都是些问答记录,最后由人们整理和编纂而成(尽管问答只是在圣人与其弟子、相关人员之间进行)。

反对的理由是,哪里去找那么多圣人到平台来为大家的问题作答?再者,现在参加提问者各色人等都有(其中自不乏颜回、曾参一众)。所问的内容也生动活泼得多。既有关于《论语》的高深提问,也有学术性问题如:“主语someone 为什么和代词their/they 连用?” 还有朴实无华的问题比如:“多瞅两眼美女有错吗?” 更有放眼世界的:“印度疫情到底怎么样?” 以及穿越性的问题:“要是林肯在美国复活了怎么办?” 林林总总,在行业和专业上跨度较大。

由此结论是:《石塘网》与《论语》虽然都是由问答组成,但仍然没有可比性。

说到《论语》,我从心里感谢过于丹。若不是她,我在选看阅读材料时绝不会沾《论语》的边。一直都以为它除了高大上之外,还有古涩难。全拜她的著作引导,多少才入了一点门。

这次,感谢本题的问者,允许大家“不妨脑洞”地谈看法,让我这个非仁非智之人有机会斗胆。

令人感叹的是,《论语》的理念早就深入到了每个中国人的骨髓里。比如“吾日三省吾身”,比如“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等等。若问是谁教的,早就忘了。但我们又把它们当作母乳一样去哺育婴儿,一代代传下去,且没人强迫。为此说是“半部论语治天下”也不算夸大,因为它作为文化传统被全中国人传承了几千年,却从不知抗拒。

再看这次抗击新冠疫情。咱中国的抗疫效果就明显好于西方世界。此外,咱们中国人在防范好自己之后,对美国人狂热地上街争“自由”,反对宅家,以及后来的种族矛盾激化大惑不解。难道西方人就不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么?看来,他们还真就不懂。因为他们在骨子里没有《论语》的这一理念。

尽管网上说《论语》是仅次于《圣经》的世界第二大畅销书,但估计“畅销”的圈子也只限于华人世界。不过现在看来,《论语》的这个“治天下”,应该是要包括对全世界的教化了。而且,咱们已经是不知不觉地在做了。例如,有一次咱们的外交部发言人就曾经回怼过西方老外,说对某国的某人我们将会“听其言,观其行”。这也是出自《论语》吧。

最后,《论语》中的理念有没有在今天行不通的?在《论语》中尚未发现。不过同属孔孟之道的《孟子》里有一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好像有点疑问。

在这次全球的新冠抗疫中我们也曾好心,用实际行动去世界各国无私奉献了一把:病吾病以及人之病,防吾防以及人之防。但人家的反应却大有不同。此时方知,有些人并不相信我们的传统。

+关注

论语当然能治天下,只要是愚民教育思想,都能治天下,所以古代的皇帝都推崇儒学。

儒家思想已经根深蒂固于中国人心中几千年,人们已经习惯!但是里面有很多糟粕需要剔除,“毛泽东”思想才是治理天下的唯一选择!

+关注

人之常识,并非一部《论语》可治天下。思惟愿维者常眼长识之道是已。

+关注

文高于武,智胜乎力!又有多少没有读过《论语》的照样可平天下?

+关注

在农业畜牧业社会,或者说在我们现在称之为封建社会的过往,由于经济发展完全依靠自然作物的光合作用,人的主观能动性有限。这样的社会,用《论语》来规范人的行为,来分配物质资源已经足够。随着人类社会进入科技信息文明,遑论半部《论语》,整部《论语》也是远远不够的。现在的领导已经在学习经济学、科技、社会学、互联网等各类学科,即是一个证据。还有防疫呢,读论语一点用处都没有。

+关注

老辈流传于世,虽说警世名言,实则一大堆的大道理!

对个人而言,没多大作用。废脑不说,而且字都认不全。

读圣贤书,圣贤,古代有知识,有道德的一批老文化人。

社会更迭,现如今21世纪了。

读《论语》,不如读易中天,金灿荣,郑强等知名教授。

+关注

半部《论语》治天下。这个见仁见智。你的看法如何?不妨脑洞?

答:北宋宰相赵普的“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妙论,后人说得沸沸扬扬。

主要是不相信有这样大的神奇功效,指出异议,即怀疑型。

其实,作为赵普来说,这样说只表示了谦虚之意,如果说“一部《论语》治天下”,那么把宋太祖赵匡胤放置在何处?所以他只能这样说,让君王可以放心:

一是表明态度不会越雷池半步;

二是最主要的表示知礼仪,让帝王大可以放心。

宋太祖赵匡胤,是由于“陈桥兵变”才黄袍加身,所以,他的心病,是防止部下的篡权。

人性就是这样,那一块缺失,就时刻提防那一块,唯有修身养性得法,才能避免,否则终身就在那里打圈圈。

那么,再说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能不能做到?

笔者倒要问问?是前半部治天下呢,还是后半部治天下?所以,后人的异议那是正确的。哪里有一个理论,只说了一半,就能明了全体呢,这样智慧之人哪里可以找到呢。这种责疑是正确的。

有进想想,古人说的言外之意与后人所思,完全是两个轨道,那怎么可能会有答案呢?敬奉!

+关注

这是对智者和有大爱的人讲的,如果缺少这两点,即使读了全部论语也上治不了天下。

+关注

于丹的《〈论语〉心得》说:“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她似乎和很多人一样,误解了赵普说这句话的原意。记载赵普说这句话来源的,有南宋人的《乐庵语录》,其中提到李衡曾对弟子们说宋太宗想要以赵普为宰相,有人就诋毁他,说他只是个“山东学究,只会读读《论语》。”于是宋太宗把这话告诉了赵普,赵普回答说:“臣实不知书,但能读《论语》,佐太祖定天下,才用得半部,尚有一半,可以辅陛下。”稍晚,罗大经的《鹤林玉露》也有类似的记载,只是最后一句是:“可以辅陛下致太平。”与《乐庵语录》几乎同时的王称《东都事略》则说赵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回到家里,他常常把自己关在书房,有时甚至整天在读书,翌日上朝他就成竹在胸了。赵普逝世后,“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宋史》也采用了这个说法,这与赵普的原话是有出入的。从赵普上宋太宗的疏中可以知道:他对汉唐的史书还是相当熟悉的;宋太宗所撰赵普《神道碑》也称其“及至晚岁,酷爱读书,经史百家常存几案。”以至达到了“硕学老儒,宛有不及”的程度。

  宋太祖曾用“乾德”二字为年号,并自认为没人用过,赵普也随声附和,可是卢多逊说:这是伪蜀曾用过的年号。命人一查,果然不错。于是宋太祖恼羞成怒,拿起毛笔在赵普脸上乱画,认为赵普太没有学问了。但这种细事,不足以说明他早年不读书,所谓“山东学究”不过是说他读书不甚广博,比较初级而已。所以他说:“臣实不知书,但能读《论语》,佐太祖定天下,才用得半部,尚有一半,可以辅陛下。”的言下之意并非承认了自己真的只会读《论语》,而是说:别人所说只会读《论语》的自己,不是已经辅佐宋太祖平定了天下?接下来用余生也足以辅佐宋太宗治天下。

字面意思是意思,也不是意思,所以要看这句话背后的故事,咱们不能断章取义,论语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固然重要,他的很多思想更是在我们心中根深蒂固,从古至今,一直影响着我们,但是所有思想都要批判继承,不应是全盘接受,两年多年以前的思想者创造出的哲学不一定全部都适应今天,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才是正确对应文明的态度,才是现阶段我们应该有的态度。赵匡胤是开国皇帝,本身自己就是造反起家,文化程度也应该是有限的,情商高,智商有限的皇帝身边不能有能臣,赵普是个典型的例子,他们俩是好哥们儿,赵匡胤做了皇帝以后还经常去赵普家去串门,为什么串门,因为有的聊啊,为什么有的聊,因为有共同语言啊,只有两个人有共同的话语体系,才能聊下去。

综上,咱们不能含糊其辞,不能以偏概全,不能断章取义,半部论语治天下不足以说明任何问题。

+关注

师傅引进门,修心在自己

常言道:

师傅引进门,修行靠各人。

玉不雕不成器。但就算没人雕,她还是玉,放到石头堆里她也与众不同。

朽木不可雕。一块朽木就算有好的工匠精心雕刻,成为当下精品,但毕竟是朽木,经不起磕碰,经不起风雨。很快就会失去她的风采。

刘邦不识几个大字,却因他成就了韩信,萧何。朱元璋和尚出身估计四书五经与他无缘,但也因他成就了武有徐达常遇春等大将,文有李善长刘伯温。

而反观清朝末代几位皇帝,哪个不是饱读诗书。却把国家治理的一塌糊涂。

当然不读书那还是真的不行。四书五经半部论语也确实成就了不少名君良将。

所以,半部论语平天下,最主要还是人的因素。这书如果被明君读了就真能平天下,若被草包学了,也就只能当做标签贴头,犹如鲜花装饰一般,空据外表了。

+关注

有句名言叫“半部论语治天下”,说的是北宋名相赵普的故事。

据说赵普虽曾任大宋开国宰相,但其实文化水平并不高。宋太祖去世后,宋太宗即位,想要请赵普出山,重新担任宰相一职。

这时有人出来说:赵普其实并没有读过什么书,大概只有一本《论语》而已。

宋太宗说我不信,于是他把原话又告诉了赵普。而赵普则这样回答的:

“臣实不知书,但能读《论语》,佐太祖定天下,才用得半部,尚有一半,可以辅陛下。”(《言行龟鉴》)

“尚有一半,可以辅陛下”,这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真正由来。

但我们千万不能据此认为:赵普就是没文化。

从上面这段话的语境分析,我们反而认为,赵普其实是在故意自嘲:我是没读过什么书,但我用半部《论语》就能帮太祖定天下,现在留下后半部辅佐太宗,足矣!

但话说回来,赵普真是用半部《论语》帮助宋太祖平定天下的吗?其实也不尽然。

一、赵普是怎么读书的?

赵普生于五代后唐末年,其曾祖、祖父、父亲都曾担任地方官。生长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要说他没读过书,这肯定是说不通的。

但与赵匡胤相似的是,赵普也出身于军旅家庭,他的祖父曾任澶州司马、父亲曾任相州司马,这些都是武职。

生长在这种家庭环境的孩子,一般不会成为书呆子。

赵普读书,读的应该是经世致用之学,学的应该是平定天下的计谋。

他不会像儒生那样研究学术,而是要将知识与实践更好的融汇贯通。

所以,赵普虽也读书,但他的基本功是不如书生们扎实的。比较明显的例子是“乾德年号”事件。

北宋乾德三年的一天,宋太祖到宫里的观文殿闲游。在一个架子上,他偶然发现一块写着“乾德四年铸造”的铜镜。

看到这样一面镜子,宋太祖满腹狐疑:今年才乾德三年,哪里来的乾德四年铜镜?

恰在此时,宦官送来了卢多逊的奏章。宋太祖想到卢多逊是科举出身,便让他来辨认此镜。

卢多逊说:此镜乃前蜀所铸,“乾德”原本是前蜀后主所用年号,用了还不到六年,前蜀就亡了。

宋太祖听了,脸色大变,自己原来用了一个短命王朝的年号,真是晦气至极。

当他回想起三年前就“乾德”二字征求赵普意见时,赵普竟是连连称赞,就更加怒不可遏。

宋太祖当众撂下一句话:“作相须读书人。”(《宋史》)

宋太祖说宰相一定要用读书人!这当然是在吐槽赵普水平不行。但由此也可见,在他眼里,赵普根本不算是正儿八经的读书人。

二、赵普是《论语》的践行者吗?

因为“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赵普的名字永远与这部儒家经典联系在了一块。可是,他真的是《论语》的践行者吗?恐怕并非如此。

1、犯上作乱

孔子一生,极其厌恶“犯上作乱”者,他曾经在《论语》中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在孔子看来,对父母孝顺,对君王忠诚,这是为人之本。但赵普却是一个典型的犯上作乱者。

众所周知,宋太祖是通过“陈桥兵变”而登基建国的。如果说这次兵变的“制片人”及“男主角”是宋太祖,那么“总导演”的位子就非赵普莫属。

凭借着这场好戏,赵普从一个没名没分的“长书记”,一跃成为大宋帝国的开国元勋。

“天子, 兵强马壮者当为之, 宁有种乎?”此时的赵匡胤和赵普,与五代时期那些豪横的篡位者们,没有本质区别。

赵普这种“犯上作乱”的行为,怎么会符合《论语》精神呢?

2、贪图小利

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以这个标准来看,赵普肯定是小人无疑了。关于赵普贪财好利的实例,历史上有许多。

比如有一年,吴越国王曾经给赵普送来十个大瓶子。但不巧的是,这份礼物刚到,宋太祖就突然驾临赵普家。他指着这些瓶子问里面是什么,赵普说是吴越国送来的海鲜。

宋太祖当即命人打开,发现里面哪里是海鲜,竟然全是金子。

赵普被抓个现行,十分尴尬,马上跪下来申辩说自己毫不知情,如果发现是金子,肯定原封不动的送回去。而宋太祖则哈哈大笑,让赵普全部收下。

后来,赵普又多次以权谋私、受贿舞弊,宋太祖终于将其罢相。

三、赵普是用《论语》治国吗?

赵普既然并非《论语》拥趸,那么他是否在用《论语》治国呢?

答案也是否定的。

“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我们还可以理解为:赵普只是用一部分儒家思想来治国,而剩下的则留给了法家。

在赵普的执政生涯中,有两件事最能体现他的法家思想。

1、劝宋太祖“强干弱枝”

有一次,宋太祖问赵普:自唐末以来,天下的帝王换了八个姓,战乱不止,生民涂炭,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赵普回答:

在赵普看来,五代之所以会出现几十年的乱世,根子出在制度上面,正是“君弱臣强”的制度,造成了“帝王凡易八姓”的混乱局面。

所以,在他的建议下,宋太祖将兵权、财权、行政权等进行了有效的分割,制定了互相牵制、互相制衡的监督机制,这就是宋朝历史上的“强干弱枝”政策。

2、劝宋太宗“立长立嫡”

宋朝第一次权力交接,是宋太祖将皇位交给了弟弟宋太宗。尽管有“斧声烛影”的传闻,但一般认为,宋太祖之所以传位给弟弟,是怕重蹈周世宗柴荣的覆辙。

因为虽然宋太祖的儿子都已成年,但宋太宗当时已经大权在握,他们根本不是宋太宗的对手。所以,“兄终弟及”成为了北宋第一次皇权交接的形式。

后来宋太宗在考虑皇位继承人时,仍然有这样的犹豫,于是,他曾经就传位方式咨询过赵普。

而赵普的回答是:“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邪!”(《宋史》)

按照古代的宗法制度,“立长立嫡”比“兄终弟及”更加合法,也更加稳固,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

于是,宋朝的继承制度,重新变回了“父死子继”的轨道。以上这些行为,都是赵普法家思想的最好体现。

所以,综上所述,“半部《论语》治天下”并非反映赵普无才,相反,这说明他是一个实用主义者,而非捧着书本的书呆子。虽然赵普推崇《论语》,但他骨子里更像个法家!

看准备以什么角度来讲了,如果是想从论语中得到既得利益的话,那真是天方夜谭。但如果能以论语为生存指南,修身克己,并付诸实践,达到学而时习之,那就可以说半部论语治天下。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个,别说做到了,读懂的又有几个,鄙视传统文化的太多了,觉得中华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不如西方思维先进的大有人在,仁智礼义信五个字,左右所有中华子孙的思维模式,仔细想想为什么要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吧。

+关注

半部《论语》治天下,放之古代,确实如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精通《论语》即为大儒。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当如此。

但是,工业革命之后,生产力腾飞,社会变革巨大。人类文明已经跨过了一道分水岭。再用《论语》治理天下,显然是不合适的。比如国家层面的经济发展,《论语》显然不能胜任。

放之当今,我们是在不断进步的,但是,过去的大改革,摧毁了旧的道德伦理,确是迟迟未能建立新的社会规范。《论语》虽然不足以治理天下,但是依然可以用来重新构建中华民族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

要言治天下,当今还有如此之书吗?确实也有,那就是《毛选》。《毛选》从人际处事,到社会实践,再到经济发展,都给出了一个可以实践的方案。经济条件决定上层建筑,过去是生产力不足。假以时日,正如先贤所言,我们必将建立“大同世界”!

+关注

您好,我是墨点诗云,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想要了解“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应该从论语本身来思考。


《论语》的魅力

我们知道《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主要是记录孔子师生言行的一本书。

诸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教人一些做人处事的方法,以及自我修养身心的方法。

我自己有一段是把论语放在床头,每天睡前要翻上一翻的,所以我对论语相对比较熟悉,而且里面的观点、教导,确实是很经典。

半部《论语》治天下

然后,单从这句话出发,我觉得主要体现的不是这个“治天下”而是半部《论语》

因为,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当天下人都数读《论语》,并且能按照书里的观点来落实,那么其实这天下可以说是基本能做到:无为而治。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论语》,从多个方面教导人,概括来讲就是怎么做好自己的事。

无论是做学生,做老师,做君主,做平民,做兄弟姐妹,做父母……几乎都有说明。

所以,我们在与人交往的时候,若是都按照这个标准来要求自己,那么真的就可能不存在打架斗殴、兄弟不睦、学习不专等等问题。

这些负面的问题都不存在了,那么自然社会就太平了,也就治理得好了。


这就是我对“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理解了,感谢您的阅读,我是墨点诗云,欢迎关注和留言~

半部论语治天下适用于封建农业社会。

+关注

儒家正统思想,仁义礼智信,居民道德素质高了,自然社会风气就好,国家就容易治理,看看台湾和新加坡,儒家文化传承的很好,就是最好的佐证啊,见贤思齐,儒家文化源远流长。

我很喜欢《道德经》也有这样的感悟。 很多经典其实都有无穷力量.但是能不能把这个力量变成自己的一部分一部分是天分—-更多的是勤奋就算悟性差一样书你读别人十倍的遍数也会理解到常人看不到的东西.

《论语》收录了孔子以前和以后的所有中国文化。其体系中“以仁、礼、中庸、和”为主要支柱。讲究以仁修己,以礼治人,以中庸处事,从而达到和,天、地、人和。以中庸为实践指导,以和为总则。一个民族的文化属性是由其经济、政治、社会、科学等因素沉淀而成。所以浅显的认为他只是一部关于思想、教育、伦理的综合是不对。

一、《论语》中渗透着小到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的方方面面知识和方法理念。涵盖:奉道、尊礼、崇仁、重孝、尚德、为政、为教、为学、修身成人、处世接物、忠奸善恶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全在论语中所找到指导。

二、小到为人处事,中到子女教育家庭管理,大到治国平天下。都离不开具体方法和核心思想的指导。

1.他关系到个人为人处事、修身成仁原则和方法: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刚、毅、木、讷、近仁”

“言必信,行必果”

“既来之,则安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关系到仁人志士的个人修养

“朝闻道,夕可死”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君子谋道不谋食”

“道不同,不相为谋”

“富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3.关系到人际交往和人员管理

“举直错储枉,则能使枉者直”

“克己复礼仁”

“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巧颜令色,鲜矣仁”

4.关系到家庭尊敬父母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

5.关系到社会道德风尚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也”

6.关系到行政管理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且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有格”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爰人,使民以时。”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乎”

“无为而治,恭己正南面而已”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7关系到教人育人

“有教无类”

“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文、行、忠、信四教”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8.关于如何学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关注

说明《论语》很有价值,关键会用否!不会用别说半部,就是全本也无益。

+关注

以法定框,以仁填充引导(论语)

+关注

《论语》不是给皇帝统治者读的,是给人民读的,仁,义,礼,智,信。作为统治者学的都是法家,赏罚分明。让你的子民尊崇三纲五常,你就可以安治天下。

我觉得人要学法家,做事只要在法律的框架内去做,不要被条条框框束缚住。读韩非,读商鞅,比读论语有用。

论语很多智慧,是越读越有体会,越活越能感觉到儒家思想的智慧,人活一辈子,不能没有指引!

查看知识库全部提问
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