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塘网登录
石塘网

作为父母,你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和他讲道理吗?为什么?

作为父母,你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和他讲道理吗?为什么?

作为父母,你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和他讲道理吗?为什么?

1027人浏览最新回答 2022-09-02 14:56:59
回答
共60个回答
+关注

这应该会吧,

+关注

小孩子就是一张白纸,大人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孩子。所以大人的言行一定要注意。正确引导孩子,将来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

+关注

6岁之前孩子的性格就基本定型了,有句话说得好:三岁看到老,所以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该讲道理,就算孩子听不太明白,但是也会记在心里。其实当今中国的教育多少是有问题,很多大学生都没学会尊重别人,本来这些都是小时候该学会的。


+关注

会的。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话虽老,挺管用,尽管现在不讲理的人越来越多,但做人的根本还是要讲。

作为父母,你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和他讲道理吗?为什么?

会啊,还是需要给孩子讲道理的,让孩子明白哪些是必须遵守的,原则性的东西还是要给孩子说的。但是,讲道理,不是单纯的给孩子填鸭式的讲,孩子可能生硬听不懂,或者没兴趣听你讲完,你喋喋不休,可能会让孩子厌烦,不停。

那给小孩子怎么讲道理呢?

1情境中演练

很多时候我们给孩子讲道理,孩子嗯,或者积极回应,但是到做的时候,就一脸茫然,或者就是还是按照原来错误的方法,然后家长会给孩子说,“给你说过多少遍了,你怎么就记不住呢?道理讲多少才能记住?”

孩子更是茫然,你说什么是什么,但是当遇到问题后,孩子还是记不住,这是为何?

因为孩子没有理解啊。

在情境中给孩子演练,角色扮演,场景中和孩子演习,你来扮演不同的人处理这件事情,让孩子选择,哪种人的做法好,哪个不好,为什么?

视觉更直观,孩子看在眼里,而且经过思考,孩子自己的理解,然后,我们家长再给孩子引导,那孩子就更容易记住。

2 通过绘本故事讲道理

很多时候给孩子讲道理,孩子听了没反应,但是我们通过从类似的绘本故事中给孩子讲道理,孩子可能经过绘本故事中的主人公,做出的某件事,得到了一个道理,然后自己消化故事内容,最终明白了,原来在生活中,我们需要这样做,可不能像书中的那个人一样。或者像书中的主人公一样勇敢,什么都不怕。

讲道理可能干巴巴,但是故事里丰富的内容,场景,孩子就会觉得更容易理解,消化这些故事背后的道理。

+关注

会啊,孩子都是有灵性的,听得懂,即使现在不会立刻反馈,潜意识里也会产生影响!

+关注

作为父母,以身作责。摆事实,讲道理。从小就讲道理,会让孩子受益终身的。讲道理,是说明事情必须那么做,不那么做,就有道德,法治的束缚。是人生风险!不能投机取巧,要归避的。

+关注

孩子还小的时候我会和他讲道理,讲知识,引导他成长。但我会注意在给孩子讲道理和讲知识时不能太教条了,生活处处皆学问,应该将讲道理、讲知识融入到孩子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引导孩子去探索,去与人交往,让他们充满好奇心和探求知识的欲望。

但又不能像灌水一样将道理和知识灌给孩子,那样会使孩子失去对道理、知识好奇之心、探索之心,减弱了他自我完善的能力,对他”自我“的成长不利。

+关注

清朝初年,有位著名的文人叫王仕云。他著有一部《格言仅录》,里面有句话:教子贵以身教,不可仅以言教。意思是身教要重于言教。

大家普遍都觉得,现在的小孩子,比以前我们那个时代难管教了。为什么呢?一言以蔽之,就是言教的时候多,身教的时候太少。

现在的家庭,大多是一个孩子,当然这几年二胎多了,但也没有多大改变。孩子金贵了。一个孩子,受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的关爱,舍不得孩子哭,更舍不得孩子受苦。看到孩子生病,更是恨不得病在自己身上,代替他去生病。

孩子犯了错,一般都是批评教育一顿了事。不服气是吧,不服气打一顿。但是孩子真的学到什么了吗?吸取教训了吗?

成人尚且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何况孩子。你批评,讲道理,时间长了,孩子只记得你跟他喋喋不休,至于为什么批评他,他自己早就忘了。你如果忍不住动了手,他只会记得你打他的时候凶神恶煞的样子,根本不记得自己曾犯过的错。

《平凡的世界》里,小妹妹兰香放学回来就赶紧帮家里做饭,家里出了事,小妹妹在大家都忘记的情况下,默默地把猪喂了。父亲孙玉厚沉默寡言,是个很好的庄稼把式,根本不懂怎么教育孩子,可是几个孩子都特别懂事。这是身教的重要性。孙玉厚勤劳,孝顺,为人真诚,虽然家里条件不好,还是砸锅卖铁,给自己弟弟娶媳妇,甚至把自己栖身的窑洞让给弟弟一家住。这些品质,孩子们都看在眼里,耳濡目染,都养成了勤劳,关爱的品格。

明太祖朱元璋,更是非常注重孩子们的教育。他有42个子女。为了培养孩子们,他除了延请名师之外,更是经常组织皇子们外出巡查,深入基层体察民情。他说,道途之险易,知鞍马之勤劳;观小民之生业,以知衣食之艰难。察民情之好恶,以知风俗之美恶。以知吾创业之不易也。就是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其实这也是身教的一种。以亲身体验,告知孩子们,创业不易,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守住大明万里江山。

讲道理可以,不要翻来覆去喋喋不休,那只是逞一时嘴瘾。道理应该点到即止,尽量创造条件,让孩子在实践中体会吧!


感谢邀请~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孩子只能从自己出发看世界。”

教育专家孙瑞雪老师的观点,说得更通俗易懂:

孩子是通过感受来认知的,切断孩子的感受直接给孩子讲道理,即使把道理讲一万遍,孩子也听不进去。

跟孩子,不是不可以讲道理,而是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会让孩子接受。

所以和孩子讲道理三个基本条件是“:姿态”、“时机”、“方法”。

第一点:所谓姿态就是“姿态”上要保持柔软。

很多时候,我们父母在孩子们面前,特别是孩子理亏的时候,其实是比较容易强势起来的。

很多事往往就是这样,孩子不是不听道理、不讲道理,而是遇到父母咄咄逼人的姿态时,会本能的变得非常抗拒,顶嘴、沉默、哭闹也就随之而来。

父母柔软下来,孩子才能跟着柔软下来。

第二点:和孩子讲道理时,要等“时机”上等待孩子平静下来。

当孩子哭闹嘶吼,烦躁不安的时刻,孩子需要的并不是完全正确的大道理,他只是急需一个情绪的出口。

他需要父母接纳他的情绪,站在他的身边,给他一点支持和安慰。

所以等孩子平静下来,能够理性思考问题的时候,去多听听孩子是怎么想的,多给孩子为自己辩解的机会。

这样跟孩子沟通起来,效果会好很多倍。

第三点:和孩子讲道路方法上要灵活多变。

父母想让孩子明白道理,不妨帮孩子提高他的能力,以身作则,带动孩子来进步。

比如多开阔眼界、多给他提供好书增长见识、多参加体育运动、多给孩子正面鼓励、多尊重他肯定他……

很多道理,当孩子在父母身上看到了,在他的生活中体会到了,不用多说教,自然就会有大方、自信的气质。

让孩子亲身体验道理,带孩子去体验和感受,并把道理总结出来,更容易让他们记忆深刻。

总之,与人之间是相互的,学会用商量的语气和朋友式的建议,去替代命令式的沟通;


+关注

尽量是,你先去做,然后再与他讲解,言传身教很重要。五岁之前,父母的言行对于孩子来讲是黄金,他会将你们的处事之道深深地印在骨子里,还有你们的言行。根基好不好,全在父母的日常中,他会自己去看你们是如何做的,然后记住,然后,按着它去做。

+关注

作为父母亲,对自己的孩子,特别是很小的时候一定要给他们讲道理,这是做父母的责任。传授他(她)们生活的常识,告诉他(她)们什么吃得什么吃不得,什么玩得什么玩不得,不要攀爬,不要拨弄电器设施和开关,不要把头伸出窗外,小指头不要到处乱摸,不要玩水、玩火等等。父母亲还要以身作则,不要在他们面前吵闹,说脏话,发脾气,在他(她)们面前要有一个良好的形象,让他(她)们从小就在幸福快乐的氛围中生活,这对他(她)一生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讲道理,反复地讲道理,负起第一老師的责任。

谢谢!


我的答案是不会的,因为小孩子没有判断是非对错的能力,这边说过那边都忘记了,还是我们5千年的传统经验告诉你,棍棒出孝子啊

+关注

会啊。凡事要从小了抓起,这样会慢慢培养,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让孩子明白更多道理,清楚是非丑恶。

作为父母也该跟孩子讲道理,虽然孩子小,但你告诉她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他都是能够理解的

会。孔夫子天天讲道理,培养君子,自觉觉他。当然,中国文化不止孔子,还有孙子,有时候,不战而屈人之兵也得用。方法多样,不一而足。

我觉得在孩子很小的讲道理不如用你的实际行动告诉他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对 什么是错,以身作则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关注

孩子与父母之间虽然说关系非常亲密,当毕竟不是一个时代的人,而且在年龄上面也有一定代沟。很多时候孩子不能够明白父母讲的道理,就算明白也一定能真正理解。

1、道理太深,明白不了;当自己的孩子还处于幼儿的时候,父母讲的道理孩子根不明白不了,因为孩子没有经历过。像“你这么任性,以后会吃亏的”这个以后是还没有到来的时事情,孩子根不理解不了。

2、说的太多了,在孩子看来就是“念经”;想想每次父母在对还孩子讲道理的时候,最先开始还孩子也很愿意听,但次数多了,孩子渐渐的也就显得不耐烦了。

3、明白很多道理,但依然不知道该怎么做;很多时候家长只和孩子说了些道理,但却从来没有人告诉孩子该怎样做。像“不要玩游戏,要学习”这种道理只有说说,但父母却没有告诉自己的孩子“要怎样戒掉游戏,学习要怎样才学到”。

大部分父母会认为,给孩子讲道理是没有错的,只是孩子不愿意听。因为在父母的认知力,能够听进去道理的孩子,就能在成长的过程中变成自己所期待的样子。


+关注

当然,中国有句古话“三岁看老”,孩子小时候世界观的形成对其之后的成长和发展有着至关影响。如果父母讲道理,按道理做事,那孩子长大以后绝大可能也会通情达理,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孩子小时候的模仿和学习能力是最强的。

+关注

是的。你说啊,孩子出口的第一句话,就是啊。你说妈妈,他第二句话,就是妈妈。总之,你和他交流什么,他就懂得什么。如果你不去教,他只好听或者看,别人在说什么,然后,进行模仿。你传递给他的信息,他可能当时听不明白,但是,一段时间以后,他自然就会领悟。他每天对着你,自然就认识你,并且熟悉你的声调和气味等。换了别人,他会哭闹不停,这就是人的本能反应。这种反应来自你不断的对他的刺激。所以,你每天对他说的一切,讲的一切,都是对他的刺激,他慢慢的都会接受并且有反应。

+关注

会讲,但更多的是身体力行,讲道理,小孩不一定能听的懂,如果加上父母的做法,小孩的学习能力强,一看就能学会了。现在很多小孩都会玩手机,为什么,是因为父母在家的时候也基本会端着手机,小孩就看在眼里了。

+关注

会的!从小教育

+关注

作为父母,你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和他讲道理吗?为什么?

作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懂做人有出息,这就不免从小灌输正确的思想和一大堆道理,害怕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

而在我的认知中,父母不应该在他很小的时候给他讲道理。

他还处于对事物一个朦胧的状态,他的思维能力跟不上大人的语言能力。

他这时对事与物的态度,仅是凭内心世界的喜好来断定。对是与非的辩识能力相对来说差一点。

你给他讲的道理他可能会当时能听懂理解一些,过后也就忘的差不多了。对幼儿和儿童时期的孩子,应该以引导的方式,树立他正确的观念。

道理作为父母都很难做到,更别说是一个对生活环境还不熟悉的孩子,这不是强人所难吗。和小孩子讲道理和跟女人讲道理一样,一个敢听,一个敢讲!

为什么我不给他讲道理,因为心智还不成熟。父母对于小孩子,应该创建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指导它。

孩子不应该是在一堆道理中成长,而是要切合实际的去开导他,让他从潜意识里形成自我意识。

比如,我儿子从小就爱挑食,在同龄人中身高被拉下了很多。对于听不懂道理的他,我不会告诉他挑食对生长发育不好,容易生病。但我有我自己的方法。你这不爱吃那不爱喝可以,你喜欢吃的喝的我一样不给你买,我只给你做你不爱吃不爱喝的,你再不吃不喝那就饿着。等饿急眼了,不管好吃难喝的了,儿子自己主动就要着吃了。有三天吧,儿子就不再挑食了,因为他潜意识里已形成,挑食不仅连不好的吃不上,还挨饿!

我儿子1岁零10个月大的时候,很调皮。我是农村的,在城市打拼,儿子也有奶奶照看,大家都知道农村以前都是用水缸盛水喝。有次,我回家探望,刚好碰见,儿子把一袋洗衣粉全撒到奶奶刚打满水的水缸内,好好的一缸水全浪费了。

但我没有生气也没有责备他,心平气和的把他拉到屋里,给他找一些玩具继续玩,因为我知道他一定会口渴。果不其然,没一会就告诉我说想喝水,我把他领到水缸旁,说没有水了,要不然我给你从这里盛水给你喝,你看可以不,儿子说:不行,脏,我说那不就结了,你浪费了,就没得喝,所以你只能口渴着。从此他知道浪费是多么不好的行为,主要还是没的喝!

所以对于孩子来说,你给他讲解一通道理,他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根据孩子的生活习惯,慢慢的引导他,让他从潜意识里分清对事物的分辨能力。

② 以父母的所作所为,来加深他的影响。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这话一点也不虚构。

父母给他怎样的生活环境,他就会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比如:

我有一个邻居,夫妻就是那种爱贪图小便宜,对于人情世故,咱不知道是真傻还是充楞,我们周围的邻居特反感他们这一家。

他们夫妻任何一个人,带着孩子去别人家串门,走的时候都会顺带别人家孩子的玩具,说给我们玩玩吧,甭管别人家的孩子哭不哭拿着就走。带回去给自己的孩子玩也可以,可就是不知道给别人送,那天见面了,会说玩具让他孩子弄坏了。

更让人生气的是,去别人家玩任由自己的孩子在别人家满房间翻东西,看见了也不制止,咱做为大人还没法去说一个孩子。

看到没,大人不懂酿成孩子也跟着乱来,大人贪小便宜,连带孩子也有点自私。带回家的玩具,其实没有坏,就是为了贪图小便宜,找的借口。

其实那些玩具不重要,孩子是无辜的,重要的是大人不懂得教育孩子,导致孩子分不清你我他。想要孩子有一个良好的生活方式,父母就得以身作则。

其实,幼儿时期和儿童时期的孩子,最需要的是身心上的健康,他们需要的是快快乐乐的生活环境。

+关注

作为父母一定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就给他讲道理。

你可以想更多简显易懂的方法,但道理一定要传达和灌输给他。

现在这个时代,有了电视,手机,高科技产品五花八门的,孩子们接触的东西也越来越丰富,那些东西有好有坏,那么他接触到的是非也就越来越多。

但是孩子是不分善恶好坏的,所以都得由作为父母的你来告诉他。

现在的孩子普遍很早熟。作为父母就更应该提前教导他更多为人处世和提早做好教会他们与这个世界相处融洽的准备。

当然,毕竟还是孩子,自然也用不上教导,用引导或许更为合适。

教肯定是要教的,主要还是看方法。

我们与其在这里考虑要不要给孩子讲道理,不如考虑如何引导孩子懂得更多的道理。


+关注

这个是理所当然的,必须在很小的时候给她灌输一些做人的道理,一些做人的礼节,生活习惯什么的,让他等着做人的道理,经常给小孩讲一些礼仪啊,然后做人的道理,从小就给她说一些大道理,让他养成一个好的习惯,习惯性的去礼貌对待每一件事。讲一些名人的小时候的故事,讲一些比较励志的故事,我就是这样教小孩的啦,没有哪个小孩天生就会很多道理,主要是言传身教的。


+关注

会,而且潜移默化的影响他做人和事的方法。现在成人了,挺好。

不会和他讲过于深奥的大道理,我希望是能够在他可以理解的范围里面,尽量能够让他听懂我所要表达的意思。不会那么早的去灌输一些大道理给他。我之前看过一篇网上的分享:一位泰国妈妈就在网上分享自己的育儿经验。

一天早上,她5岁的儿子起床后嚷嚷着不肯去上学,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父母会选择责备孩子,各种“威逼利诱”,强行将孩子送到学校去,但这位妈妈却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她同意孩子不去上课,但有一个条件,就是:如果在街上捡垃圾,并赚很多钱,就可以放假一天。

她告诉儿子,如果不想上学,就要从小学会赚钱,但因为现在很小什么都不会,所以只能依靠垃圾赚钱。因为一心不想上学,捡垃圾还可以换到零钱,于是小男孩便兴高采烈地和妈妈出门捡垃圾了。

在烈日炎炎下,总共3.5公里的路程,小男孩共捡了2公斤的可回收垃圾,换了2泰铢,约0.4元人民币。

天漫长的路程下来,孩子已经精疲力尽,问妈妈:

“妈妈,我们可以坐公交车回家吗?”“你有足够的钱吗?搭公交需要10泰铢。”

妈妈一句话让他哑口无言,只能默默跟着一起往回走。当路过冰淇淋店时,又热又渴的他想吃冰淇淋,于是说:

“妈妈,我想吃冰淇淋。”“冰淇淋要5泰铢,我们钱够吗?”“不够,我不想吃了。”

和妈妈捡垃圾的整个过程,小男孩体验到了工作的艰辛。

最后妈妈问小男孩:“你想工作还是上学?”男孩回答:“我想上学。”

其实有的时候,让孩子切实体验的过程,比起你大谈道理要老的有用

+关注

+关注

以理服人

+关注

最开始的想法是会,想着通过讲道理来教会孩子一些东西,但慢慢地学着不会了。觉得这种方法不可取了!

漫漫育儿路,身为父母的你,会渐渐发现:

曾经的小宝贝变成如今的“破坏大王”;曾经怎么都不舍得打骂的小不点儿变成如今分分钟想把他射向外太空的“小恶魔”

妈妈们常常会抱怨:“不管说多少次,孩子就是听不进去!”;“真的是要气炸了!孩子怎么就这么不讲道理?”……

讲道理,看似是人与人之间最公平的沟通方式,但面对犯错的孩子,父母选择和他讲道理,那就大错特错了,为什么呢?

我们都知道,每个人都有左脑和右脑。左脑是掌管语言、逻辑、推理、抽象、计算等的,是理性的、具有逻辑的,而右脑则是掌管直觉、情感、图形、知觉、形象记忆和灵感的,是感性并且直观的。

当左脑和右脑一起协调起来工作的时候,人的生命活动才会非常和谐,但是我们的孩子先天发育的特点是右脑发育靠前,左脑发育靠后。

科学研究表明,大脑的完全发育成熟,已经是25岁以后的事情了。也就是说,当孩子出现情绪问题时,大多都是因为他们右脑激发的情绪在起作用,而掌管理性的左脑还处于发育当中。

正如西格尔《全脑教育法》一书中说的:不管是孩子还是成人,当情绪泛滥不可收拾时,罪魁祸首是我们的右脑和下层大脑出现了问题。

因此,在孩子犯错误时,聪明的父母不会选择与孩子讲道理。

思想家卢梭也在他的书中反复提到,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

然而,这三种却是当下许多家长最青睐的教育方式。

与其和孩子讲道理,还不如让孩子切实体验生活。


去年曾有一位泰国妈妈就在网上分享自己的育儿经验,引来了数万网友点赞。

一天早上,她5岁的儿子起床后嚷嚷着不肯去上学,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父母会选择责备孩子,各种“威逼利诱”,强行将孩子送到学校去,但这位妈妈却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她同意孩子不去上课,但有一个条件,就是:如果在街上捡垃圾,并赚很多钱,就可以放假一天。

她告诉儿子,如果不想上学,就要从小学会赚钱,但因为现在很小什么都不会,所以只能依靠垃圾赚钱。


因为一心不想上学,捡垃圾还可以换到零钱,于是小男孩便兴高采烈地和妈妈出门捡垃圾了。

在烈日炎炎下,总共3.5公里的路程,小男孩共捡了2公斤的可回收垃圾,换了2泰铢,约0.4元人民币。


一天漫长的路程下来,孩子已经精疲力尽,问妈妈:

“妈妈,我们可以坐公交车回家吗?”“你有足够的钱吗?搭公交需要10泰铢。”

妈妈一句话让他哑口无言,只能默默跟着一起往回走。当路过冰淇淋店时,又热又渴的他想吃冰淇淋,于是说:

“妈妈,我想吃冰淇淋。”“冰淇淋要5泰铢,我们钱够吗?”“不够,我不想吃了。”

和妈妈捡垃圾的整个过程,小男孩体验到了工作的艰辛。

最后妈妈问小男孩:“你想工作还是上学?”男孩回答:“我想上学。”


这位泰国妈妈通过一场捡垃圾的生活体验,不讲一句道理,却让孩子从心底里明白生活不易,应该珍惜上学机会的道理,让孩子在感受幸福生活的同时体会到自己所拥有的来之不易。

对于孩子的教育,从来都不是讲道理的过程,而是让孩子切实体验的过程,孩子的一切所见所闻所感,都来源于自身的实践,孩子是在实践中完成对道理的认知的。


与孩子讲道理,常常只是单方面的输出信息,但我们要明白,孩子的世界是和我们不一样的。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孩子去实践、去体验,孩子做一次,比父母说100次都有用。

当孩子出现情绪问题的时候,我们不要去跟孩子讲他们根本听不进去的大道理,而是创造机会让孩子真正地去做一次,孩子就什么都明白了。

孩子不想上学,就去捡垃圾,因为不上学就只能依靠捡垃圾为生;孩子挑食不吃饭,就让他饿饿肚子,尝到饿肚子的苦头自然就会好好吃饭了;孩子磨蹭拖延,就让他尝尝迟到被惩罚的后果……

只有让孩子真真切切地体验生活,为自己的“错误”全权负责,孩子才能从中习得知识,明白道理。

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教育不是一个告知与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的、建设性的过程。

曾经有一个新闻,说的是父母偶然发现自己的孩子喜欢恶作剧,在回家路上捉弄一位盲人。但是父母并没有教育孩子说要尊重他人之类的大道理,而是用毛巾蒙上孩子的眼睛,让他自己在外面走上一段路程。孩子因为这样的经历之后,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变得十分有礼貌,看到需要帮助的人,都会主动跑过去帮忙。

所以说,和孩子讲道理,父母常常是从自身角度出发,去给孩子强加道理的,而孩子思考问题、感受世界却往往是从自己内心出发的。

可以说,如果孩子在被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到教育意图越少,受到的教育效果就越明显。

除了创造机会让孩子亲身体验,父母的以身作则、亲身示范,也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想让孩子早睡早起,父母也应该作息规律;

想让孩子好好看书,父母就应该放下手机拿起书本阅读;

想让孩子热爱运动,父母就应该摆脱“懒惰”,坚持锻炼;

想让孩子礼貌待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父母也应该懂得尊重他人、爱护公物……

想让孩子懂道理,父母就应该少讲道理!

多多引导孩子去看见、去体验、去感受生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实践远远比单纯的讲道理强得多,因为所有的道理都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明白的,孩子的世界观也是在无尽的生活经验中慢慢形成的。

每个人的一生犹如一场旅游,美丽的风景永远在路上,不要与孩子讲太多“假大空”的道理,让孩子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生活的每一份美好吧!

肯定会给孩子讲道理。因为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明事理,聪明懂事。不希望孩子长大以后成为一个没有教养的,任性,野蛮的人。


+关注

会的,从小就应该教育,

+关注

会的,从小就要灌输这种思想,做事情就是要讲道理,知道为什么要这么作,为什么不能那么做。

+关注

应该从小就做好教育,俗话说得好,子不教父之过,应该让孩子知道做人的基本道理,才能提高孩子以后学习和生活中的认识和认知能力,树木花草都需要修剪,何况是我们的孩子,成人也会犯错,孩子更应该提前教育

视频加载中...

会的,要教会孩子明变是非

作为父母,我会有选择的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他讲道理,为什么?因为道理讲多了就苍白了,就成了烦人的唠唠叨叨了,反而与父母的预期背道而驰了。

父母之所以会给孩子讲道理,那肯定是基于一定的事情上,而这件事上或多或少都带着孩子的情绪,父母想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或者让孩子从这件事情中汲取教训。而孩子的成长并不是因为你讲的多少道理就受用终身。

唯一能让他受益终生的是他从自己成长所经历的事情中感悟出来的道理,而且自己悟出来的道理足以成为他前行的力量。

毕竟道理人人都懂,小情绪却不是人人都能控制的了的,与其通篇讲道理不如在情绪上给予孩子正确引导加上适时讲道理要更奏效。

父母讲的道理远不如孩子自己体悟到的来的深刻。来看看生活里的真实例子。

我侄女,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同班一个小朋友尿裤子了,她跟着她的小闺密嘲笑那个孩子,结果把人家小朋友自尊心伤了,小朋友的父母找我哥来讨说法,我哥赶紧给人道歉赔不是。

随后我哥给她讲了很多道理,我侄女就觉得是她的小闺蜜引导着笑话那个小朋友的,两个人的错为什么只有她一个人被问责,她就觉得委屈的哭,根本没心思听我哥说的那些“废话”,我给我哥使了个眼色,我哥也没继续说下去了。

过了不到一周的时间,我带她去上钢琴课,老师让她把上节课学的内容复述一遍,我侄女慌了神不知所措,然后她的小闺蜜就可大声的笑话我侄女说,你太笨了,连这么简单的乐谱都记不住,其他两个孩子也跟着大声笑。我侄女再也绷不住了,哭着不上课了。

我没强迫她坚持上完这节课,而是跟老师请了假,把她带去小区后面的广场上晃悠,让她平复一下心情,等看着她情绪好些了,我就适时的提起她嘲笑那个尿裤子的小朋友的事,她说以后再也不嘲笑别人了,因为被人嘲笑心里会特别特别难过的想哭。然后我问她觉得爸爸那晚讲的话有没有道理,她说我爸爸说的是对的。

所以说,只有痛在自己身上,才能真正做到感同身受,与其讲道理不如让孩子体悟道理,父母只需要做好适时的引导,毕竟孩子的成长是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其实,再小的孩子他都懂道理,人之初性本善不是一句空话,孩子刚开始就是一张白纸,就看你怎么以身作则去引导他。

最近有句很火的话:现在的小孩皆富二代。

父母自己忍受着劳作的辛苦,在孩子面前总装出一副“我并没有很辛苦你不用内疚”的幸福模样,还麻醉着自己说“再苦不能苦孩子,竭尽所能的给孩子最好的”。

然后就出现了为买一部苹果手机逼母亲下跪,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进行裸贷的,因为父母的批评跳河自杀的,父母觉得自己为孩子付出了一切却换来孩子拉黑父母的等等。

你觉得这些父母不给孩子讲道理吗?道理绝对没少讲,但是孩子没看到没体会到,怎么可能知道你说的那些道理呢,你讲的一大堆在孩子那里就是一大堆带着枷锁的废话而已,与其说那么多,不如就你选择一件事带他亲身参与劳作的辛苦。

就像没有经历过饥饿的人却问饱受饥饿的孩子既然没有菜吃那为什么不吃肉。你让这没有经历过饥饿的人去经历一次那个孩子的生活,她就知道为什么孩子不吃肉了。

还有像之前那个泰国的妈妈因为孩子不爱学习,觉得学习很辛苦,就带着孩子去捡垃圾,再把捡来的垃圾换成钱,看小小的他辛苦劳作一天后所得的报酬到底能不能填补他内心的期待和小确幸,让小小的他知道,所有的幸福背后都是需要艰辛的付出来支撑的。这个道理你要是说给孩子听,他能听懂但他没有烙印,因为道理谁都会讲,但艰辛却没有几个人能够亲身经历。

所以,给孩子讲道理不如带他去经历,只有经历过的道理才是你讲给他最好的道理。

+关注

接收的快。

+关注

会呀!你跟他讲道理他大了也会学着跟别人讲道理!喜欢讲道理的人一般得要懂的一些道理知识,道理又不是瞎讲的!

+关注

答:会给孩子讲道理,讲道理给孩子听也给自己听,也是遏制自己不要冲动打孩子的一个方式

+关注

答:会给孩子讲道理,讲道理给孩子听也给自己听,也是遏制自己不要冲动打孩子的一个方式

查看知识库全部提问
查看更多文章